有文章云:1948年,111岁的虚云老和尚传法于41岁的本焕法师。查资料得知,当代禅门泰斗、法门领袖、新中国第一届中佛协名誉会长虚云老和尚世寿119岁(1840~1959);其弟子本焕法师现在103岁,他经常将年龄减百,自称是三岁小和尚,仍步履轻盈,精神矍烁,身体硬朗。师徒都以抄经为修心法门,都刺血写经20多部。
现代全国寺庵中,80多岁耄耋僧尼比比皆是。古代医药技术不如现代,但长寿僧尼也不少,如唐代高僧大颠和尚92岁,宋代释大峰88岁。据《历代高僧生卒年表》记载,“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六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而佛典中更有中印度千岁宝掌和尚寿1072岁,在中华历400余年,经魏晋、南北朝、隋朝,至唐高宗显庆丁巳年(公元658年)入灭的记载。如果记载无误,那宝掌和尚应为世界上最长寿之人。
为什么高僧高寿?为何僧尼高寿者多?有哪些因缘使然呢?答案有以下几点。
一、信仰修心,心态平和能延年益寿。
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门高僧大德,在信仰上,坚信佛祖教诲,因缘和合,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超越生死,涅槃寂静,成圣成佛;在行动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持十戒,坚为十善,广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普渡众生;在方法上,以戒为师,息虑静坐,诵经念佛,闭关修心,清除内心“贪嗔痴慢疑”五毒,实修“戒定慧”三学;在效果上,高僧大德通过几年、几十年苦心修炼,去掉了“我执”,学会了“看破”,放下了对“五浊恶世”的金钱、地位、权势、美色等贪欲的追求,达到心净无我的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已破除了“无明我执”,以慈悲平常心对待世间万事万物,心中已无烦恼可言。有这种清净心境就会心安,心安就心平,心平就心康。根据中医理论,心态平和之人,阴阳调和,气血流畅,百病难侵,能延年益寿。现代医学专家也证实,心浮气躁、忧郁寡欢的人,体内皮质醇的荷尔蒙分泌就会增多,会使人体器官组织产生病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容易害病而造成折寿。
由此看来,得道高僧信仰坚固,修心炼性,达到心平气和,愉悦开心,健康长寿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僧尼素食养身,去浊得清,能健康长寿。
素食能培养慈悲心。佛门以慈悲为怀,僧尼护生、放生,尊重生命,食素戒荤。这样能培养人的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气氛,让人去浊得清,在吃中悟出真善美。真善美促使修心养性达到更高境界,把心性修养得更平和,更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