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动态

《报恩》杂志创刊号面世

发布日期:2005-11-15 作者: 佚名

底为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俞剑明先生所书《心经》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戒忍法师为杂志创刊题写贺词

天童寺退居广修长老、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为杂志创刊题写贺词

广州市佛协副会长连登居士、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为杂志创刊题写贺词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先生、著名书画家陈佩秋先生为杂志创刊题写贺词

   近日,七塔报恩禅寺《报恩》杂志经过编辑人员的努力,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创刊号面向信众结缘发行。

  
《报恩》是在寺院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下创刊的。近年来,随着寺院文化建设力度的增大,尤其是“七塔报恩丛书”的编辑出版,使得七塔报恩禅寺在教界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声誉远达海外许多国家,慕名来寺参访交流的高僧大德、信众、游客、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为继续扩大影响,充实寺院文化内涵,发扬人间佛教精神,弘扬正信佛法理念,可祥大和尚等经过周密考虑,决定以七塔报恩禅寺的名义创办此份杂志。新创杂志自2003年3月开始报批,经过区、市、省三级宗教管理部门把关,市、省二级文化出版部门核准,中间几经周折,最终于2005年7月正式获得准印资格证书,并确定刊物名称为“报恩”,初步拟定为季刊。

  
《报恩》杂志由可祥大和尚创刊,贾汝臻居士主编,同时聘请圣辉大和尚(中国佛协常务副会长)、戒忍大和尚(中国佛协副会长,浙江省佛协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广修长老(浙江省佛协名誉会长,天童禅寺退居和尚)、舒乙先生(当代著名作家)、徐松庆先生(宁波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等为顾问,界义法师、定昌法师、传道法师、隆声法师、明新法师、郭奕勤居士为编委,康铁为美术编辑,赵桂芳为校对。戒忍大和尚、广修长老、舒乙先生、连登居士(广州市书协主席,广州市佛协副会长)、沈定庵先生(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浚生先生(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陈佩秋先生(当代著名书画家)等为杂志创刊题词祝贺,俞剑明先生(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为此特意为可祥大和尚恭书《心经》一卷以示祝贺。《报恩》杂志为大16开本,64页容量,由宁波大港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全书文章分为“法海潮音”、“拈花菩提”、“青莲飘香”、“学者谈佛”、“清心自在”、“馨香般若”、“清凉甘露”“报恩论坛”、“红尘寄语”、“至情人生”、“现身说法”、“有情园地”、“互动平台”、“教门要闻”等栏目,新作与旧稿一并选录,力求突出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出家与在家、信众与群众,雅俗共赏,典雅大方,具有一定的个性色彩。
据初步调查了解,新创刊的《报恩》杂志读者普遍反映良好,公认为具有一定的品味内涵,中华佛教在线网站等特意为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帮助制作了杂志网络版。


附录:《报恩》杂志发刊词\


发刊词
可 祥



  
曾有朋友告诉赵朴老,人生活在世上,干什么事都当作还债,这样就没有烦恼了。一生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赵朴老立即纠正他:“不!不是还债,是报恩。人的一生报恩是无尽的。”报恩的人生是积极高尚的,是乐观向上的,充满着慈悲与智慧,与还债有着本质的区别。为此,赵朴老还特别为中国佛学院制定了“知恩报恩”的院训,作为学僧的修学指南。在佛门中,每当作完佛事、圆满功德时,佛子们都会合掌虔恭回向,以此功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报恩意识成为佛门弟子基本的情怀,报恩思想也是“人间佛教”的中心思想。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由此造成整个社会人们的物欲膨胀,心灵空虚,道德滑坡,人心不古。即使在佛门中,也是法门秋晚,法弱魔强,相应出现了信仰淡化、道风衰退、拨无因果等现象,寺院只有佛事形式,缺少佛法弘扬教化,使得提倡自度度人、报恩利生的大乘宗旨流于空谈,贻人口实;也使得一些打着佛教招牌的邪教得其便利,甚嚣尘上,惑乱社会人心,这与正信佛教的弘扬不力有很大关系。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宗教政策的开明,佛教界不少有识之士以“舍我其谁”的胆识和魄力,纷纷通过建立网站、创办刊物、出版图书、讲经说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化,弘扬正信佛法,竭力振衰起靡,力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乐尽一份佛子之心。《报恩》杂志的诞生,正是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响应国家大力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应运而生。

  
敝寺在清代光绪年间,曾被敕赐“报恩寺”,因此全称“七塔报恩禅寺”。新创杂志以“报恩”二字作为刊名,一方面为缅怀祖德,彰显根本,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挖掘、宣扬大乘佛教无我利他、慈悲济世的报恩思想内涵。本刊以“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和谐社会,庄严人生”为宗旨,突出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佛门与社会兼顾,新作与旧稿并选,提倡生活佛教化,佛教生活化,即用正确的佛法理念来指导生活,在奉献中作功德,在报恩时求圆满,将做人与修行统一起来,将个人与大众融合起来,共趋无上菩提,同入毗卢性海。
时值九月,金风送爽,在这个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报恩》杂志终于姗姗面世。她是那样的稚嫩和柔弱,迫切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呵护。我们相信,有了您的参与和帮助,有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雨露滋润,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本刊定会广纳善言,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进步,成为大众喜读乐见、别具特色、很有品位内涵和积极指导作用的佛门刊物,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作出佛教弟子应有的贡献,以此上报父母、师长、国家、众生,以及佛、法、僧三宝的无尽恩德。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