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清凉甘露】生命不在长而在好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常静法师
  中国有句俗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句俗语说明了人活在世上关键要看活得有没有价值,而不在于活的寿命的长短。

  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得了只有一次的生命,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都提出了是立足于“养”它还是 “用”它这一问题?

  对这个问题,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一次,巴尔扎克心脏病发作,问医生:“我还能活半年吗?”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接着又问:“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对一下。”医生的回答是:“你还是马上写遗嘱。”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或14个小时,把医生认为六天都没有的“弥留”期延长了20多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当他离开人世时,留下由96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我们从巴尔扎克身上既看到了人生命潜力的巨大,也看到了用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著名作家邓刚用乌龟和老虎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他认为:乌龟缩在甲壳里,就算能活1000年,有啥意思?腾跃咆哮的老虎寿命虽短,但威风凛凛,惊天动地地活着,难道不比乌龟强千百倍?他说:“我希望我能高质量地活着,我活一天就能蹦能跳,能工作能创造,能吃喝能享受,一旦我失去工作和享受的力量,我绝不有气无力地在人世上纠缠。”

  是的,一个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就要用好自己的生命,哪怕是个残疾之躯,也要高质量地活着,在有限的生命里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力量。德国探险家约享?哈森迈尔十几岁就喜欢水底洞穴探险,有一次,他受美国电视公司委派在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湖底拍摄时遇险,身体高位截瘫。这时他本来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在自己家里休息,什么都可以不干,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为了探寻人们未曾到过的领域,请人制造了一艘只能乘坐一人的潜水艇,开始孤身一人在湖泊深处探索。他先后发现了二百多个洞穴和洞穴延伸,为人类揭开了幽深水底的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约享?哈森迈尔不停地拼搏,是对生命的最好延长。

  生命质量的链条是由理想和奋斗结成的。有了理想,人才会用好生命;有了奋斗精神,生命才会丰满坚实。我们熟知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著作。他的诗剧《浮士德》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宝。他反封建的叛逆精神,被人们称为当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1832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歌德住室时,他手里握着笔,端端正正地坐在圆椅上,呈现出一副闭目深思的神态,大家以为他正在闭目养神。岂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写作桌边已经停止了呼吸。可想而知,他生命的火花,在他呼吸停止前的最后一分钟还在不停地迸发。像歌德这样有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的人,从不吝惜消耗自己的生命,一旦拼搏到了尽头,生命便会无憾地终止。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有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终之时,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保尔的话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人类最有意义的事情上,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而不在于存活多少年。用好生命,就是对生命的积极消费;如果吝于消耗,把生命的活力一味地加以收藏,这就同守财奴把金钱埋于地下,舍不得使用是一个道理。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像乌龟缩在甲壳里,只能充当人类财富的消费者,这样的人即便活到三百岁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积极地消费这属于自己的生命,才是一种健康的人生观。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