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随缘说法】佛教可以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可祥法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指导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宗教界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是大有可为的,由此极大鼓舞了宗教界人士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也为宗教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服务社会的良好机遇。

  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崇高的理想目标,也是以人为本的佛教立教二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追求和向往。佛教里面有“六和敬”法,要求众生做到“欢悦和同”的和谐关系。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兼容并包而日趋丰富,和谐思想成为中国佛教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战乱频繁、动荡的社会里,佛教以和为贵的思想,化解了战争,挽救了不少众生。佛教倡导和谐的思想,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一股精神的力量,因势利导、契理契机地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做出一定的贡献。

  佛教教义提倡无我利他、慈悲利人,要求信徒“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菩萨精神。佛教讲缘起,一个人存于世间,是靠各种因缘和条件得以生存,既有内因又有外缘。因此个人与大众、集体与社会是不可分开的,两者是互为一体的。扩大到整个社会,一切事物皆处在缘起的关系之中,宇宙万物也在缘起中生成,如中国大乘宗派之一的华严宗所说:“法界缘起者,宇宙万象相即相入,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为此一物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既然整个世界和众生都处在相互待缘的关系之中,那么只有大家好,自己才能好。假如人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将成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世界肯定是不安宁的,必然你争我夺,纷争四起,个人的结果肯定也是好不了的。佛教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道精神化导一切有情生命,视众生如父母、子女的慈爱境界,其意就是建设人心和善、世间和美的人间净土,这些佛教精神与现在党中央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古代印度,由于封建制度森严,种族差异、宗教宗派相异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分为四等阶层,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佛陀主张废除阶级,提倡四种姓平等,认为四姓若归依佛教,皆为释种,无有差别,如四河入海,悉成咸味。佛陀打破种姓等级观念,对外提倡种姓平等和谐,大家相互尊重,对内建立“六和”僧团,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佛陀主张彼此尊重,和平相处,坚决反对暴力和战争。在佛陀时代,当外族的琉璃王率兵侵略释迦族迦毗罗卫国时,佛陀得知消息后,不顾年迈体弱,立即赶到军队必经之路上,顶着烈日坐在一棵枯树下等着琉璃王的到来。当琉璃王见到佛陀时,问佛陀:那边有菩提树等七种树木,高大茂盛又荫凉,您为何偏偏选择坐在这枯树下呢?佛陀回答琉璃王:虽然那几种树木荫凉茂盛,但是这种荫盛是没有常性的,随时都可以被毁掉。我现在之所以选择坐在枯树下,实在是感伤亲族的缘故,因为亲族的荫凉远远胜过大树的荫凉。琉璃王知道佛陀愍伤亲属,热爱自己的祖国,顿生惭愧而退兵。又如佛陀在舍卫国时,摩竭陀国阿阇世王与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战斗不已,最后经佛陀慈悲说法教化,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使两国重修和好,和睦相处。又如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欲侵略跋祇国,跋祇国人亦正在积极防御,两国关系非常紧张,将要发生战争。佛陀同情跋祇国人,当着阿阇世王大臣的面,与侍者阿难采用问答方式,以七事称赞跋祇国人的团结和顺,道德高尚,使阿阇世王意识到自己将要发动的战争属于非正义,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主动放弃了战争计划。佛陀敢为人先,以其威德摄受力,调和种族纷争,成为世界民族和睦史上的佳话。

  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这是佛教的一贯主张。在佛教史上,有不少高僧大德为制止战争,传播友谊,舍身忘躯,不顾个人安危,为民族和睦、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例如永嘉六年(312),后赵石勒屯兵葛坡(今河南新蔡),准备南攻建业,佛教高僧佛图澄当即面见石勒,劝他少行杀戮,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后赵皇帝石勒、石虎素以残暴成性著称,一生嗜好杀人,经过佛图澄劝化,暴行有所收敛,从而使许多无辜者免遭屠戮之灾难。佛图澄勇于承担,不怕牺牲的进言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用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存在信仰、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种种不同,要实现56个民族和睦相处,实现共同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常言道:“满眼荣华何足贵,和睦相处胜千金。”民族和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在全民信教的民族里,宗教信仰影响到民族精神,贯穿了民族文化,是民族灵魂的代表。如在我国,佛教的信仰者除汉族外,还有藏、蒙、傣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长期以来信奉佛教,他们与别的民族友好相处,在信仰上相互尊重,在习俗和文化方面互相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民族稳定、民族和睦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同时明确指出:“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这就需要我们要搞好各宗教内部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和顺”关系。佛教是以“六和”精神建立僧团的,这是千百年来佛教内部团结和睦的根本保证。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影响着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儒、释、道三教都非常认可“和”的思想。例如“和顺”,顺则昌盛,不顺则纷争。遵循宗教的传统和习惯,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尊重不同宗教信仰者的信仰,则为“和顺”;相反,逆之而上则纷争,就不“和顺”。今天世界局部地区战火连连,此起彼伏,其中与民族纷争、宗教冲突有很大的关系。“巴以”冲突近年来几乎成为世界新闻热点,伊拉克成为“人间地狱”,多少无辜生命顷刻间失去,惨状令人揪心。而我国五大宗教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景象令世人称赞。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对我们今天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是极其重要的。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中国政府现在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致力于共建和谐世界,正如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所说:“昔有紫气东来,今有和风西送”,这美好的愿望真是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但“和”从哪里来呢?佛教认为要从“心”开始。2006年4月在杭州、舟山两地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题目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佛教尤其注重“心灵”的净化,注重净化人的精神世界。佛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万法唯心造”,世间纷争不和,皆由人“心”的贪婪和执著所造成。古大德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佛经里有关治“心”的内容比比皆是,例如《楞严经》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由心起。”《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地观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等等。万法以心法为先导,如今社会物质生活十分丰富,而人们的精神愈加空虚和彷徨,信仰崩溃,价值失范,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种族歧视,民族矛盾,国家纷争,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整个人类面临着种种危机和深重灾难,其根源皆由种种贪心、嗔心、痴心所引起。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一种“心”,那就要以慈悲心、利他心、清净心来化导。我想这也是佛教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作的一定贡献。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得好:“佛教是讲求和谐的宗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弘扬佛教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将有助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阐扬佛教无我利他、慈悲济世的精神,提倡济贫行善,心灵关怀,是佛教服务于社会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开显人人本具之“真、善、美”潜能,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早日得以实现。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