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定昌同学/德超法师(广东)
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春节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年初六,吾突接仁悟同学传来的噩耗——令吾等尊敬的定昌同学往生了。当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因为定昌同学比吾只大3岁,而且身体一向健康,农历年前还和他通过电话(电话里他说,明年昌峰同学寺院的一座殿堂修好要开光,会邀请所有同学参加;吾回答他好,到时先到七塔寺和他一起去)。因为吾不愿意相信他这样健康的人会突然往生,所以打电话向可祥大法师求证,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当时心情衰落到了极点,无比悲痛!现在竟和他成了阴阳两路人。定昌法师年仅34岁,英年早逝,舍吾等而去,吾等哀伤莫名、肝肠寸断,真是天妒英才,令吾等失去一位可亲可敬可爱的好同学啊!
佛曰:生灭无常,出家修道,应以了生脱死为志向。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有生有死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我们出家修道之人更应好好修行解脱生死,看淡生死。然我们出家的另一誓愿是传播佛法、广度众生,所谓自利利他才是圆满的菩萨道,自利是为了更好的利他,利他更能圆满自己的修学。所以出家人要自修解脱生死、看淡生死、看淡名利;但也不能轻视生命,也不能不爱惜身体,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全的生命,就不可能去做传播佛法、广度众生的利他事业。所以,不管我们在家、出家人,都应珍惜身体、珍爱生命,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好好工作,才能为传播佛教服务。定昌同学天天忙于弘法度生,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吾等的不幸,也是众生的不幸!
我们的好同学、好班长定昌法师和我们在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同窗3载,他好学而敬人、尊师又重道,全班同学都和他关系友好,大家都很尊敬他,学院法师、老师也赞叹他学习优秀、品德高尚。毕业后回到宁波七塔寺,得方丈可祥大法师重用,担当寺院监院等要职,并且亲自创办网站,主编《报恩》杂志,筹建宁波市江东区佛教协会,不分昼夜,一心一意为佛教、为众生努力工作。然他在利他的时候没有注意劳逸结合,终因积劳成疾、四大不调,形体入灭,度生缘尽,果证西方。祈愿弥陀慈父垂手接引,观音甘露洒顶,势至金台安足,莲花托质,成就菩提,究竟清净。祈愿可亲可敬的定昌同学不舍吾等有情,乘愿再来,广度有缘,共成正觉!
欣喜地捧过新年第一期《报恩》杂志,心中无尽感恩,是定昌法师呕心沥血,让佛法融入文字般若的美丽。
谁知,刚刚翻开扉页,竟看到定昌法师往生的噩耗,顿觉天旋地转。34岁的七塔将才,怎么可能溘然长辞呢?
凝望着法师已被定格的法像,捧读着一行行令人心碎的文字,泪水奔涌,心中是无尽的悲痛。
法师诞生于福建,又往生于福建;弟子有幸考入闽院读书,是在您的《报恩》法雨中一天天成长,实在是因缘殊胜。长沾您法乳之恩的弟子,还没能拜会您,在您座下亲听教诲,您却以34岁的芳华莲台早登,弟子怎能不泣断肝肠?
弟子满含泪水,立于五老峰下,仰望您,这位弟子无比敬重的教授阿闍黎弘法的足迹。芒鞋踏遍云水路,行步亦从容——
弟子看到了,21岁的您于浙江礼师披剃,现了庄严的僧相;次年在武昌宝通禅寺圆具,在三师七证十二引礼的见证下,您今生的生命在那一刻得到了一次崇高的授记,清净的比丘僧从此肩负起了度化人间的重任。
弟子看到了,您在香港佛教僧伽学院求学的3年间,学修并重,堪称典范。
弟子看到了,您协助可祥大和尚振兴七塔寺,法筵屡开,度生无数,广行慈善,大爱无疆。自2006年4月主编《报恩》杂志以来,至今16期。弟子每每捧读这用心编成的杂志,这用情宣说的法要时,都会被感动不已。这一期的正文内容,您都已选好,不料出刊时,您竟突然离去,主编的名字上已然加上了黑框,此情此景,弟子怎能不悲痛万分?
弟子看到了,元旦撞钟祈福法会上,您伟岸的身影正端立在主持席上;1月26日,在市扶贫办的“温暖午餐·万人助学”总结会上,您代表常住再次定向捐款10万元,并转交了可祥大和尚个人捐款3000元。您的笑容是那样的宁静!可是,时隔仅仅23天,您竟然在省亲时示寂,您诞生于此,往生于斯。法师,您可知道弟子心中的痛?
弟子满是痛惜,在您往生近3个月时才得知。弟子就是这般无福无报,竟不能送您在故乡的土地上走最后一程?
法师,弟子正含泪追忆您的事迹。“定慧双运梵行高远七塔禅林报四恩;昌隆正法度化人间八德池中护祖庭。”冒昧地将您的德号嵌入,是弟子无尽的哀思。
法师,弟子深知您的重恩无以为报,谨发愿:从四月初一日起,每日礼拜《药师经》为您回向,以报您如山的师恩于万一。弟子不知道宿世慧根的您平素修持什么法门,弟子是看您是因心脏病突发才离弟子而去的,所以就想以拜《药师经》来感念您。您会感受得到的,弟子含泪,用心的顶礼!
法师,我能称您一声“师父”吗?弟子当执弟子礼感念您。
喜欢听流水潺潺过山谷,喜欢看落叶寂寂漫空舞;喜欢在山间小林中漫步,喜欢听铜磬、晨钟和暮鼓。
师父,优昙花正在为您开放,弟子在五老峰下为您遥寄缅怀,弟子用心为您把悲欣交集的菩提心灯点燃……
《报恩》编辑部:
您们好!我是一个退休老人。原来,总觉得辛苦忙碌一生,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心里不平衡,怨气牢骚不打一处出,情绪一直很是不好。一次,在偶然的机遇得到一本《报恩》杂志,“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和谐社会、庄严人生”妙语好词吸引了我这俗人。我给贵编辑部发去一电邮,随即就得到了定昌大师的回复,并经常收到他赠送的《报恩》杂志。反复阅读后,让我学会了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慢慢地有了一种平常乐观的好心境。每当我阅读您们的《报恩》杂志,如同在聆听定昌大师的谆谆教导,他引导我走进佛界众大师讲法的大课堂。佛学原是这样的朴实、淡雅、清新,如一股轻风使人清爽,荡涤灵魂,净化心智。
昨日又收到《报恩》杂志2010年第一期,获悉定昌大师西归噩耗,顿感扼腕心伤,大师英年早逝,悲痛哀哉!特作挽词谨献莲台前:
大师西去英年早殇悉闻噩耗扼腕心伤
悲涌东溟潮咽甬江恩披中土至爱弥疆
嘉风昭昭千古流芳闽山越水德范犹香
人间楷模佛国金刚
久闻大德有高才,木秀于林总易摧。
何必取经西竺去,竟然卜筑北邙来。
元空色相传三宝,讵用凄怆赋七哀。
定是早参蝉脱意,乘风合什白云堆。
邹相(河南)
因为在一家佛学研究机构工作,我与众多佛教刊物结下了殊胜的因缘,宁波七塔禅寺主办的《报恩》杂志就是其中的一家。还记得是2009年3月下旬,我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了《报恩》杂志的征稿启事,于是,带着满怀的欣喜与自信,我开始为这家刊物准备稿件。2009年5月6日,我通过电子邮件为《报恩》杂志发去了第一篇稿件——《如何战胜人生的“八苦”》。随后就收到一封自动回复:“来稿收到,感谢你对报恩的护持!主编定昌合十。”然后,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七塔禅寺定昌”这一个词条,得知他就是宁波七塔禅寺的监院,并担任《报恩》杂志的主编,2008年七塔禅寺开山建寺1150周年征文活动就是由他统筹的。于是,一个法名叫“定昌”的法师进入了我的世界。
大约在6月中旬,我先是收到七塔禅寺寄来的稿费,接着又收到一份杂志,刊号为2009年第2期(总第16期),上面赫然刊载着我的那篇文章——《如何战胜人生的“八苦”》。我知道,这是定昌法师对我的肯定与认可,欢喜心油然而生。因为觉得《报恩》无论是在内容架构还是在版式设计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便想着要与几位佛友结缘,共同分享这一精神食粮。当我把那份杂志给几个佛友看时,他们都赞叹,说《报恩》杂志在定位和内容上都很好;而且,他们也希望能够结缘一本。于是,我再次给定昌法师发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尊敬的定昌师兄:
阿弥陀佛!
师兄您好,我是邹相,贵处赠寄的稿费我已收到。
拙文能在《报恩》上刊载,是我的造化,也离不开师兄的支持与提携。
《报恩》第16期的样刊已经收到,如果方便的话,师兄能否多寄两本呢?有朋友对《报恩》甚是喜爱,故而有此请求。
愿师兄及七塔禅寺全体僧众菩提心常在,吉祥圆满!
师弟:邹相合十!
这封邮件是上午发过去的,下午我就收到定昌法师的回复:“好的,我再给您寄去2本。”大概过了一周左右,我又收到2本杂志。当时,我为能认识这样一位负责任的编辑而欣喜不已,更为佛陀拥有这样信守承诺、一心弘法的弟子而赞叹不已!此后,我经常给《报恩》发送稿件,每次发稿时的开头都这样写着:
尊敬的大德:
阿弥陀佛!
下面是我近期的一篇文章,看能否刊发,还请不吝赐教!
顺祝六时吉祥,自在圆满!
邹相合十!
因为《报恩》为季刊,一年4期,在2009年出版的4期刊物中,第二、三、四期各刊登了一篇我的文章。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作品被编辑认可是最大的幸福。对我的文章,定昌法师曾提过一些建议,比如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修行体悟文章,构思时角度要新颖,等等。这对我在写作上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怀着对定昌法师的感激之情,在2010年的元旦,我给他寄过去一张新年贺卡,感谢他一年来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感谢他一年来在弘法利生方面的付出与努力。2010年2月3日,我收到七塔禅寺寄来的一张贺卡,上面有该寺院方丈可祥大和尚的新春贺词,内容是这样的:
春为一岁首,庚寅年的新春即将到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长期关心与护持七塔禅寺的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您在新的一年里——新春快乐,幸福美满,法喜无限,六时吉祥!——可祥恭贺
我知道,这张贺卡也是经由定昌法师之手寄出的。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回到单位工作。走进办公室,我还像往常一样打开七塔禅寺的主页,想看看最新的电子杂志和寺院动态,竟然看到一个让我难以置信的消息:
2010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七塔禅寺监院定昌法师因长期积劳成疾,在回家省亲期间突发心脏病,在福建福鼎老家遽然离世往生,年仅34岁。
当时我感到头晕目眩,浑身震颤,大脑一片空白,呆在那里好久。直到同事过来拍了我一下,我才缓过神来,发觉泪水已经滴到键盘上。
似乎所有关于定昌法师的记忆,都在那一瞬间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在我的脑海中闪电般掠过。我在网上曾看过他讲法时的照片,以及他写的很多修行体会之类的文章,这些信息一股脑儿地在我脑海里闪烁着、跳跃着,我那不争气的鼻子在抽动着,泪水也顺着面颊往下淌……不管怎么样,定昌法师终究是安然往生了,有那么多的师兄弟为他助念,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人们前去祭拜。我认真仔细地看着七塔禅寺主页面上刊登的那篇新闻——《七塔大厦折梁柱,报恩常住丧良师——沉痛悼念本寺监院定昌法师往生》,让久违的泪水继续涌出,滑落下来……
通过七塔文化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可以了解到,定昌法师曾于2002年至2005年在香港佛教联合会创办的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学习,期间担任班长一职,毕业时被评为“首届毕业班优秀学僧”;他曾多次为四众说法,应机教化,不吝开示;他曾写过《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计划好每一天》等小品文,与大众一道分享自己的修行体会……
我与定昌法师相识不久,结交不深,不敢妄自对其进行评价。但作为一名佛学爱好者与写稿的作者,我给他的一句最为直接的评价就是:新时代僧才的楷模,弘法利生的真男儿。很痛惜未能去参加定昌法师的追思法会,这也将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将以定昌法师为榜样,在佛法修持上更加精进,在弘法利生上不遗余力。
(一)
忽闻大师去,心痛且伤悲。
身失功德在,红尘有口碑。
(二)
素昧未谋面,却把大师思。
杂志今犹在,教诲如叮咛。
(三)
今夜读报恩,方悟昨日缘!
一切皆因果,思君泪如泉!
(后记:今日读《报恩》杂志,才知道宁波七塔禅寺定昌法师西去,特作诗三首纪念定昌法师……涂湘奇2010年3月31日)
4月11日那天,我在中国国花园拍摄到了好多国色天香的牡丹表情,当晚,我兴冲冲地将整理好的照片发给了《报恩》杂志的定昌法师。昨晚(4月15日),收到了来自《报恩》的回复,我满心欢喜地打开信件,笑容却瞬间僵住——“定昌法师已往生……”
“今天是愚人节吧?除夕夜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还收到定昌法师发来的祝福短信呢……”我心情沉重又满是困惑。
“忧伤啊……这怎么可能?定昌老师怎么了?为什么啊……”忍着悲痛,我发去一份邮件。
已是深夜,而我却睡意全无。仰望星空,又想起我们以文字为缘成为“淡如水的朋友”后的往事。
2年前,裙妹妹说我的写作风格适合投给《报恩》,并告诉了我这个佛教杂志的投稿邮箱。我试着将几篇稿件传了过去,不久便收到《报恩》主编定昌法师的回复:“李红都先生,来稿收到,感谢您的赐稿,阿弥陀佛……定昌合十。”我笑着回复:“我是女士啊。”第二天收到了他的回信: “‘先生’是对知识女性的敬称。”“百度”过后,发现的确如此。读了这么年书,竟没有注意过这个细节,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汗颜。
之后的每季都收到定昌老师赠阅的《报恩》杂志。我开始留意定昌老师的文字,在读到了他充满禅意的文章和简短而富于禅意的信函后,他的睿智、他的善良、他的深刻,如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弥漫着檀香的气息,清醒了我被红尘的烟云困惑的脑际。
“生命的美丽在于我们对亲人、爱人、朋友和社会的感恩,带着报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和生活,善待他人,才能体会到幸福和快乐。”“懂得感恩的人离快乐最近。”“禅就是快乐地生活。”他的文字不仅有对佛学的感悟,更有对生命真实、透彻的理解。总喜欢在清静的深夜,抖落一身疲惫,斜倚在床前读《报恩》,品读其间关于幸福和快乐的精湛阐释,每读来便有如一股清泉从心底涌出,将红尘间琐事的烦忧冲洗干净,心里一片坦然和宁静。看着捧在手心的《报恩》,我仿佛看到这位德高望众的大师端坐于莲蓬之上,细细选择和修改着弘扬真、善、美的稿件,然后捧在膝前,慈眉善目地如先贤圣人孔子那样向世人传道解惑:“追求幸福和快乐首先要有一颗博大、悲悯的胸怀,懂得关爱红尘里一切有生命的人和物……”我对他的了解和敬佩与日俱增。
少女时期的我,受父母影响也曾读过几篇经文。那时读起来感到枯涩难懂,常常看不了几行,便昏昏欲睡。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更新,我对国学和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为于丹妙解孔子的《论语心得》崇拜得五体投地,读过几期《报恩》后,发现书里有关于经文深博的解析、对尘世间坚守善良的感悟,和于丹的《论语心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启人心智的良剂。
连续2年,春节前夕都收到了定昌法师寄来的印有七塔寺文字的贺岁卡。感恩之余,我也将印有虎年卡通和洛阳牡丹的贺年卡寄给了他。每忆起今年除夕零点接到的定昌大师的祝福短信,心里便生出一份温暖。却不曾想,那竟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
年后便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忙碌之余,我一直在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想给大师寄几张我亲手拍摄的牡丹花,祝他法体永远安康。及至4月11日夜,整理好图片后,我从网上发了过去,却没想到,他已溘然西去……
仰视星空,满目酸楚。独坐于灯下,沉缅于对这位尚未谋面的大师的追忆里。我的目光在网上搜寻着定昌法师的名字,找到了他的遗像。镜框中,大师戴一幅无框近视镜,身着僧服和气地冲着我微笑,那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也映入眼睛:“2010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七塔禅寺监院定昌法师因长期积劳成疾,在回家省亲期间突发心脏病,在福建福鼎老家遽然离世往生,年仅34岁……”沉默间,已是清泪满眶。
双手合十,我祈求佛祖——善良的人在尘世间没有受到命运的垂青,请佛菩萨在极乐世界那边,护佑好定昌法师吧!我希望人间所有的善良都有好的结局,都有好的回报!
“‘集曼陀之精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护佑。悲智为地,福慧为基,随缘为门,自在为梯。’祝定昌老师,无忧世界里一路顺利!”再发一次信息吧,定昌法师,您,收到了吗?
定昌法师往生的消息来的太突然了,我几乎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现在每每走进与法师共事的办公室时,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感觉这一切好像还是一场梦,感觉他好像还在我们身边,并没有离去。
刚毕业那年,由于因缘巧合,我给寺院做一些美术编排的工作。就在那时,我认识了定昌法师,但是真正了解他是从4年前编辑《报恩》杂志开始。在与他合作编辑杂志期间,法师对大众的爱心及对寺院工作的责任心,常让我感叹不已!
定昌法师心肠很慈悲,每当他看到各地发生一些很不幸的事情时,他的脸上就会表现出一丝忧伤:不忍众生苦——这是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前2年,我得了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经常整晚整晚地失眠,期间有很绝望的想法。那段时间,是定昌法师的耐心开导,使我慢慢走出了心理阴影。法师总是劝我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说我们虽然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在命运面前的态度。去年5月,他送我一尊观音佛像,还有一本《净土诸经》,教我每天一炷香,供一杯清水礼佛;并教我礼佛的意义——不要被世上的五欲六尘所迷惑,懂得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等就是功德。现在每天在佛像前礼佛时,我都会想起他,想起法师生前对我的教诲。
定昌法师对父母很孝顺,是个孝子。他经常对我说:天下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老人家的心很敏感,都是一点神光在护持(指老人的精神),因此做儿女的要孝顺,不要大声对着父母说话,要让父母亲经常开心,这样他们才会健康长寿。
定昌法师个性率直,工作责任心很强,为七塔常住事业尽心竭力。在七塔禅寺工作期间,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来去匆匆。不管手头的工作有多忙,他始终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法师在编辑《报恩》杂志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可祥大和尚振兴七塔禅寺,广修慈善,创办报恩书店,管理寺院基建,教育僧众,培养僧才,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有着广泛的人缘和赞誉,是不可多得的佛门人才!他的往生,无疑是七塔禅寺的一大损失,非常可惜,令人痛心!
自正月初九参加了定昌法师的追悼会后,我很长一段时间半夜醒来,心里都会有一种抽搐的痛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眼泪又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定昌法师往生已经有4个多月了。虽说人生无常,但在我心里,还时常为定昌法师的英才早逝感到惋惜,也为自己生活当中失去了一位知心好友而伤感难过!我真心希望所有善良正直的人,在尘世间都能得到命运的垂青!也希望定昌法师在另一个世界受到诸佛菩萨的庇佑!
谨以此文纪念可亲可敬的定昌法师!
阿弥陀佛!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