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互动平台】编读往来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报恩编辑部

读者来信(一)

尊敬的主编:

  《报恩》杂志刊于16期的《血脉延续的故乡》(署名:曾××。同时抄袭刊于浙江省政协的《联谊报》2009年6月9日)全文抄袭我在2007年3—4月号刊于《创作评谭》的《阴刻的碑文》。强烈要求贵刊曝光抄袭者的恶劣行为,并反馈有关信息,抄袭者必须在媒体公开道歉,否则将诉之法律。

  ——作者:洪忠佩(江西)

读者来信(二)

尊敬的各位编辑老师:

  您好!由于最近有一期佛刊登载了一篇名为《快乐之道》的文章,文章内容把我的已经发表过的《随缘人生》一文全文抄袭,其作者署名“慧严”,经查其真实姓名为唐××。另外我看到他发表在其他刊物上的一些文章也大多是抄袭别人的,基本上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他人的文章,直接署上他的名字。请各位编辑老师审稿时注意,不要再让他蒙混过关。

  写文章可以引用\借用部分资料,但是像他这样直接窃取他人的文章是对我们原作者最大的不尊重。他是个没有道德的人。原作者的沉默和不屑一顾只能导致他更多的窃取行为。

  ——阿莲(江苏)

 

编者答复

  非常感谢2位读者对本刊的信任与支持!无独有偶,2月前,编辑部接到庐山东林寺《净土》编辑部德盛法师的电话,称说有王××冒充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唐××冒充某大学哲学系教授,经常剽窃他人网上作品,向佛教杂志投稿,骗取稿酬,欺世盗名,需要慎防。

  偷盗戒、妄语戒均为佛教的根本戒律,也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若舍弃之,则连“人”也做不好,更谈何学佛修行、教化他人!本刊自2005年秋季创办至今,已连续出刊20期,除了七塔常住的大力支持外,也与广大信众、读者诸君的热心护持密不可分。每当看到邮箱中那一份份原创的稿件,接到那一个个问询的电话,听到一句句热情的赞誉及建言,我们的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充满了感恩之情!尤其是那些来稿,让我们感受到一颗颗饱含情感的真挚之心,促使我们在选稿、编稿时都格外用心,不敢马虎懈怠,好中选好,精益求精,力争为读者奉献出更为丰美的佳肴。但在选稿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此前有个别“聪明人”揣摩着本刊的“脉搏”,经常从网上盗选一些反映人间亲情的作品,换上笔名投寄本刊,冒充自己的创作;编辑部由于人手不足,无法一一核实,又本着诚信待人的原则,竟使此“盗、妄邪行”大行其道,造成不良影响。今日又出现如曾××、唐××、王××等令人不齿的行为,(因本刊曾发表过唐、王多篇“大作”)应该视作此“盗、妄邪行”的滥觞。对此事,本刊负有失察之责。在此,本编辑部郑重向被剽窃的原作者及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以文字般若弘扬正信佛法,本是大乘菩萨行的悲愿行门。以文显名、以文获利(稿酬)均为世之常情,原无可厚非。但是,置佛门基本戒条于不顾,肆意窃取他人劳动果实,据为己有,投稿佛教刊物,蒙骗编辑,蒙蔽读者,坐享他人成果,得以名利双收,实乃寡廉鲜耻、丧心败德之举,令人齿冷心寒!在此,我们奉劝这些“聪明人”尽早收手,勿再行此欺世盗名的龌龊之举;并能以惭愧心、真诚心,向原作者及广大读者道歉,以洗除自己八识田中的垢污稗草,清清白白地做人!

  为杜绝类似事件的再生,维护佛门及本刊尊严,保障原作者的权益,本编辑部郑重申明:本刊投稿欢迎原创,采用后即付薄酬。推荐稿请注明原作者、推荐者及出处,无稿酬。剽窃稿一概拒绝;若不幸刊出,一经发现,除追回稿酬外,还要求对方书面道歉;拒绝道歉者,停止结缘本刊,停用其文稿,并将在刊物上进行实名公开谴责。同时,本刊欢迎读者诸君多多关注此事,参与审查本刊文稿,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编读联手,共同办好此份少污染的佛教报恩刊物,使“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和谐社会,庄严人生”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

  是为至祷!阿弥陀佛!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