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莲飘香】读《醒世歌》有感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邹相
在厦门市区五老峰下,有一所始建于唐末五代的著名古刹——南普陀寺,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该寺内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醒世歌》,书法遒劲有力,飘逸洒脱。作为憨山大师劝慰众生修心养性、积德行善之至理名言,《醒世歌》给人以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之感。末学反复品读《醒世歌》,自觉受益匪浅,现抄录如下,并略陈读后感,愿与各位有识之士共勉。《醒世歌》原文如下: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一、“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生活在这五味横陈的人世间,难免遭遇各类红尘世事,正所谓“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若我们不能秉承“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忍辱之道,则易滋生无穷烦恼。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因缘和合则生,我们所遇之人所碰之事,皆是我们的缘分,缘聚缘散,缘生缘灭,只有深信因果,处处随缘,无害人之心,老实本分,才能安心坦然地度过一生。
二、“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接人待物,要讲究三个字:凭良心。若是昧着良心,和善之人也能变成豺狼虎豹,若是讲良心,凶恶之人也能变成大善人。佛祖教化众生“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就是要求众生不揭人之短,不搬弄是非,莫去把别人的过失与错误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做人做事要谨慎小心为好,不急功近利,不虎头蛇尾,不敷衍了事,才能有所成就,才能除却诸多烦恼。
三、“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俗语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做人要圆融一些,切勿个性太强。刚愎自用、我行我素、目中无人等态度很难得到大家的支持与信任,而宅心仁厚、宽己待人、和蔼可亲的人则很容易与人共处。在与人相处中,背后说人长短,好尽口舌之欢的人很容易给自己或朋友带来灾祸。那些犯罪、惹祸招灾的人,大多数是因为心存不善或心狠手毒、凶残狠毒而招来祸事。所以,我们要与人为善,用善言善行来对待一切人和事。
四、“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人生在世能几时?是非功过自有人断,我们若非去争个你我,非去比个高低,非去求个胜负,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枉然。在人生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办,有太多的赛事需要我们去参加,若执著于“高低”、“胜负”之中,难免让心灵为重负所羁绊。世事本无常,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不如看淡一切,发自真心地接受这光怪陆离社会中的各种无常。
五、“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唐朝的布袋和尚在《插秧歌》中写道: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的,吃亏有什么大不了的,退让三分又能何如?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我们做人做事,就像四季的更迭一般,有春天的播种,就有秋天的收获,有夏天的酷热,就有冬天的严寒。你这一次吃亏,下一次或许就会占赢,你吃亏了、退让了,或许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这怎么能说是吃亏、退却呢?
六、“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诚然,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不过是昙花一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物质奢华,生带不来,死也带不走,何苦要贪恋着它们呢?生老病死、酸甜苦辣,我们都得经历,都得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生终究需要我们自身去走完,别人是取代不了的。
七、“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诌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一个有谋略的人是善于出谋划策、淡定沉稳的,只有学得般若之法,拥有丰富的知识,并辅以聪颖的策略,我们才能处事不惊,胸有成竹。一个人的“贪嗔痴”三念若是太重,就会滋生无名的烦恼,甚或干出伤天害理、害己祸人的行为,最终堕入地狱之门,万劫不复。上天是公正公平、正直无私的,只要我们慈悲觉悟、勇猛精进,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定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八、“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人怕出名猪怕壮”,不要觉得有所成就便忘乎所以、不可一世,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才能达到平衡,不会招来麻烦。平胃散和二陈汤这些中药能够平缓我们的气息,但最终让我们气定神闲的,还是靠自身的调节与调和。不要害怕为世事所扰,只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一份淡定自若的心态,自能逢凶化吉,排除种种困难。
九、“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是啊,每一天,都会有人死亡,有人出生,生与死不过是一场轮回。我们生前纵然贪恋再多的奢华,拥有再多的钱财,仍然逃脱不了一死。一旦我们死了,那些荣华富贵、声色犬马,也都会成为一场泡影。“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不管你的年龄如何,不管你的贫富如何,只要活着,还得日复一日地操劳,还得亲睹悲欢离合的上演。那就相信“日日是好日”吧,微笑着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岂不快哉?
十、“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争强好胜干什么!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在为自己为别人演一场戏而已,戏总会有开幕、高潮和结局,总会有曲终人散的时候。等到我们行将就木了,就事事彻悟了,等到我们闭眼了,一切也就灰飞烟灭了。那就在有生之年好好演我们的“戏”吧,不用和别人争什么,不用和别人斗什么,演好自己,活好自己,就够了。
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儒、道、佛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称道,并成为一代名僧。《醒世歌》是憨山大师用毕生的心血凝练出的扛鼎力作,细读起来,回味无穷。这首歌里,有为人处世的良策,有 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 5 ArticleID
ChannelID “立德立功立言”的训诫,有劝化众生的金玉良言,也有关于人生价值的开示,等等。
末学的读后感,仅代表一己之见,若深入品读《醒世歌》的内涵及外延,则能领略到一代宗师憨山大师在佛法修为上传给后世的更多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