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寄语】没有别人就没有自己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周开学
一位上榜《福布斯》的大陆富豪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说,其中的秘诀之一是他的为人,他能够容纳别人,因为他觉得没有别人就没有自己,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只有别人的存在才有自己的存在。
富豪一席话,让人生出一些感慨来。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据介绍,这位富豪历经苦难,在逆境的磨砺中学会忍耐和宽容,学会做人,从而能够更多的理解别人,容纳别人。就因为如此,他能够发现人才,并能容纳他们的短处,使用他们的长处。一个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老总,比光有资金和技术的老总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令人击节叫好的是,这位富豪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虚怀若谷,认定没有别人就没有自己, 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只有别人的存在才有自己的存在,把社会、企业、个人的关系摆正,礼贤下士,人尽其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企业凝聚力能不强吗?这样的老总事业能不发达吗?
与此相反的是,我们不少企业、单位老总总是高高在上,从不用心与员工沟通,做事独断专横,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员工总是百般挑剔,而员工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一点闪失,就会套用冷冰冰的惩罚,甚至借机打击报复。尤其是在这些企业、单位一时红火、财大气粗时,一些老总更是目中无人,脸上满是骄横与贪婪,无视员工的冷暖。事实上,处于“弱势”的员工都希望老总富有人情味,在单位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才可以如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古人就总结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碰上冷漠的单位骄横的老总,谁还有信心干下去呢?而一旦因为老总容不得人导致人心思散,那单位、企业的日子还会继续好下去吗?
如果眼里只看见别人的长处,而不能容忍他们的短处,也会导致用人上的失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我国封建社会被视作智慧的化身,他对部属要求严格且嫉恶如仇,但他对人才的要求过于完美,以至不能容忍他们的短处,不敢大胆使用他们而事必躬亲,导致他自己过早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在诸葛亮死后,满朝文武竟挑不出一个足担重任的接班人,国力日益衰弱,最终被魏晋所灭。不能用人所长,容忍其短,人才得不到锻炼成长,虽然自己智慧盖世,却不会用人,蜀汉灭亡,诸葛亮难推其责。
由此看来,时时处处以“没有别人就没有自己”来警醒自身,以平等的地位与别人对话,容纳别人,理解别人,相信别人,欣赏别人,于人、于己、于单位、于事业、于社会都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