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的了解,是从恩师月西老和尚处开始的。恩师是省、市两级多届资深政协老委员,在他的文件橱柜里,辟有专门抽屉,分门别类地安放政协文件资料,印有政协会徽的牛皮纸袋下端,都是亲笔注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会议,大概便于用时查找。恩师是古稀老人,其对文件资料的认真仔细,严谨不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恩师时常讲:“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给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是宗教界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这种身言并重的说法,对我后来的道路影响比较深。
1998年初春,充满希望的时节,我先后接到2份邀请函,请我出任政协江东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政协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这天降之喜,从未有过的奢望与企盼,来得有点突然。我深知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因为政协委员的名额非常有限,宗教界委员更是凤毛麟角,这体现了党和政协对宗教界的重视与关心;同时,也与全国重点寺院七塔禅寺独特的历史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印证了僧因寺而显的道理。
此后,因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不辱政协委员的神圣职责,我未敢丝毫懈怠放逸,从认真学习参政议政的基本知识,到虚心请益宗教界老委员赐教经验;从茫然不知所措,到胸有成竹、满怀信心的提升;从一位普通僧人向一名政协委员角色的转变,积极参政议政,一晃就是12年了。这期间,有很多事颇有意思,非常值得回忆。
一、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起初加入政协时,有关部门都希望我等宗教界委员谈一些感想和建议,会后好组织落实,足见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重视及对宗教界委员的尊重,由此我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除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外,我都会认真对待各级政协会议。每当开幕式上响起那高昂向上的国歌声,出现庄严肃穆的会议场面、着装鲜明来自各条战线的委员阵容,一股爱国热情即油然而生。
参加市、区政协会议以来,为切实履行自己的委员职责,我除了在会上认真发言外,经常通过撰写提案的有效方式,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如先后为提升城市主要街道形象,督促批准观宗寺对外开放,落实佛教房产政策等,提出多份提案,会后均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如拖延多年、悬而未决的七塔禅寺东北角违章车棚拆迁问题,通过2年连续向区政协常委会递交提案,此事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那是2001年,我在江东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拆除七塔禅寺东边围墙外违章建筑”的提案。一经受理后,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李锡田先生风趣地说:“这东风借得及时。”因当时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行“拆违透绿”工程,以提升城市形象,正是因缘具备时候。但由于此项提案涉及到相关街道的利益,落实起来较为困难,理由是建筑物已出租,一时难以全部解决。李主任提出可否先行拆除一部分?我表示当然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失为好办法;况且佛教提倡因缘成熟,无事不办,今天可能只是具足部分的因缘,当然只解决一半也对。此事虽不算圆满,但李主任及街道都已经努力了,我就在回复单上填了“基本满意”。原以为提案就此结束了,没想到2002年江东区规划局答复:“……剩余部分,在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我局共同的督促下,某某街道已于12月拆除另一部分违章建筑,至此您提出的东围墙外违章建筑已拆完。”令我十分感动!此项提案的实施,使得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加宽敞,环境更加美观,寺院也排除了安全隐患,可谓一举多得。如今每散步到此地,看到高耸整洁的外围墙,花坛上青青翠绿,生机盎然,千年古刹与居民社区和谐相处,我深切感受到人民政协的力量,以及政协工作人员的苦心与敬业精神。
与此类似的,一次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要求七塔寺山门前一路灯开关箱移位”的提案。原因是路灯开关箱设置在人行道中央,既有碍观瞻,又影响行人走路。为配合提案,我请来摄影朋友帮忙,拍成照片作为附件一起提交。该提案引起了分管此项工作的市政协副主席刘光奎先生的重视,立即将其列入会议期间督办提案。记得当天,刘副主席邀请我和责任单位负责人来到现场,面对面协商,责成承办方限期整改,引起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大会闭幕后没有多久,此事已妥善解决。此份提案落实之迅速,是人民政协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的结果,政协委员的地位也备受各界尊重的结果。
二、广泛团结,共建和谐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协江东区委员会第一、二届主席王兴国先生和第三届现任主席陈勤俭女士,秉承人民政协这样的精神,极为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和谐做出积极努力。
七塔禅寺地处江东辖区,是宁波市区现存最大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一年一度的新年钟声在这里敲响,以寄托全市人民的对来年的良好祝愿与希望。每当此时,王兴国主席总是欣然应邀莅临现场,代表江东区各届,发表热情洋溢的新年贺辞,并带头敲响零点钟声以示祝福。对于寺院举行的重大活动,他都能应邀莅会,或在百忙中给予关心。尤为难得的是,王主席虽所处地位尊贵,却平易近人,通情达理。如2005年11月七塔禅寺举办广东著名书画家连登居士书画义展,开幕式当天,高朋满座,王主席也亲临现场祝贺。但由于组织仓促疏忽,剪彩仪式名单竟把王主席遗漏了,事后得知,悔之晚矣!某日我专程登门致歉时,王主席说他早已将此事忘了,并嘱咐我不要放在心上,办大活动有点瑕疵也难免。他仁厚宽宏的心量,使我非常感动。而每次在政协常委会上,他的讲话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语言亲和,令人心生敬意。
陈勤俭主席继任后,对七塔禅寺及江东佛教事务也非常重视和关心。每年的辞旧迎新敲钟活动,她均亲临现场,与各界朋友一起欢度佳节,向大家作新年祝福。2008年10月七塔禅寺举行建寺1150周年庆典活动,陈主席也在百忙之中莅会,代表区政协祝贺这千载一时、一时千载的历史盛会。对寺院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寺院的建设规划蓝图及落实情况,给予留意关注,表现出政协领导民主、平和的工作作风。
三、人才荟萃,平等友爱
政协是人才库和智力库,委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大多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对社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与爱心。我参加政协之后,感觉此处乃藏龙卧虎之地,人才济济。一年一度的会议,委员们无论在大会发言或是小组讨论,那滔滔无碍的辩才,口吐珠玑的睿智,真是“谈笑有鸿儒”,使人心悦折服。对我这新委员来说,真是难得的受教机会,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认识的许多政协委员如今都成为好朋友,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知识,获益匪浅。
政协会议,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通常分在一个小组,大家在民族方面团结合作,在信仰方面彼此尊重。平时小组会议完成各项任务后,盈余时间,大家分享参政议政的见地与心得,相互交流各自民族特色与宗教知识,增进友谊,乐在其中。
由于特殊的身份与生活特点,每逢用餐,大会后勤工作者总是悉心为我准备素食,经常被我婉言谢绝,因为不忍心给繁忙的会务增添麻烦。有时实在盛情难却,我就与大家一同用餐,采取“一桌两制”,各取所需,互不妨碍。当有些委员被我的“菜根香”吸引住时,我会主动邀请同桌,分享素食佳肴。饭饱茶足时,大家意犹未尽,我自然随缘说“法”,给大家介绍素食文化与身体健康的益处。这种互动交流,其乐融融,联络了感情,又增进了彼此间的和谐。
自1998年参加政协以来,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在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本人单独或联合提出了不少合理化提案,引起了政协及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提案内容总是被及时解决或妥善处理,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功能,使我这个身为“方外之人”的委员能为国计民生尽一份绵薄之力,感到由衷的欣慰!今后,我将继续发挥这种功能,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职责,为了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值此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人民政协,以表我这基层委员的祝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