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 法照大师行化事迹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远尘法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是莲宗四祖,他一生专志净土念佛法门,所到之处,劝人修净土法门。因其虔诚,他在行化过程中屡蒙文殊、普贤示现开示念佛法门。他一生精进用功,对净土法门卓有建树。他的灵异事迹也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修行人所称道。本文拟就法照大师的行化事迹略述如下:
对于法照大师,由于史料对其生平缺乏明确记载,不知其为何许人氏。他最初住庐山,修念佛三昧。有一天,他于定中神游安乐国,见有一位穿着垢秽破烂之衣的人在侍奉佛陀。佛告法照说:“这个人是承远。”法照于是到衡山向承远大师求法,见承远大师在岩谷之间,法照大师遂以师事之,后即跟随承远大师於弥陀台般舟道场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南方人十分尊崇,承远大师所度化之人数以万计。法照大师得承远大师传法之后,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出往长安,于章敬寺之净土院,依无量寿经,撰五会法事赞一卷。

  
大历二年(公元767),法照大师住衡州(今湖南衡阳)云峰寺,精勤修行从不懈怠。有一天于斋堂用饭时,在盛着粥的钵内,看到五色的祥瑞云彩,云层里现出山林寺院,寺院的东北方有一座山,山下有溪涧,而在涧水的北边则有一道石门,石门里面还有一座寺院,它的匾额题着:大圣竹林寺。

  
又有一天,法照大师再次于钵中看到云层中有几个寺院,其内有池水高台宫殿楼阁,数以万计的菩萨众,间杂地居住在其中。法照大师将他所见的境界请教一些善知识,有一个僧人说:“诸佛菩萨圣人们的神妙变化,是不可以凡夫的情见来推测的。但是如果只就山川的地理形势而论,这个地方应当是五台山。”

  
大历四年(公元769),法照大师在本郡的湖东寺,开设五会念佛道场,感应了祥瑞的云彩覆满天空,云层中现出庄严的楼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的身像布满虚空。衡州全城的民众看到之后,都烧香注视礼拜,过了很久才消失。又有一天,法照大师遇到一位老人跟他说:“你曾经发愿要往五台山金色世界,礼拜朝见文殊师利菩萨,现在为什么停止不前呢?”说完之后就不见了。法照大师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远赴五台山。

  
大历五年(公元770)四月六日,法照一行人等,到达五台县的佛光寺。就在那天夜里四更,法照大师远远地望见一道奇异的光芒照在自己的身体上,因此向前接近跟随而去。走了五十里,见到一座山,山下有溪涧,涧水北边还有一道石门。看到两位童子,自称是善财和难陀,他们引导法照大师到一座寺院,匾额写着“大圣竹林寺”,就如同过去在钵里看到的一样。此处黄金为地七宝行树,以众宝来庄严整个寺院。法照大师于是进入寺院,登上讲堂,见到文殊菩萨在西边,普贤菩萨在东边,各自坐在狮子座上,有数以万计的菩萨众围绕在旁,文殊、普贤则为围绕在旁大众说法。法照大师于是向前问讯顶礼,然后问说:“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距离世尊在世的时间已经很远了,知识浅薄根器陋劣,业障烦恼尤其深重,本来的清净佛性无法显露出来。而佛法又浩瀚广大无量无边,不知道要修什么法门,才最容易得到佛法的心要?”

  
文殊菩萨告诉法照大师说:“你现在修习的念佛法门,正是最适合这个末法时代的。在一切的修行的法门中,再没有胜过念佛和供养三宝的了,如果能够这样做,就能快速圆满地福慧双修。此念佛和供养三宝两种法门,最为胜善和重要。我文殊师利在过去劫中,因观想佛的缘故,因为念佛的缘故,并且由于供养三宝的缘故,得到的一切种智。所以你应当要知道,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以及甚深禅定,乃至十方诸佛都是从忆佛念佛而生,因此可知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之王。”法照又问:“那么应该要如何念呢?”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彼佛所发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要净念相继,不要令它间断,临命终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永远住于不退转之地。”说完之后,文殊、普贤两位大圣,同时伸出金色的手臂,抚摩法照大师的头顶说:“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之后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期愿能够成佛,再也没有比念佛更好的了。只要一心念佛,就能够快速地证得无上菩提。”法照大师听完之后,欢喜踊跃顶礼菩萨,然后告辞退出讲堂。两位童子将他送出寺院。才一抬头,整个寺院突然消失不知所在,法照大师因此在此处堆积石头,以标记它的处所。

  
到了四月十三日,法照大师和五十几位僧人,一同前往五台山的金刚窟,虔诚恭敬地礼拜三十五佛洪名,法照大师才礼拜了十拜,忽然看到整个地方变得广大远阔庄严洁净,其中有清净琉璃所建造的宫殿,文殊、普贤两位大圣,都在里面。后来法照大师又独自一个人到金刚窟,希望能够再次见到文殊师利菩萨,因此全身扑倒在地恭敬地礼拜恳求。突然看到一个清净的僧人叫佛陀波利,引导他进入一座寺院,门口的匾额题写为“金刚般若寺”,整个寺院都以奇异的珍宝庄严而成,清净光明闪耀亮丽。

  
法照大师虽然一再地亲身经历不可思议的祥瑞感应,但是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就在同一年的十二月,于华严寺进入念佛道场,断绝饮食,预定日期,誓死往生极乐净土,到了第七日的初夜,法照大师正在念佛时,见到一位清净的僧人进入道场,告诉他说:“你所见到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金色世界的殊胜境界,怎么不宏传显示给世间人知道呢?”说完之后就不见了,法照大师当时心里觉得非常奇异。第二天,又见到那位清净僧人,依然是昨天那样说。法照大师于是回答:“我并非敢于隐藏文殊大圣不可思议的境界,只是恐怕令凡夫产生疑心而起毁谤。”那位清净僧人说:“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现在居止于五台山,尚且都要招人毁谤,你又有什么发自我爱惜、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只要把你所见到的境界,普遍地告知天下的众生,使得凡是见闻的人,皆发菩提心,就如同涂毒鼓一样地能普遍地作为影响众生的因缘。”法照大师因此回忆他所见所闻的境界,并记录下来流传于世间。

  
第二年,江东的释慧从,与华严寺的一些僧人,随同法照大师来到金刚窟,以及在大圣竹林寺立下石头标记的地方,瞻仰过去的遗迹。来到这个地方之后,正当大众内心悲喜交集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钟声,它的音声优雅响亮,音节段落清晰分明,众人愈加感到惊喜和怪异,才知道法照所见所闻的境界,的确是真实不虚的,因此将此事书写记录于金刚窟的墙壁上,普愿见闻的人,都能一同发起无上菩提心。后来又在化现题名“大圣竹林寺”匾额的地方,建立一寺院,仍然称为竹林寺。

  
自此以后,法照大师于是专志念佛,日夜精进从不间断,有一天忽然又见到僧人佛陀波利告诉他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已经成就了,再过三年莲华就会开放。”等到三年的时间一到,法照告诉大众说:“我要走了。”然后端坐往生。

  
大师生前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问世流通。而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会念佛的理念中。五会念佛以《无量寿经》作理论基础。经云:“……(诸宝树),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不退转至成佛道。”

  
大师开示的五会念佛法是:第一会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五会四字转急念阿弥陀佛。五会念佛法,最初第一会平声缓念,引声唱六字名号,次第而高声急念。至第五会,更加高声,唯速念阿弥陀佛四字。大师赞叹,修此法者,即于此生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分法身。

  
大师的五会念佛体现净宗以音声作佛事的特质。大师判言: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名号为佛事,音声语言与第一义谛无二无别。大师极力弹呵禅徒不拜佛,不立文字,以音声语言为执相等瞽论。若离念求无念,离生求无生,离相好求法身、离文字求解脱,是住断灭见,谤佛毁经,成破法之恶业,堕无间地狱。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母,诸三昧之王,此即诸佛共所印定,又名如来禅。大师破斥禅家偏见,与慈愍三藏之说,遥相呼应。

  
大师的净土思想亦极具深切的宗教情怀,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恳切,感人良深。如其云:“归去来,生老病死苦相催,昼夜勤须念彼佛,极乐消遥坐宝台。”“归去来,娑婆苦处哭哀哀,急须专念弥陀佛,长辞五浊见如来。”而证知,厌欣心于净业成就关联甚密,法照大师言传身教,并以诸多灵瑞感应动发人心,作如来的使者,传布五会念佛,广度众生。

  
由以上的事迹和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师一生对净土宗的弘传和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专修净业,度化数以万计的信徒,其德业功行,显示出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净土宗师,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