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七塔禅韵】“栖心兰若”七塔寺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郑勇
  很多年前,偶尔在七塔寺看到“栖心兰若”四字端端正正地刻在山门上,就一直记在了心里。那时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这四个字的组合让人回味无穷。我猜想,这大概只是别致的吉祥话,并不知道它和山门上另一题额“东津禅院”一样,都是七塔寺早先的名字。“兰若”是梵语音译,原意为“树林”“寂静处”,引申为比丘静修处所,后一般指佛寺。
  去年是七塔寺开山1150周年,说明建寺比宁波建城只晚了40年。它不仅浓缩着宁波的佛教文化,也留传着宁波建城以来的兴衰起伏。不久前出版的《七塔寺人物志》正是洞悉该寺历史的一本好书,全书60余万字,描摹了上千年来对于寺院的发展有重大关系的僧俗人物32名,详述身世,点评成就,剖析思想,使得一位位大德高僧的面貌清晰生动。如此浩繁的工程,倘没有至诚之心与殚精竭虑是万万办不到的。此书也开创了我国佛教寺院人物志的先河。
  公元858年,一位官员将自己在宁波城东的宅屋施舍出去,兴建了“东津禅院”,供一代高僧心镜禅师作为修行传法之地,是为开山始祖。史记心镜禅师“凡一动止,禅者必集,环堂拥榻,堵立云会”,其个人的深厚修行奠定了七塔寺的千年基业,并于兵难之际,用定力退去乱兵,寺院也因此改名为“栖心寺”。宋代时,日本国遣使致书四明郡庭切磋佛法,一时无人应对,惟有栖心寺维那忻然而出,娓娓道来,并指出了日书的多处谬误,使得日本使者心服口服,此维那因此被尊称为“天下维那”。明洪武年间,朝廷为防倭寇,将东海岛屿居民悉迁内地,普陀山宝陀寺千手观音圣像迁入明州,栖心寺成为普陀山宝陀寺的别院,名为“补陀寺”,香火鼎盛,最终在四明地区形成了“要朝普陀山,先朝补陀寺”的风气。至清代康熙年间,因寺前建有七座佛塔,世人皆称之为“七塔寺”。诗云“往年香客遍东家,万里来瞻小白华。七塔寺前先礼拜,鸟音已得听频伽”,其盛况于此可见一斑。可惜,太平天国时,寺院付之一炬。斯时,中国佛教也进入没落时期,法门寥落,人才凋敝。寺院中兴之祖慈运长老誓发大愿,坚韧卓绝二十年,在残垣断壁间将古寺复兴光大,并开创了七塔寺法派,远播至南洋、印度、日本、韩国等地,成为光前裕后的临济宗中兴祖庭,七塔寺成为了中外佛教交流的重镇。改革开放后百废待举,月西法师以老迈之身复兴七塔古刹,重现往日庄严气象,恢复了浙东第三大丛林的显著地位。千百年来,为七塔寺传灯续焰的何止以上几位,他们的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寺院的基石,总能在最为困厄之时,举佛法于不倒。“人能弘道,道藉人弘”,七塔寺所传承的勇猛精进的大道,实也是人们守护这座古城千年文脉的法宝。
七塔寺开创之初就禅风大盛,高僧与文人唱和,寻求澹明高洁的佛理,使得寺院虽处尘市,却有着山水深处的风姿。1925年秋,弘一大师挂单七塔寺,随众上殿过堂,下饭的只有一道咸菜,恰好为故友夏丏尊撞见,不免忧其清苦,弘一大师却是一派淡然。如弘一大师这样的大德将佛法通过诗文、书画、行迹等善巧方便地流传民间,才使得“人间佛教”得以发扬光大,这也是浙东高僧的历来做派。如被称誉为“七塔活佛”的当代高僧桂仑禅师,自出家后精进学佛,据传自19岁起至93岁圆寂,坚持“不倒单”修行,终年单衣赤足,长坐不卧,渐臻佳境,其修行功夫深受信众钦敬。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敬其修为,遂与桂仑相知相契,两次作诗盛赞桂仑,并挂念关怀其生活,曾寄上2000元作为供养金,成就了一段殊胜法缘。浙东佛教以它的智慧与悲悯渗透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宁波民众历来宽厚好施,与此大概不无关系。
  其实,我印象中的七塔寺有两处。一处是城内众所周知的。另外一个,就少有人知了,它在离城区约有三十里地的宝幢同岙,在一个称之为庾山岭的山林间,不过是废墟荒茔,可在我看来,那分明就是一座寺宇,正如佛家所谓“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只是这样的山门少有人迹,日夜穿行于其间的不过是清风明月。后来,我看到本地报载,这里原来被称为七塔寺的别院,建于1929年至1935年间。这次读《七塔寺人物志》,上面赫然记载着这段历史。原来那时的七塔寺住持、后任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的圆瑛大师,念及七塔寺僧人的终老,才发愿兴建的。那里曾有大大小小灵骨塔三十多座,而在它的地宫里,据说黄宗羲的后人存放过家传的书籍,抗日时期七塔寺的经书和贵重物品也曾移放于此。
  城区江东那一座七塔寺我是去过几次的,殿堂一派富丽堂皇,虽没有一些深山宏寺如天童寺那般开阔,但在城内终归不能像在山间野外那般随性施展。在都市的喧嚣中听到声声梵音,心里也会难得一亮,这一亮从何而来,却也不会去追究的,如同看着寺院门楣上刻着“栖心兰若”四字,不由满心欢喜。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