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报恩论坛】都市寺院与和谐社会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可祥法师

   和谐社会的涵义极为宽广和深厚,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当前,甚至有人提出“以和谐拯救危机”,以求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大乘佛教提倡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倡导以实际行动服务众生、回报社会,目的为建设人间净土,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愿望相通一致。
  中国佛教界历来就有慈悲济世、救苦救难的优良传统,“慈育万物,悲化有情”的理念根深蒂固,影响深广。七塔禅寺立寺千百年来,一直秉承这种传统,积极入世,实践菩萨上求下化之悲愿,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本文试以七塔禅寺为例,从佛门利益众生的事业入手,探讨佛教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长足进步,论述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正。
  一、和谐社会 利生为先
  菩萨所修“六波罗蜜”法门中,以“布施波罗蜜”居首位,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在《七塔寺志》里记载着,开山祖师心镜禅师住持天童寺时,过往善信及商旅途经小白岭时,常遭巨蟒袭击,人心惶恐。心镜禅师施无畏法,化度毒蟒,建塔以镇。从此商路畅通无阻,香客朝山再无祸患之忧。这果敢善行的典故,成为天童、七塔寺的骄傲,千百年来被人们称颂不断。
  心镜禅师主席东津禅院(七塔禅寺前身)时,逢浙东裘甫乱兵起事,一日二千多人手持兵械,闯入寺院,欲行抢掠。僧众及周边民众惊骇逃散,唯有心镜禅师临危泰然,瞑目宴坐,置生死于度外;其大无畏护寺护教之精神令乱兵慑服,惭惧告退,从而挽救了寺院财产及民众生命。为此,朝廷专门旌表禅师护教利生之功德,敕改东津禅院为栖心寺,宰相裴休为之特意捐帛书匾,以示尊崇。此事在《全唐文》和《宋高僧传》中都有记载。心镜禅师行菩萨无畏法,度化、造福众生的义举善行,为佛门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才名载史册,流传千古。
  因七塔禅寺毗邻宁波古城,地近三江渡口,地理位置比较便利,在古代时,尤其是饥荒年代,经常举行慈善赈灾等利益民众之活动,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所称道。如清代嘉庆三年(1798),宁波天旱岁歉,米价腾贵,百姓无食果腹,纷纷四出逃荒。七塔禅寺常住四众节衣缩食,在城郊设厂给米赈济,与城内的延庆寺、天宁寺、万寿寺相呼应,帮助甬城饥民度过灾年,发挥了显著作用。嘉庆十三年(1808)再遇灾情时,七塔常住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广施赈济,“饥民远者,亦先候蜂集”。七塔常住的一贯善举,充分体现了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是都市寺院贡献和谐社会的基本表征。
  清末七塔禅寺中兴之祖慈运大师居住鄞县接待寺期间,时遇太平军攻略宁波城(1861年),城里80多座佛教寺院遭到焚毁破坏,损失极其严重,唯独接待寺幸免于难,这主要缘于慈运大师的大无畏义举。当时,太平军闯入接待寺,呵斥独守寺院的慈运:“所有的僧人都跑掉了,你一个留在这里,难道就不怕死吗?”慈运回答:“出家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宁愿守护寺院而死,决不能舍佛求生!”太平军首领不由肃然起敬,不仅停止杀戮毁寺,还特别赠送黄旗一面,令悬挂门口,以示后来者不可入寺侵犯,使接待寺免于劫火。慈运大师护教护寺之壮举义行令人敬仰,加之其学养精深和德行高远,后被应邀主席天童寺。尔后又被甬城四众恭请住持七塔禅寺,全面修复千年古刹,寺宇焕彩,僧俗海会,宗风远播,被后人尊称为“四明活佛”、“布袋和尚再来”,备受崇敬。其护持寺院免于劫难的精神,是显现菩萨慈悲相和金刚力士降魔力,唯有达到超越生死境界的圣者,才会有如此的神勇和魄力。这与开山始祖心镜禅师以威德定力慑退乱兵的事迹如出一辙,前后辉映,光照千秋,既保护了佛教产业,又维护了人间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位祖师的行为告诉我们,凡是有利于众生的事,都是大乘佛教应该努力的方向。
  七塔禅寺复兴之师月西老和尚更是位爱国高僧,其爱国爱教的事迹在浙东佛教界人所共知。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大义凛然,以寺院道场作为抗日队伍驻地,亲身掩护抗日志士;不畏强暴,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采购粮食、药品,提供后方补给;抗美援朝时期,发动四众慷慨解囊,筹集资金捐赠飞机、大炮、棉衣等,支援前线,保家卫国,现佛子拳拳爱国之心。佛教提倡报国家恩,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才是社会和谐之前提,才有佛教发展之希望。这在月西老和尚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七塔禅寺得益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道场得到全面修复开放,寺院常住继续发扬慈善利生传统,秉承“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的理念积极回报社会,先后斥资在浙江、贵州、青海、重庆等省市捐建了7座希望小学,在贵州、浙江偏远山区捐建人畜饮水工程、学生食堂、民生设施等;经常举办“慈善一日捐”、养老助残、扶贫助学等慈善活动;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如印度洋海啸、四川汶川大地震、四明山区严重冰雪灾难等,常住四众均踊跃向灾区捐款救灾。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10月份,七塔禅寺近十年来为各种慈善事业支出近600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与赞叹,2003年被宁波市慈善总会评为“慈善楷模”,2009年又被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扶贫办和市教育局联合评为“大爱无疆”扶贫帮困爱心单位,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此外,七塔禅寺于近年来确立了以文化弘扬佛法的理念,积极落实人文关怀,创办了《报恩》杂志,运用“文字般若”启迪大众思想觉悟,至今刊行13期,在教内外读者中获得好评。与此同时,常住还充分挖掘千年古刹的文化内涵,编辑出版了《七塔禅寺五百罗汉图》、《七塔寺人物志》、《七塔禅寺珍藏书画集》、《七塔报恩禅寺》(画册)等书画集,校勘重印了《七塔寺志》、《谛闻尘影集》等历史文献资料。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启迪人的思想智慧,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七塔禅寺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成果及功效就是最好的证明。
  七塔禅寺古往今来的各项利生事业,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精神继承。人本的佛教,一定是化度多门,利乐有情。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利生为先;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扩展到自然环境等诸领域。
  二、和谐社会 佛法为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这是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富民强国伟大目标的指导方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佛教界有学之士,应该围绕“积极作用”这个命题,进行认真思考、总结和探讨。佛陀在2500多年前所说的法,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其义理超越时空和地域,与党的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相融无碍,殊途同归。佛陀所说的一切法,是众生转迷成悟,觉知宇宙人生真理的法宝,也是人类社会和谐之法宝。
  1、“五戒”为实现社会和谐之基石
  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全球伦理普世宣言》,成为宗教界人士的共识,其中所提出的4条人类应该遵守的规则,与佛教基本戒条“五戒”颇多相通之处:一是非暴力和敬重生命的文化——“尊重生命”,与“不杀生”相通;二是团结的文化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处事正直,办事公平”,与“不偷盗”相通;三是宽容的文化和诚信的生活——“言行都应诚实”,与“不妄语”相通;四是男女之间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彼此尊重,彼此相爱”,与“不邪淫”相通。
  佛陀为了帮助弟子实现人生的平安、健康和快乐,趣至解脱,制定了人生基本“五戒”,目的和4条“基本规则”一样,都是为了凸显人生的本质、人生的价值以及生命完善的途径和对解脱境界的探索,只是“五戒”的内涵更为完善和深广。如“五戒”规定,一不杀生:就是保护众生的基本生存权;二不偷盗:就是保护公共和私有财产;三不邪淫:就是保护正常家庭稳定;四不妄语:就是保持正常人际关际;五不饮酒:就是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其中前四戒为性戒,犯了就有罪,是社会动荡与不和谐的根源,世间法律也明确禁止;第五饮酒戒为遮戒,本质非罪恶,但可触发、引起犯罪,人若沉溺于酒,容易大脑糊涂、思想颠倒、冲动冒失,从而诱导祸端,带来悲剧,对社会及个人利少害多。如交通法规已将饮酒驾车列入违法行为,足证佛陀的先见之智慧。佛陀将“五戒”定为做人之根本,人人若遵守“五戒”,自然家庭和美,事业和顺,社会和谐。
  由此可见,“五戒”等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唯有持戒修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六度”为实现社会和谐之方法
  如果说“五戒”是防非止恶、克己守道的话,“六度”则是教导我们如何行利生之事,以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具体为⑴布施:是实践下化众生之利行,有救济财物、传递真理、拔除精神痛苦和生命危难之用;⑵持戒:是止恶修身,遵守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行为;⑶忍辱: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精神意志的锻练;⑷精进:是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善行;⑸禅定:是外离诸相破执著,内心不乱有安宁的安心;⑹般若:是善行利生之向导,慈航普度之眼目的境界。“六度”是无量众生慈悲济世、智慧修行、成就正等正觉的指南,其精神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之大同世界的指针与方向,对提高人类自身素质与开发人性光明极其重要,对建设和谐社会之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3、“六和”为实现社会和谐之依归
  佛教的“六和敬”法,要求众生做到“欢悦和同”的和谐关系。“六和敬”的精神贯穿整个佛教僧团,对维系僧伽的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境界要求“和”从“心”生起,断除贪、嗔、痴三毒,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佛教说:“万法唯心造”,“善恶在心念”,世间的纷争、社会的动荡等不和谐,皆由贪、嗔、痴三毒而起,唯有勤修身、口、意三业以予对治,才能剔除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最终达到心灵宁静、社会安宁祥和。“六和敬”法里的“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佛陀要求众生多做好事、多说好话、多存善心,从我做起,净化人、我之间的不和谐因素。“见和同解”,就是在佛法的理解上一定要有标准,必须相同一致,不可产生误导与纷争;从世间法的层面来讲,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重要的是要给予包容和尊重。“利和同均”,是在利益的分配上一定要统筹兼顾。“戒和同修”,是在修行上必须“以戒为师”,对佛弟子来讲,守护戒律和遵守国家法律一样重要。如果人人都能依归到“六和敬”的精神上来,并落实到个体生命心性里,乃至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定将前途光明。
  从“五戒”、“六度”、“六和敬”中所涉及的佛教思想可以看出,佛法对人性境界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圆满彻底的,创建和谐社会如果以佛法为先导,从人本关怀出发,最终完全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大同。
  三、和谐社会 落实为本
  七塔禅寺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为典型的都市寺院。在时代的大潮下,如何使这座名刹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多具体的积极作用,也是七塔禅寺常住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都市寺院的优点是地处闹市,交通便捷,人文荟萃,信众聚集,人才众多,依托都市丰厚资源,以寺院为平台,拓展利生事业,虔心服务大众,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繁荣发展都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佛教寺院自古承担着社会道德、文化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都市寺院因地理位置特殊,教化任务更为明显突出。一寺之中,主要建筑大多具备教育功能,如“藏经楼”即为现代图书馆,可供信众阅经学习;“法堂”为讲经说法、听课闻法的讲学之所;殿堂佛像可使人心生恭敬、静虑澄心、不忘所学。随着都市寺院各种现代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教育、教化的功能必将得到更多的开发,若应用得当,必将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本人结合七塔禅寺的实际,初步拟设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构想,以便落实:
  1、设立一个讲坛,邀请高僧大德、学者教授莅临寺院开办各种讲经、讲座活动,拓展僧俗两众的知识面,提高整体素养。
  2、开办一所夜间佛学院,供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的学员选修,让他们接受佛教艺文熏陶和梵呗、写作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各种有用人才。
  3、举办各种定期共修活动,传递佛教正信,普洒甘露法雨,唤醒生命觉悟。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人心难有片刻安宁。若在寺院参加禅修活动,以参禅打坐、静滤杂念为主,可以达到排除烦恼、去除外相执著、内观不乱心性定的境界,使心灵趋于安详自在。
  4、充分利用都市人才聚集的优势,大力兴办佛教文化事业,如创办佛教普及读物和出版学术专著等,体现人文关怀,提高寺院的文化品位,繁荣佛教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发扬菩萨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精神,建立慈善基金,福泽众生,回报社会。充分发挥都市寺院人口密集优势,弘扬中国传统乐善好施的美德,鼓励大众日行一善,种无上福田,滋养悲心。
  6、培养造就一批具足正信、学修精严的高素质信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鼓励他们进行社会实践,传递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平的理想信念,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世间更加美满。
  结 语
  都市寺院大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历史变迁中能够幸运的留存下来,定有其甚深因缘和现实价值。它是人类文化遗产,更是佛教修行及传播真理的道场。都市寺院一般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沧桑变化的见证、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是佛教精神及各种优秀文化展现的平台。而和谐社会的理念及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不仅能够深入人心,成就人类美好未来憧憬,还在化导有情、净化人心、促进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都市寺院与和谐理念的结合,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显著贡献。
  饶益有情,庄严国土,这是包括七塔禅寺历代祖师在内的先贤们为我们树立的优良传统,激励我们不断精进向道,自度度他,与大众共证圆满菩提。我们要继承先贤利生善举与服务社会之精神,随顺时代因缘,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立足于当下,着眼实处,从我做起,使都市寺院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