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信仰佛教的慈祥母亲,深受影响的革命儿子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哈斯朝鲁
  毛泽东的母亲文其荚(1867—1919年),又名七妹,湖南湘乡人。13岁经人介绍来到毛家当童养媳,18岁与毛顺生拜堂成亲,当年生了一子,不幸夭折;三年后再生一子,又没成人。于是文七妹信了佛,认为只有佛祖给她希望,保佑她。她又怀上了第三胎。人生有戒,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因此,她经常到佛祖那里烧香念佛,田地里的重活也干少了,为的是保证孩儿的顺生顺产。由于毛泽东的父母婚后八年期间夭折过两个孩子,其盼子之心是可想而知的。生下毛泽东之后,母亲除了高兴之外,还为了使儿子能够长大成人,千方百计地要使他“长命百岁” 。“文七妹先后采取了四项措施:其一,是让毛泽东拜七舅妈为‘ 干娘 ’。其二,是替他向南岳观音菩萨‘ 许愿 ’,答应毛泽东长大成人之后去‘ 还愿 ’。其三,是让毛泽东拜‘ 石观音 ’为‘ 干娘 ’。其四,是自己吃‘ 观音斋 ’。”
  毛泽东的七舅妈子女颇多,而且个头长得健壮结实。毛泽东的母亲让毛泽东拜七舅妈为干娘,是希望托七舅妈的福,庇荫他健康成长。湖南自古以来有一座佛教名山——南岳衡山,据说山上有72座寺庙,其中许多寺庙中都供奉有观音菩萨像。毛泽东的母亲就向南岳的观音菩萨许了愿,希望菩萨保佑自己的儿子平安健康地成长。另外,在毛泽东母亲的娘家“村后龙潭山脚下,有一块拔地而起的天然巨石,村人称石观音。石高两丈八,宽一丈余。石后,有一股终年不涸、长流不断的泉水从山洞中潺潺流出,名曰龙潭。……人们将这块巨石称为‘ 神石 ’,远近的善男信女纷纷前往敬香朝拜,这里香烟缭绕。”毛泽东的外婆、母亲自然看中了这块“神石” ,认为要说长寿,恐怕算数这“石观音”了,并让毛泽东拜其为“干娘” 。“文七妹领着年幼的毛泽东拜石观音做‘ 干娘 ’时,还向石观音表示,从此这个小孩就寄名石头,因他排行第三,所以就叫他‘ 石三 ’。于是,‘ 石三伢子 ’的乳名,就在亲友中喊开了。” 毛泽东2 — 8岁时,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外祖母也虔诚信佛。每逢观音菩萨的诞生日、成道日和出家日,母亲或舅舅、舅母领着,去向石观音礼拜。观音菩萨的诞生日是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日,出家日是九月十九日。毛泽东的母亲吃 “观音斋” ,就是说在这三天忌吃肉食,只吃素食。
  深受毛泽东爱戴的母亲,给他毕生的情感和性格带来深厚影响。“文氏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敬仰佛祖,经常烧香拜佛。这在毛泽东的身上也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童年的毛泽东也开始信佛,并且每当在母亲生病的时候,就跑到庙里去敬拜烧香,求神灵保佑母亲尽快好转,保佑全家人平安。15岁时,他曾为母亲治病而去南岳山烧‘ 朝拜香 ’,即手拿小凳,走十来步就跪下去一次,嘴里还要唱‘ 南岳圣帝,阿弥陀佛 …… ’这样要走百来里路。” 据有关资料记载,1909年,毛泽东在16岁的时候曾去南岳“朝山进香”关于这次“进香” 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母亲生病时许了愿,病治好之后去“还愿” 。后来1957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也是这样说的。有的学者估计:“我们根据毛泽东童年与佛教的关系,在毛泽东幼年时代,母亲曾向南岳的观音菩萨‘ 许愿 ’,祈求保佑儿子健康成长。因此,不能排斥这次‘ 进香 ’可能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替母亲‘ 还愿 ’也替自己‘ 还愿 ’。” 这样,“在她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少年毛泽东也虔诚信佛。母亲生病的时候,他也四处求神拜佛;逢年过节,向观音菩萨顶礼膜拜更是他必不可少的‘ 功课 ’。” 毛泽东于1959年回到韶山冲,来到他家堂屋的神龛前时,对身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小时侯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母亲虔诚的信佛情形不知不觉中在毛泽东身上潜移默化着,日后形成了他善良、悲悯的心地。
  毛泽东兄弟三人虽已活命下来,但像没有成熟的果子,处在青黄之间。因此,毛泽东的母亲放心不下,总是“病时揽手” ,希望儿辈“各务为良” ,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对平素有恩于我们的或为我们帮过忙出过力的亲戚朋友,无论大小远近亲疏,都希望儿子为母亲等待报答他们。毛泽东的母亲之伟大,不仅是对儿女的无私付出,更重要的是母亲的处世观点和无我精神,深深地影响和震撼着毛泽东,为他做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向来访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往事时,曾对自己早年信仰佛教的情形作了生动的描绘:“我父亲毛顺生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亲信佛却很虔诚。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输宗教信仰,我们都因为父亲不信佛而感到伤心。” 毛泽东曾回忆说:“我九岁的时候,曾经同母亲认真地讨论过我父亲不信佛的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好几次想把他转变过来,可是没有成功。他只是骂我们,在他进攻之下,我们只好退让,另想办法。但他总是不愿意和神佛打交道。” 可见,毛泽东少年时期对佛教的信仰十分真诚。
  毛泽东的母亲为人心地温厚,勤劳节俭,宽容恭让,深得毛泽东弟兄及乡亲们的尊敬和信赖。“她有博爱的胸怀,远近亲疏,一视同仁。她平易慈祥,感动了众人。她普施爱心,完全是出于真诚。她不说假话,更不存欺人之心。她正直谨慎,一点也不作假。她细心,经她手做之事,皆有条理。她头脑精密,‘ 理 ’(智)‘ 情 ’(感)分得很清。她计划周密,事无遗漏,观察事物也绝无不见之处。她爱洁净的习惯,传遍了亲戚乡里。她一尘不染,身心表里如一。仁、义、礼、智、信的‘ 五德 ’规范,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些美德完全合乎母亲的人格,好像是上天赋予她的一样。” 毛泽东就这样从博爱、真诚、整饬、洁净、五德等方面得到了母亲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的影响。“深深滋润毛泽东心田的,则是母亲的博爱和无私。她为人慷慨厚道,认为人一生只有多做善事,积德行善,真诚互助才能获得好报。每遇荒年,邻近四乡逃难的人便增多了,不管是谁,只要是走到毛泽东家的门口,文氏总是背着丈夫,把平时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省下来的粮食接济这些受苦的乡亲们。她不仅自己这样去做,而且也鼓励自己的儿女这样去做。” 毛泽东像他母亲那样去做了,“他小时侯,天天带饭给一个没有中午饭的穷同学吃;在长征路上,他竟然将身上最后一块银元给了一个要饭的老太太。种种事情,都是舍己为人、克己从人,心里没有几分佛心是做不到的。”毛泽东母亲的一生全是奉献,从不享受,节俭持家,乐于助人,待人处事常常忘己,自己再苦,也不去麻烦别人。后来1936年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谈起母亲时曾说过:“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
  毛泽东的母亲作为一个佛教信徒所具有的慈悲情怀,在毛泽东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母亲信佛,慈悲为怀,常对三兄弟讲:‘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救命粮,我们少吃一口不就有了。’” 正因毛泽东的母亲虔诚信佛,凡事都为别人考虑。这位操劳一生、俭省一生的仁慈、怜悯、善良、贤良的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一影响到年少的毛泽东。“少年毛泽东从家庭生活环境中汲取的最重要的精神养分正是这样一种普济众生的道德襟怀。作为他的道德启蒙老师,母亲慈悲为怀的高风亮节给毛泽东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当毛泽东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信仰,不再虔诚信佛时,佛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价值情怀,同母亲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却早已深深地积淀在他的心灵深处,并构成他毕生为谋求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1919年8月份,毛泽东的母亲体弱多病,他曾领母亲从乡下来到城市,在长沙医院看病治疗,并扶母亲去照相馆同兄弟三人一起合影留念。10月份,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特急信,立即安排好工作后,与三弟毛泽覃一起连夜从长沙赶回韶山冲。其母于10月5日(农历八月十二日)因患瘰疬(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也叫老鼠疮),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而病逝,已入棺两天。他们兄弟二人没有见到母亲慈祥可亲的面容,而见到的只是她老人家长眠于其中的那副灵枢。“二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那几天,面对暗淡的油灯,他一直守在灵前” 。毛泽东遭受母亲病逝的巨大心灵创痛,慈母的往事历历在目。悲痛之余,于10月8日毛泽东写下了四言体长诗《祭母文》 ,高度赞扬了母亲心地善良、心情温和、勤劳俭朴、慷慨厚道的高尚品德。此文催人泪下,宣泄其肝肠寸断的真情至性,重在叙事和抒情,回忆母亲难以忘怀的恩德,想念母亲无法计量的恩情,追念母亲不可思议的功德,歌颂母亲的盛德和养育之恩,表达对母亲逝世的无限悲痛和哀思之情,从而他的心灵阵痛得到莫大的精神抚慰。
  他对母亲的慈悲情怀充满了深情的眷恋,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慈母已经离开了人世,她慈祥的面容经常浮现在毛泽东的脑际。母亲克己忍让、遇事不怒、从善如流、宽厚待人的胸怀和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从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是留给毛泽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虽然是那样的平凡,但她高尚的情操却滋润着毛泽东的心田,毛泽东对母亲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无尽的思念。此外,还挥泪作了深含寓意的两副灵联。在毛泽东饱蘸深情的笔端下,一个慈爱真诚、善良虔诚的佛教信徒形象跃然纸上。
毛泽东母亲的美德放出的光辉照耀着儿辈,给青年毛泽东指明了怎样做人的方向。“虽然她是一个文盲,不能谈论佛理,但佛教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早已深深地积淀在她的生活世界之中,成了她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她慈悲为怀,广济博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至今在韶山冲还被传为美谈。” 毛泽东母亲的诚恳热情、母亲的美德,至于母亲的遗恨,一想到仿佛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种思念之心将永远不灭。养育大恩,如同春阳和晨雾,何时才能报答完呢?儿辈一定像精卫鸟衔石填海一样,矢志不移,坚持不懈。
  后来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百忙中回到阔别32年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韶山冲,站在父母的合葬墓前,深深地鞠了躬,献上几束青翠的松枝,以示深情的悼念。他终于实践了“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的承诺。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