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清莲飘香】一尘不染悟人生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师彬
  宋代著名诗人张耒在《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诗中云:“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他用“一尘不染”来刻画傲立雪中的梅花不染尘埃,保持洁净的风姿。这是成语“一尘不染”的出处。它的现代用语和社会含义,是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也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其实要追溯“一尘不染”的起源,就必须提到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
  佛教最初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扎根其中,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和儒、道思想一起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语言方面的影响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一尘不染”的演变过程中窥见一斑。
  佛教的流传必然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逐渐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新的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和谚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是六根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而这六种境界在佛教看来像尘土一样能染污人的情感意识,也被看作是六种迷惑,即物欲。如果佛教徒在修行时能摒除一切杂念,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佛语就叫“一尘不染”。唐代高僧释道世《法苑珠林》中云:“若菩萨在乾土山中径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主,乃至一生不著佛身。”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因为菩萨的心性洁净,所以连外在的尘土也不能染污他的身体。这里,我们可以从“一尘不染”中明显地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着佛教的修心思想。即保持心性纯净,不染尘垢。正如禅宗神秀大师所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处于红尘俗世的我们,内心其实也同身体一样,时常也会染尘,为了种种物欲而迷失自我。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打扫心境,时时自省,这样我们心中才会充满阳光、纯净、愉悦和平和。这种心态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尤为显得重要。
  “一尘不染”的佛教思想同样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当今世界,中西方文化彼此碰撞、影响和交融。造成当代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表现出一种浮躁、恐惧、脆弱和失落的心理。尤其在前段时间,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连续发生了两起事件。一是在读大学生因感情受挫杀害该校教授;另一个是女生宿舍发生了火灾,4个女生情急之下选择跳楼逃生,却坠楼身亡。这两起事件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来面对困难?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索。而“一尘不染”的佛教思想就告诉我们保持心性的洁净,就可消除人心理的失衡,化解心理矛盾,从内心发出清静、轻松和安许。毕竟身是外相,心是中枢,只有身与心相应,内外和谐,才可完整合一,成为健康的人。大度、包容、理解、平和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因为人内心的和谐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满足对生命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家庭服务,才能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