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学者谈佛】略论佛教的生死观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万全勇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死亡又意味着什么?人,生所从来,死所趣向?如何面对死亡?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现代社会的人,往往因为忙碌一些“重大事情”而无暇思索,或者因为有所忌讳而故意避开。《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云:“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冤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尊卑,贫富,少长,男女”这八个字能概括尽世间所有人。这段佛经的大致意思是说:世间人,忙忙碌碌,处心积虑,在人世间这一苦海,争一些根本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没有田地希望能得到田地,没有房子的希望能得到房子,没有汽车的希望能得到汽车,等等。当这一切都拥有时,又发现自己的
  房子没有别人的豪华,自己的汽车没有别人的高档。有一天自己真的住上了豪华的别墅,拥有高档的汽车时,又忧愁眼前的一切最终都将失去,不能常保,再加上担忧水灾、火灾、意外交通事故、盗贼以及冤家债主的侵扰,于是惶惶不可终日。一旦死亡来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无论贫富贵贱,都将痛苦不堪。佛教认为,“生死事大”,“了生死,出轮回”才是我们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那么,佛教是怎样看待生死问题?佛教生死观的内涵是什么?
  一、关于死亡的事实
  佛教认为“诸行无常”,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着,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人终有一死,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无论是王公将相,还是平民乞丐,死亡是确定的。
  另一方面,死期却不确定,谁也无法知道死亡将什么时候降临,即使是身体非常健康非常强壮的年轻人,并不一定离死亡很远。“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夜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指!闲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昨夜街头犹走马,今朝棺里已眠尸。……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实可哀。”这是中国明末佛教四大名僧之一袾宏在出家前撰写的告别夫人的歌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以两条铁的事实警醒世人:死亡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
  二、生的意义
  有人认为,佛教常常以死来吓唬人,其目的在于吸收更多的信徒。其实,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非常重视生,中国当代非常著名的净空法师曾经说过:“佛法的目的,在于教导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换句话说,佛教谈“死”并非目的,目的在于说“生”即“怎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正是生的意义所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位高权重、富甲天下的生活。所谓“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教解释为:有智慧、觉悟的生活。因为佛教认为,即使位高权重、富甲天下,但如果没有智慧,他(她)就会天天造作罪业,何来幸福可言?所以佛教认为,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从而过着一种有智慧、觉悟的生活,最终了生死,出轮回,这才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正是生的意义所在。
  佛教不仅把人道放在六道轮回中地位较高的层次,仅次于天道,而且认为人道是最能觉悟、修行成佛的一道,因为天道的天人往往贪著享乐,无法觉悟。佛教还说,人身极其难得。佛经中有两个比喻:一个比喻说,人死之后,能够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的数量好比指甲盖所能携带的土,而不能获得人身的数量则如同大地土那么多。另一个比喻说,一只盲龟漫游在茫茫的大海深处,海水面上随波漂荡着一支木环,这只盲龟每一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上一次。一个人死后,能够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的机会,就如同这只盲龟浮上水面,又刚好能把头穿过木环。净空法师也说,一个人生前,把佛家“五戒十善”的标准能够真正做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才有把握死后能够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低于这个标准,就不一定能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五戒十善”被佛教称之为根本戒。“五戒”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说话粗鲁)、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可见,重新获得人身是何等的艰难与渺茫!人身又是何等的宝贵与来之不易!人一旦死亡,能够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非常渺茫,绝大数人都堕于“三恶道”。因此佛教说“生死事大”,人活着的时候,应当非常害怕死亡。正因为非常害怕死亡,所以应非常重视“生”。只有“生”的有意义,才能在死亡来临之时,不会害怕死亡,才能走的安详,走的殊胜。
  三、对死亡的诠释
  有人认为,人死如灯灭,万事皆休。佛教认为,这是对死亡极其错误的理解。佛教说,人是由肉体和识两部分组成的。人的死亡,只是躯体的死亡,四大(地、水、火、风)的消散,人的识并不会随躯体的死亡而死亡,而是伴随生前所造的业力,投生六道之中,辗转往复,如同车轮,生生死死,轮回不止,死亡并非终点。可见,佛教是利用其“六道轮回”学说对死亡进行诠释的。所谓“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阿修罗”被称为“三善道”, “畜生、饿鬼、地狱”被称为“三恶道”。
  佛教说,生前能够断恶修善积德,死后投生“三善道”,生前造作种种恶业,死后则堕于“三恶道”。每一道又有其主要原因,修“五戒十善”是投生人、天两道之主要原因,“愚痴”是堕畜生道之主要原因,“贪欲”是堕饿鬼道之主要原因,“瞋恚”是堕地狱道之主要原因。佛教还说,临终时与中阴时是决定能否往生佛国净土或投生“三善道”的关键时刻,因此佛教对这两个时刻非常重视。著名佛教大师莲花生所著的《中阴得度》,现译为《西藏度亡经》一书就是莲花生大师专门针对临终时与中阴时这两个关键时刻而写的一本书,其目的在于教导人们在临终与中阴这两个关键时刻应当怎样做才能往生佛国净土或投生“三善道”,而不至于堕于“三恶道”。佛教认为,六道皆苦,生生死死,无有穷尽。因此,只有往生佛国净土,出离六道,了脱生死,证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佛法的根本目的。
  四、如何面对死亡
  索甲仁波切在其《西藏生死之书》中说:“我发现今日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其他人则以天真、懵懂的心情看待死亡,认为有某种不知名的理由会让死亡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因此死亡就无可担忧了。想到这里,让我忆起一位西藏上师所说的话:‘人们常常犯了轻视死亡的错误,他们总是这么想:嗯,每个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个理论很美,但在临终的一刻就不太妙了。’在这两种死亡态度中,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惟恐不及的事,另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解决的事。两者对于死亡真意的了解都何其错误啊!”在这里,索甲仁波切指出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待死亡的两种极其错误的态度:即“把死亡当做避之惟恐不及的事”和“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解决的事”。那么,在佛教看来,怎样正确的面对死亡?
  佛教认为,“生死事大”,人在活着的时候应当非常重视死亡,时刻害怕死亡,原因主要有两点:1、死亡是确定的,任何人都难逃一死,而且死期又是不确定的,死亡随时就有降临的可能,即使是身体非常健康非常强壮的年轻人,并不一定离死亡很远。2、人一旦死亡,必将进入六道轮回,来世能投生“三善道”,特别是能投生人道、重新获得人身的可能性非常非常渺茫。绝大数人在死亡之后,因为自己生前的业力所使,只能堕于“三恶道”。堕于畜生道,任人役使宰割;堕于饿鬼道,百年难食一回;堕于地狱道,更是惨不忍睹,一天之中,就有上千次死去活来,而且这种悲惨的境况佛经说时间极其漫长,似乎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佛教说,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不能忌讳谈及死亡,更不能轻视死亡,应当害怕死亡,重视死亡。人身极其难得,生命又如此短暂,即使长寿百岁也不过三万六千日而已。因此我们应当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努力使人生过得有意义。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会过得幸福美满。命终之后,才能往生佛国净土,从而了生死,出轮回。即使不能往生佛国净土,脱离生死轮回,最起码能投生“三善道”, 而不至于堕于“三恶道”。
  另一方面,佛教又说,人在临终之时,千万不能害怕死亡,原因也主要有两点:1、在临终的时刻,是一生之中最关键的时刻,是决定能否往生佛国净土或投生“三善道”的关键时刻。此时,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佛法,忏悔业障,不害怕死亡。只有这样,才能往生佛国净土或投生“三善道”。相反,如果在临终之关键时刻,生起惧怕死亡之心,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佛法,不忏悔业障,必定堕于“三恶道”。2、死亡并非终点,死亡并非毁灭。人死之后,其神识必将进入六道轮回,获得重生。六道轮回不止,生生死死无穷尽。没有死,又何来有生?人死亡之后,说不定来世比今世更好。因此,死亡又有什么好惧怕的呢?
  所以,佛教说人在活着的时候应当非常重视死亡,时刻害怕死亡,其目的在于警醒世人要使“生”有意义;在临终之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惧怕死亡,其目的在于教导人们在命终之后,能够往生佛国净土或投生“三善道”, 而不至于堕于“三恶道”。这就是佛教对于死亡的态度。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