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学者谈佛】佛教能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哈斯朝鲁
  人类社会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自从人类由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人类就同自然界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而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原来的生态系统,进而创造出新的人造生态系统,二是自然界对人的活动做出的反应。正如有的学者说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所有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是永恒生态规律的对象。所有生命都依赖于自然系统的不间断地运转,这保证了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为维护世界社会的生存,安全,公正和尊严,所有的人都必须担负起生态责任。人类的文化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极度尊重上,具有与自然一致的观念,并认识到人类的事务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中进行。”
  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过特殊的贡献,曾经让人们关心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佛教尊重生命的慈悲观,为人类爱护动物做出了典范;佛教的生态智慧,为人类保护环境做出了榜样。在佛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在生态系统模式中,人类处于某种特殊的位置。人类一旦进入一个生态系统,往往就成为这一系统的主宰物种,拥有操纵其它物种的巨大能力。凭借人类能够统治其它物种和有意识地重建自己的生态系统,人类在自然程序中便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人类并不是脱离自然,而是在自然之中,人类是自然界数万形式中的一种。地球上人类的诞生与进化的45亿年,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人类一直与地球和谐共存。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的进程超越了在此以前的几个世纪,21世纪的人类社会更加瞬息万变。然而,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所能承载的极限。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类生存的危机。自然界物质生产经过30多亿年的发展,如果不是人类的过分干扰,它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工业化的进程不过200多年,社会物资生产便达到不可持续发展的地步。这里主要区别在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是无废料的生产,而社会物质生产则是以排放大量废料为特征的。自然界的生产,具有物资永恒的循环、转化和再生的机制。人类社会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只图眼前效益,从而陷入了困境之中。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单纯从功利目的出发,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无限制地向自然界进行掠夺和索取。正像吴立民先生指出的:“向大自然疯狂榨取,引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能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人们维持生命最为重要的空气、水和食物被严重污染,臭氧层空洞、大气层化学污染、‘ 温室效应 ’等正在酿造着可怕的劫难。”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它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索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在未来的岁月中,世界的面貌将最终取决于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状态,是继续以对立的姿态去 “征服” 、“主宰”大自然呢,还是真诚地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成员而与之协调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与自然界之间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方式,这就意味着以人和自然相对立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体制、形态乃至人们的观念、意识、情趣和生活方式,也要随之相应地更新和发展。王丽心先生说的好:“破坏环境的行为不仅仅是伐倒几棵树、毁掉几片草,或者污染几条河的问题。人类应该从更广泛的范围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说得多么语重心长,真让人不得不好好地深思。
  大自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平衡。动物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链的某些方面,起着架通人和植物的作用;它还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起着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它自身物种的多样性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由于人类的胡作非为,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森林滥砍滥伐,对草原滥垦滥牧,对动物滥捕滥猎,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据近2000年的记录统计,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而其中的三分之一是近50年以来绝迹的。”这不仅仅是使这些动物个体的减少或灭绝,更重要的是物种和物种之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了。物种的灭绝、遗传多样性的破坏,对人类来说,完全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破坏一个物种,就意味着破坏若干物种,也就是破坏一个生物群落,也等于破坏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我们要加深对动物的认识,保护动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又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古人指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也是自我保护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体现了人类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的一种朴素而自觉的理性,代表了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源起。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其核心是人类如何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活动,创造出一种最佳的环境,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依赖自然界,而且在精神生活方面也要依赖自然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不能局限于实用的目的,人类应该以自身全部的丰富性去感知和对待自然界,应该以全面的方式,既与人的需要的全面性相适应,又与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相适应的方式,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它对人类的活动加以调节,不断推动社会和自然界趋向和谐统一。佛教认为,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是普度众生的甘露法雨。“佛法之所以能帮助环境保护,是因为佛法中有不落断、常二见的‘ 环保正见 ’。有了正见,人类才能以合理而没有偏执的态度去面对人类的未来,才会做该做、合理的事。以这一点来看佛教思想,的确是有其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佛教尊重生命的慈悲观和生态智慧,发挥了特有的功能,为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做出了典范和榜样,曾经让人们关心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例如,11世纪初佛学家、高僧、大成就者、译师、大威德(即大怖畏)系列密法藏地五大传承系统中热系的首传宗师热罗多吉扎,在他182年的求法、修证、传法、利众的伟大而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慈悲为怀,弘法利生,高瞻远瞩,以他富有的生态智慧和环保意识,所到之处慈悲行善,尊重生命,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护生放生。在藏族居住区这样的事例很普遍,因为“千百年来藏族先民们……逐步建立了具有高原古老文化特色的自然环境保护区,对环境保护区内的动物、森林、水源直至一草一木、一地一水倍加爱护,不准砍伐树木、不准毁林开荒,禁猎一切动物,禁捕水中生物,禁止大声喧哗,通过煨桑,消除污染,改善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这些环保法规是以宗教形式规定的,广泛宣传,并逐步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动。” 所以,青藏高原和所有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比其它地区好,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佛教依据“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即一切众生均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的原则,制定了“不杀生” 的戒律,要求佛教信徒实践“普渡众生”和“拯救众生”的理想,从而阐发了尊重生命的理论。“佛法云:‘自然界本身是维系独立生存的生命的存在。’佛学‘ 依正不二 ’原理,‘依正’是指‘ 依报 ’(环境)和‘ 正报 ’(生命主体),两者‘ 不二 ’是说生命及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佛教“十界论”的生命观,把生命分为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种状态。由于修行的程度不同,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和境界。然而所有生命都潜藏着成佛的含义,都有可能达到佛的最高境界。因此,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所有生命都有生存的愿望,都要达到佛的境界。为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我们所说的生命,也就是普遍的生命,包括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自然存在。尊重、善待和保护生命,既要尊重、善待和保护人的生命,也要尊重、善待和保护动物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有人写文章说:“我们是动物界中最具理性的人类,我们却没有去考虑丢掉‘自私’这两个字。我们是否可以将心放平,将眼放宽,去体恤生活在同一世界的动物们无声的母爱,去尽力帮助动物母亲们养儿育女,去让世间有生命的动物们都能享受母爱到永远,让母爱更广义,那么,佛陀‘众生平等’的教诲便在我们的修行中得到了体现,社会的和谐便指日可待了。” 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人应当像仁慈地对待他人那样,仁慈地对待自然万物。就自然万物而言,既包括动物、植物之类有生命物,也包括大地、山川等非生命物。
  随着人们对生命和自然关系的体悟,对生存危机的深切忧患,对现代生活观念的自我反思,在生态科学指导下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越是文明,越要了解自己。“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人生于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六道众生之首,是宇宙自然的结晶,人与天地相应相生。也就是说,人处于天地自然万物之中,应当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要尊重天地养育万物,顺从自然物之自然。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给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全社会普遍的生态意识。在提高现代人的生态意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方面,佛教可以发挥特有的功能,能够净化环境、净化人心。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爱护和善待生命,爱护动物和植物,留住蓝天白云,留住青山绿水。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