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缘 起 的 人 生(上)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心澄法师(江苏)
  缘起是佛教的中心理论,佛说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无不是因缘生起,也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立、因缘分散而消灭。如人类的智愚美丑、贫富苦乐之类别,皆由于各人自己过去先天的思想行为所造成的业识之力为主因,现世父母结合的后天关系为助缘,形成了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的生存,要靠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由这多方面的助缘,才能完成我们这一生的成就,故佛说人生是因缘而起,世界上的事事物物,也都是与缘相关的存在。一个人的生存,小时候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质,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人才能够生存。每个人也必须尽我们自已的知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子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联的缘起网。

  
万有都与因缘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就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忘记了我们所依存的社会群众,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中,为群众服务谋福慧。
舍利弗原是婆罗门教的著名宗教师,有一天,遇到马胜比丘在王舍城乞食,见他威仪庄严,不禁生起恭敬心,走到面前问他:“你的师父是谁,说的是什么道理?”马胜比丘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说的法很多,我记忆不好,不能全部告诉你,只把记得的一偈告诉你,就是‘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一听就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于缘起,便和他的好友目健连带了二百个弟子来归依佛陀。

  
佛教把我们人生的经过用“十二缘起”来说明,一切众生界,乃到自然界,都是缘起相互依存的。《阿含经》说“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依靠存在,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故众生的形成则以十二缘起相依的状态来表达。
十二缘起也称十二因缘,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十二个程序,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一) 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没有聪明智慧)的意思,是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二) 行,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世所做的惑和业。

  
(三) 识,初入胎的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使阿赖耶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的生命体。

  
(四) 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为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是胎相初成,未具六根位。

  
(五) 六入,为六根完具位,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对外界的感觉,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六) 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的开始,如自初生至一岁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二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境,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孰苦孰乐,也没有憎爱的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七) 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6——12岁)乃至青年时期(13——35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爱憎的感受,特别明显,这就叫受的阶段。

  
(八) 爱,以染着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如青年时期,贪恋财物和男女****,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有的越出规则,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是青年男女,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九) 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的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据为已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出恶业,以业受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这都是因爱、取而来。

  
(十) 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

  
(十一) 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十二) 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与之俱来,而生和老死,是未来的二种因果。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有缘生、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的因果,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现在世的识、名识、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的爱、取、有的三支因,缘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释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觉悟这十二缘起的人生观道理,并推究十二因缘的缘起,以无明为生死流转的根本,如修道断无明,除爱取就可解脱生死,故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来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来世的生老死亦灭。

  
我们的生命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我们的业力而相续不断。

  
人的一期生命,不过数十寒暑,当一期生命结束后,又往何处去转生呢?有人以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其实灯虽熄了,但电源还在,只要换上一个灯泡,电源一开,灯仍会亮,所以我们认为人的生命结束后,或升天,或做人、或在五趣六道中流转,这个形体消灭了,又有另一个形体复活。佛教大德常以“换衣服”来比喻人的死亡,一件衣服破旧了,要换一件新的,这个躯壳老朽了,当然要换一个新的身体。以“搬家”来比喻生命的转递,这个房舍破旧了,要搬到新房子去住,问题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如果你有钱,可以换一件更美丽的衣裳,或是你可以搬到更豪华的高楼大厦去住,这“资本”就好比是人的“功德”,如果你没有资本,没有积那么多的功德,就好比你把原来的衣服当了,把原来的房子卖了,那么你只好换一件更破烂的衣服穿,更简陋的房子住。

  
人死之后,这一期生命结束,除在六道中轮转,有人直接往生净土,或弥陀净土、或弥勒净土,也有人知道往生后将投生何处,在佛教里修证圣果的人还可以预知未来。人要转生,最快的只在一念之间,如弥陀经形容一个念佛人,往生时就是于一念顷即往生彼国。次之要一个星期,再慢要十五天,最慢的要七七四十九天。

  
转生上天,转生人间,或是转生地狱、饿鬼、畜生,各种情况不一,例如,应该堕入八热地狱的亡者,最初必感觉奇寒无比,感受到冰冻霜雪之苦,渴望到温暖的地方,于是就会堕入八热地狱,反之,如果他是该堕入八寒地狱,最初必感觉浑身如火烤,渴望清凉,于是即堕入八寒地狱。

  
假如他将转生人间,业感应生男子,当父母在相爱之时,他将对母亲产生喜爱,而对父亲生出嫉妒之心,那么出生时就成为男婴,反之,假如他将转生为女子,在父母相爱时,他将对父亲产生喜爱,想取母亲地位而代之,那么出生时就会成为女婴。讲到这里,想到在迷妄中生命转递的经过,极其可悲可羞。联想我们今天的一些家庭,为何婆媳关系相处难,父婿关系的紧张,这与人之本性极有关系,可以说这也是有情极自悲的事儿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 ÿInputer LinkUrl ÿEditor Keyword ÿHits CommentCount  UpdateTime ]CreateTime ]OnTopEliteStatus Content￿￿翿IncludePic  DefaultPicUrl ÿUploadFiles ￿￿翿InfoPoint  PaginationType DeletedSkinID TemplateID  Stars TitleFontColor TitleFontType。所以,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脱死,因为生死实在是痛苦之事。人在五趣、六道中轮回转递,并不见得一定是再做人,转生必借其因缘而定:

  
对五欲过分追求,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者,死堕饿鬼,受饥饿报;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愤怒,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无涵养心,而生嗔恨,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对是非不辩、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死堕畜生,受人宰割;对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常生好斗心理的,死后转为阿修罗;转生为人的因缘是坚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转生天的条件是奉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的十善;勤修苦集灭道四谛法而解脱者则为声闻得阿罗汉果;自悟因缘生法而得道者为缘觉得独觉果;修学四摄六度的得菩萨果;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则成就佛果,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十法界形成的因缘。

  
我们如果明白了生死转递不过为换房子般的道理,自然在立身处事上能有所遵循的法则,因为当我们的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或因油尽灯灭也好,或因意外事故也好,或因身体机能发生故障以至于生命不能持续下去也好,都无关大碍,因为不管身体如何变迁,其生命之火是永远不熄的,其生命之流也是永远不断的。

  
人的生与死关系,就如同冰与水般相互转递,水可以凝结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人死了之后可以再生,生了之后还是会死,在生死轮回中,我们的生命永远不死。

  
所以人生在世,既然知道生命是永恒的,那就应该福慧双修,立功立德,因为我们可以以今生累积的福慧功德,让自己在来生中换得一个更美好的报身,生命转递的主要依据,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力与功德。

  
生命的维系——阿赖耶识缘起

  
阿赖耶识是生命的主体,是生命的根源,它将人们所造的善恶业全部贮藏起来,并永远不会毁坏、也永远不会遗失,是一只无形的储藏库。

  
所谓识,即认识、分别、了别的意思,例如我们眼睛具有认识形象的能力,能够了别红黄蓝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圆等形状;我们的耳朵能了别声音的高亢低沉,尖锐柔和;我们的鼻子可以了别香臭洁秽;我们的舌头可以辨别酸甜苦辣;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到舒服、柔软、坚硬、冷暖等各种感觉。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了别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声色香味触等五尘,并且这五尘必须是现起存在的,才能产生认识作用,在唯识学上,称眼耳鼻舌身五识为前五识。

  
第六意识,可以普遍地去攀缘一切法,如有为法,无为法,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用意思的、用心想的,追忆过去的,憧憬未来的,甚至龟毛兔角等,第六识都可以去推度比较,作种种想像分别。所以,它的了别作用比前五识更大、更广泛,它可以和前五识共同去攀缘外境,也可以单独现起,因此称为独头意识;如幻想过去、现在、未来时的独散意识;做梦时可以飞天跨海的梦中意识;或打坐参禅时、在禅定中不生起前五识的定中意识。

  
第七末那识,是比前六识更细微的心识,在一般的西洋哲学、科学、医学,固然不知道有此心识,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识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六识有间断性的,它常常执着第八识为我,因而产生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烦恼,对于自我及我所深生耽着,引发许多贪嗔的行为,造诸恶业,于生死之中不能得到解脱。

  
第八阿赖耶识,为一切诸法所依,所谓万法唯识,就是靠这个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它含有清净的种子,也含有污染的种子,由于第七末那识不断的妄执,引发第八识的杂染种子现行,更由此杂染种子现行回薰,成为新种子,而造作新的行为,世间的一切,因此而层层不断地变现展开,如果能够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变现,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因而断除妄执,就可以了脱生死,回归涅槃。

  
赖耶缘起的两种作用

  
阿赖耶识是不具体形、而普遍摄持诸法的一种精神心灵作用,是有情界类全部精神之主体,是宇宙万有诸法之全体所依。就宇宙万有本体、现象说,阿赖耶能变现此宇宙万有之现象,所谓一切诸法皆是阿赖耶之现行,凡为有情心识所缘虑的一切对象皆是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因此,阿赖耶在为宇宙人生万事万物之生起总缘上,有两种强有力之作用,而为宇宙人生之缘起:一者内在之执持作用,二者外在之变现作用,由此两种作用,为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起之要因,依其第一种作力,更可说明一切人生社会之内层的变化。此识既为一一有情生物的本体因缘,则一一有情的生物之所以成其差别者,皆因此识转变力故,依其业力差别薰习即变现其一类一类之有情生命的等级不同,低级为三途,中级天人类,上级超人天类的圣者,如是有情间差别,无量无边,其一一有情类,复有一一有情类社会组织,生有养育,如是交遍互成各种关系,以表示大宇宙内万类生灵无量无边的差别,在其各种关系交替上,而现有善恶利害之无量无边的差异。如是此种各异之关系为识业力故,而使一一有情在各类有情聚中展转生灭变化,如是转变威力,在八识之互相变起,而其为主者阿赖耶识以为根本缘起,故此现实的宇宙万有现象与现实的人生社会现象,皆依此阿赖耶识为缘起而显现、而转变。

  
阿赖耶识,梵语译为藏识,具有三义:一、能藏义,此八识能含藏前七识诸法即一切万有的种子于自体中,以持种义称能藏,犹如库藏能含藏宝物,即种子为所藏,此识为能藏,能藏是对所藏说的,所藏是指一切诸法的种子,因诸种子是阿赖耶识之所含藏,能藏是指阿赖耶识的自身,因为阿赖耶具有能藏种子的功能,所以,我们任何一个行为活动表现以后,不是过去了就算了,必有一种行为的动力存下来,而且不论保存到什么时候,在没有成果之前,决不会失去效能的。如一粒谷种子,在未损坏之前,有它生芽的可能性,其道理是一样的。但诸行为所遗留下来的习性痕迹,亦即所现种子,经无量劫而不失不坏,就是因为它摄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

  
二、所藏义,能藏是指前七识现行识及其相应诸法。所藏是指第八阿赖耶识的自身。前面能藏是约能持种子这方面讲的,现在说的所藏,是约受七转识的现行薰习讲的。

  
三、执藏,含有坚守不舍的意思,如世间的库藏必为人之所坚守看管,此第八识亦然,为染污末那坚执为我,所以称为执藏,此三藏中,以执藏为正,即此识命名所在,因为我爱执藏的过失最重,假使不是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第八识根本不会称为阿赖耶识,一旦到了第七识不起我执现行,永舍我执之名,第八识也就不名阿赖耶了,可见执藏的重要。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