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自在】感恩行动从这里起飞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刘 涛(湖北)
生活中,总要承载、沐浴太多的恩情:父母精心呵护的养育之恩,师长谆谆教诲之恩,亲友悉心
关照之恩,素昧平生的无私援助……,恩情伴你一生,恩情让你成长。
恩情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求回报,在付出的同时,已经得到自我快乐和满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在为自己储蓄无价的幸福。
曾经有些人改变了你的人生,无以为报的恩情感动你的一生,感动的恩情,叩动我们的心扉,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感恩之心,点燃一盏温馨的灯
“学雷锋日”到来之际,文峰中学积极策划主办“感恩教育”特别行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图报,亲切表达感激之情。
我们的恩人没想到事情早已淡忘,自己还被一直惦记着,一直牵挂着,可想而知,这该是一份多么欣慰的惊喜。
当历史和记忆纷至沓来,曾经承受“涌泉之恩”,却“滴水未报”,感恩行动,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愿望和最善良的冲动。
何谓“感恩”?感恩就是要记住父母、亲友、恩人的感人肺腑恩情,给予加倍的回报。“投之以桃,报人以李”。默默地回报,回报给社会,为社会增添几丝温情。
感动的暖流中,人们叩问自己:我们拿什么去告慰奉献者——我们的恩人?
“感恩行动”,才是最好的回答。
感恩之心是一颗金子般的心,是惠及全社会的一缕春风,学会感恩首先就会记住奉献者的名字和义举,记住他们,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感恩之心是一盏温馨的灯,引领更多善良的人们,同样成为慷慨中的一员,无偿承继温暖的善良义举,全社会需要拥有宝贵的道德财富。
二、学校与家庭互动平台,培育感恩行动的萌芽土壤
学校德育处、校团委全力奠定“阳光”人格的道德基石,广泛开展“学会感恩”主题活动,校刊《远帆》承办“感恩行动”校园论坛,班集体主办感恩专题黑板报,要求每位同学做到“三个一”:记一句感恩名言,写一封感恩信,做一件感恩事。
2006 年重新制订《文峰中学校园条约》时,特别提出“快乐生活,学会感恩”等守则,协调学校、家庭的感恩教育互动交流,感恩实践从这里起飞。
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共同选定一个“模拟工作日”,要求与家长共同到工作岗位,亲临体验劳动的滋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时合理安排他们,每天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体谅父母,体谅师长,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学会感恩既是为人处世的生活哲学,更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只有心怀感恩之心,才能真真切切感受生活的幸福,珍惜生活的美满。
以真诚的微笑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体验人生,父母孝敬长辈的感恩行动,无言之中具备言传身教的说服力、感染力,家庭熏陶需要父母当好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
传统节日沉淀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风情习俗,是亲情认同,合家团圆的主阵地。
清明时节、除夕之夜偕同全家拜奠先祖、缅怀恩情;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常回家看看,享受真情交流的精神抚慰,陪同家人聊天、散步、购物,悄然传递发自内心的温暖关怀。
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融合新时代凸显的人文色彩,给我们的恩人,送上一份珍贵的礼物,道去一声亲切的问候。
家庭熏陶与学校教育全力合作,共同构建感恩教育的互动平台,精心培育感恩行动的萌芽土壤,引导学生培养成坦然接受奉献,又懂得回报感恩的优良品质。
用感恩行动,为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生活每一天,深情点亮一盏温馨的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他人的恩情惠泽的灯火之中,真诚用善良的义举和人性的光辉温暖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