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说法】中道与不二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火 金
中道与不二,是佛教理论中最富有辩证思维的思想。
中道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认识方法。它的核心是不执着于两边,也就是远离两个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等对立见解,被认为是认识事物的中正之道,是反映事物的实相,即最高真理。
令人遗憾的是,中道在我国却长期受到误解,因为看到一个“中”字,就以为是“折中”的意思,即“折半以取中”。其实,中道不是折半以取中,而是要一个不断变动的平衡点。拿一杆秤来作比喻,折中是把秤锤始终不变地固定在秤杆的中点,这样的秤可以说毫无用处。真正的中道,是使秤锤根据被称之物的轻重而随时移动,使秤杆平衡,把重量秤准。拿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中道就是处理事物要把握的准确的度。这是非常之难的,要做到绝对的准确,简直是“不可能也”。现实中充满了两难的事情,很难作绝对准确的处理。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很有必要,否则把大家都绑在一起,就谁也走不快。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又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这也是完全正确,非常必要的。那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准确的度应该怎样把握呢?恐怕谁也做不到绝对准确。但无论多么难,解决此类问题还是要求把握一个比较准确的度,这就要靠中道。把握比较准确的度,使矛盾得到调和,使事物出现整体上的和谐,这便是中道。
不二,又叫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既是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修证方法。不二与中道,在道理上来讲是完全相通的,但二者的侧重点又是不同的。中道是要消除人们对任何一边的执着,而不二则是要积极地沟通两边,类似于对立统一规律。比如入世与出世,我们执着于入世不行,执着于出世也不行,不二就是要把出世和入世沟通起来,所以佛教常常讲入世与出世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这个不二的思想就是不能够把相对的两面对立起来,不仅不能对立起来,而且还要把它沟通统一起来。近代佛教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口号,叫做“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之所以能够把出世和入世完全沟通起来,是因为靠的就是这种不二思想。我国现阶段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也是得益于这种不二思想。
总之,佛教的中道和不二思想,是两种非常辩证的思想。值得有识之士进行现代的诠释,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从而使其成为人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