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教门要闻】云南大理召开“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暨举行崇圣寺开光大典――本寺方丈可祥大和尚赴会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admin
  7月11日上午,“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在云南大理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圣辉常务副会长、明生副会长、永寿副会长以及中国佛教协会各部室及各省市佛教协会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佛教期刊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本寺方丈可祥大和尚出席了座谈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中国佛教界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借助论坛成功举办的积极效应,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宣传贯彻论坛达成的共识,将论坛的理念落实为具体行动。

  
就如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即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等问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在讲话中提出要以戒为师,弘扬正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佛教期刊要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之旗帜,继承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掘、整理佛教教理的丰富内涵,加强对弘法利生事业的宣传报导,维护稳定,服务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在主题讲话中首先回顾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指出这个主题思想不仅契合于佛教之理,又顺应了时代之机,因而受到各国与会人士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圣辉大和尚强调,作为佛弟子,我们首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如何从自心开始,以一颗清净、高尚的心灵去影响一个寺院、一个佛教团体、全体佛教界,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影响整个世界。

  
就“以戒为师”、“以法为师”的问题,圣辉法师强调说, “以法为师”,就是要正知见,要有正确的信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以戒为师”,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讲伦理道德,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僧人,因受持比丘戒,才成为比丘,才成为住持佛法的僧宝。虽然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以法为师”,“以戒为师”的根本精神没有变化。只有坚持“以法为师”,“以戒为师”,才能真正安顿我们的身心,才能实现佛陀为和谐僧团制订的“六和敬”目标。

  
就佛教界目前存在的戒律松弛、道风不正的问题,圣辉大和尚在讲话中回顾了赵朴老的相关教导,并指出:“加强道风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各级佛协和寺院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加强道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佛教的正信正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继续贯彻执行已故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五建设’的任务。出家二众要坚定信仰、以戒为师、严肃道风。汉传佛教僧人要坚持独身、素食、僧装,具足威仪,对于犯戒者,给予收回戒牒、摒出僧团等处分。”

  
就如何办好佛教刊物,圣辉大和尚在讲话中指出,各类佛教刊物,包括佛教网站,都要继承、发扬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等优良传统,要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受众情况,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建立稳定的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要明确责任,严格把好文字关;要适当增加对海外佛教的介绍,同时,也要加大向海外介绍、宣传中国佛教的力度,为中国佛教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为佛教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佛教界的各类传媒要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下午,由永寿副会长在闭幕式上作了此次座谈会的总结。

  
12日清晨,大理苍山云雾缭绕,恢复重建的大理崇圣寺在蒙蒙细雨中巍峨屹立。崇圣寺开光庆典系列文化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寺方丈可祥法师应邀参加了活动。

  
开光法会由来自海内外的108位高僧大德、诸山长老主礼,祈愿世界和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风调雨顺。近万名中外宾客和信众观礼盛典。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赵立雄首先致词,向四海宾朋表示热烈欢迎并着重向客人介绍了大理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他说:“大理古有‘妙香佛国’之称,是中国佛教文化较为厚重的地区之一。崇圣寺开光庆典系列文化活动是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宗教和谐、推进民族团结。我们相信通过这一庆典活动的开展必将对发展大理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先生及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也分别作了重要的讲话,对崇圣寺开光庆典系列文化活动表示祝贺,并从不同侧面共同阐述了佛教“和”的本质理念。

  
当日上午,108位主礼法师还在崇圣寺同植菩提树,并为崇圣寺佛教文化研究院揭牌。下午,在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举办了大理佛教文物展,展出了在崇圣寺三塔出土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嵯耶观音金质造像等218件珍贵文物。

  
13日,崇化法师荣膺崇圣寺方丈升座仪式隆重举行。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