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净化心灵,圆满人生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孙赟
  时代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可谓五色令人目迷,娱乐文化事业的空前兴盛,让人们认为精神生活是很大的丰富了,可以有诸多的娱乐方式可供选择。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青年人乃至中老年人倍感精神的空虚,种种精神疾病随之而生。这不仅要我们反思是否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就能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充实的要求,是否每一种娱乐文化形式都能提升人们的品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的诸多先贤都认识到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曲艺作品的内容导向关乎世道人心实在不容小视。具体言之,好的精神食粮可以成为人们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推动,而有害世道人心的东西则成为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心纯善的可怕利器。
  自西方的自由观念传入中国,有不少国人认为选择什么样的娱乐形式,是其不可侵犯的自由,加之市场利益的驱动,因而一些损害人们健康心智的文艺作品流入到精神制品的行业中,它们多以黄色、暴力、颓废、拜金等为主要宣扬的对象,由于这些内容迎合了某些热衷类似污浊意识的人的心理与贪着,使得不少的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本来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作为轮回中的众生就极易被贪嗔痴三毒烦恼所迷惑,而造业沉沦,如果再有这些败坏人心的所谓娱乐作品的引诱,那么堕落于下流就十分难免了。或许这些败坏人心、危害社会的东西能一时给精神空虚的众生带来刺激和快乐,但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感到痛苦与烦恼。因为类似的刺激是一种恶性的东西,他虽然有暂时的麻醉、毒害作用但正如吃盐必会越吃越渴,最终被欲望折腾到奄奄一息方才感到原来沉迷在污浊、下流的东西中,只能给自己造成无尽的痛苦与空虚无聊。更况有不少的人,还不能满足于在头脑里感受黄色、暴力、颓废、拜金等内心渴求的刺激,希望能在现实中得到充足的实现。于是,势必会导致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势必无法逃脱法律、良心以及因果报应的处罚。
  由此,促使我们反思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才是对人们真有利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有那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将真善美布散人间的学说能够流传不息。如儒家学说的仁者爱人、温良恭俭让,道家学说的淡泊潇洒、精神超脱,墨家学说的非攻、平等,佛教的普度众生、智悲双运等等。在诸多传播真善美的学说中,最令人敬佩的是纯善的佛陀教诲,因为它是从佛的无碍智悲双运的心田中流出,无比纯净、美好。不用说那些认真研究、修行过佛教的人,对佛的教育敬佩的五体投地,就是对佛教毫无所知的人,甚至是不识字的老年妇女都能表现出佛的信仰与亲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是缘于佛的大智、大悲的摄受。有一些对佛教没有敬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当他走进寺庙后有一种身心得到洗礼的感受,那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好,又是如此的纯净,人感到完全的放松和解脱,安详、高尚的觉受浸透到每个细胞中。
  因而,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了选择和诱惑的时代里,如果能选择佛教作为自己修身、治心的精神皈依那么无疑是智慧和幸运的,相信在佛法的真善美的熏陶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心灵的净化,获得至为圆满的人生。 文末愿以一幅佛教对联与有志于此的同修共勉:“一尘不染清净地,万善同归般若门。”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