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至情人生】活着的理由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赵红霞
  假日探亲,回到阔别已久的农家小院。虽是秋日,小院依然弥漫着暖暖的阳光,人们依旧像往常一样,端着饭碗扎堆说话。只不过,今天的话题多了一项内容:龙儿娘死了,龙儿死了。随着一声淡淡的叹息,这个话题也就过去了。
  龙儿虽叫龙,却从来没有像龙一样辉煌过,反而像虫一样卑微。他是个哑巴,不算傻,有那么一股蛮力,几乎是全村人的公共奴隶。每当农忙时,便有乡邻去找龙儿:“龙儿,走,去帮着把俺家的红薯刨出来!”“龙儿,俺家明天割麦,你早点过去!”声音理直气壮,就像吆喝自家的一头牛。
  龙儿笑嘻嘻地站起来,朝屋里比划几下,立马跟着人家出去干活。干到晌午,也不向主家索要工钱,只讨两碗表面放着几片肉的菜,乐滋滋地端回家去。
  我见过他,是在五年前的腊月二十六。我端着刚出锅的馒头走出厨房,抬眼看见龙儿斜倚在大门的门框上,一手提竹篮,一手拿尼龙口袋,均向前伸着。瘦长的脸胡子拉碴,冬日的太阳将他的全身都镀上一层灰白色,乍一看,像极了一只站起来乞食的老山羊。
  他脏,我不想理他,顺手拿了两个冒着热气的馒头,趔着身子递给他。他接过馒头,却不吃,也不离开,只将馒头放进篮子里,讪笑着朝我频频点头,又将右手的尼龙口袋抖了抖。口袋里的面粉受惊扰了,到处乱飞。我厌恶地拍拍衣服,从裤兜里掏出一块钱,想打发他走开。哪知他并不伸手接我的钱,而是将口袋往前挪了挪,啊啊地不知说些什么。我正惊诧于乞讨者的执著,母亲听见声音,急忙从房中出来,笑着接过龙儿的口袋,拿进屋里将我家最白的面粉呼哧呼哧装进去几瓢。龙儿接过去,欢天喜地地走了。
  母亲告诉我:“龙儿是个孝子,他给人干活,挨门乞讨都是为了他的老娘。这一点,全村人都知道,所以,无论他到谁家去,都会给他最白的面粉和馒头。你打小就外出上学,才会不知道。唉,苦命的人哪,只有娘儿俩相依为命,他娘都八十多岁了,跛着小脚,还能给龙儿做饭呢!”
  我为自己刚才的鄙夷而倍感羞惭,紧忙追出去,想再给他一些钱,可他却蹒跚着走远了。龙儿老了。
  那天下午,我去看望龙儿,给他送去一些旧衣服,留下一些我平时可以随意浪费的钱。他的家简直不能算是家,我只看到一间破房子和一对彼此依存的母子,那种生存状态只能叫做活着。
  五年了,再也没有见到过龙儿乞讨,大概是受到了什么救济吧。
  现在,龙儿死了,与他母亲的死仅差了一个星期。人们只是说说便过去了。而我却想哭,因为我懂他。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活着,却需要非常努力,苟且也得偷生。人活着的理由很多,有人为钱活着,有人为情活着,而大多数人活着,该是为了自己的至亲。母亲为了照顾儿子的生活而努力活到八十多岁,儿子为了母亲的衣食而苟且活到母亲故去。当生活中一切都了无情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的亲人好好活着。爱到不能爱,活到不能活,做到不能做。
  一天,我与我老公吵架,吵至激烈处,我说:“你……我死给你看!”说完这句话,我落泪了,放低了声音说:“不行,为了我的母亲,我也要好好活着……”
  听到这句话,他也落泪了。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