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清心自在】守住平常心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戴华
  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多彩世界,无穷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使我们刺激过瘾,留恋忘返。“紧紧张张工作,痛痛快快休闲”,生活变得总是纷繁忙碌。在抱怨生活节奏太快的同时,却又消费昂贵的盘缠去旅游休假,就是跟着导游随旅行团队到名胜景地走马观花,或是经人声鼎沸的喧嚣闹市匆匆一过。太多的诱惑总使我们的身心难以平静下来,更加焦燥不安。
  这种浮燥心理的累积,酿成了我们的病态心理,并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压抑我们的积极性,束缚我们的才华和潜能的发挥,影响社会和谐,科学发展。
  在这方面,现代心理学家远不如我们祖先对病态心理的认识。他们对人的思想和情绪分析极其复杂繁琐,甚至是故弄玄虚。从来就没有触及事物本质。因为这种理论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衍生产物。其实,儒、道圣人早就用善恶心性等名词来诠释人的思想和心理。倡导“中庸”、“和谐”。释教理论的基本核心,也是善恶因果人生身心。所谓“是心是佛”“平常心是道”。圣人先哲们认为心性是一切事物本质基础,提出“无为”、“寡欲”、“修身”、“修心”,勿使染尘埃,静守平常心。
  一旦我们迷失和污染了原本平常的心性,就会无止境地去追逐可能得到的利益:功名富贵、别墅洋房、豪华轿车、金钱美女、珍饈美味……这样,我们就难以安享原本平常但很美好的生活,尤其是在遇到得失、胜负、成败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往往受某种私欲情绪冲动,平常心就会变成无常心:欲望心、贪婪心、激动心、焦燥心、忧烦心、失落心、不平心、嫉妒心、怨恨心、暴怒心、消极心、悲观心、恐惧心、纷乱心……千变万化,永远没完没了!以这种无常心看世界,一切都扭曲变形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什么法理人情,什么道德公正,一概都颠倒了。我们今天就处在这样一个浮燥的年代,一个严重错失平常心的社会,一个急功近利的世界。现代文明还在不断地诱惑着我们越来越远离原本平常的心性,走入一个难得回头的死胡同。我们的病态心理是否会导致更加病态的社会,这是令人担忧的倾向!
  所以,必须医治我们的病态心理。就是用圣人先哲们的妙方:“修身”、“修心”,静守一颗平常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是不易。要能顶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和污染,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这意味着人生态度和趣味的改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时时解剖自己。可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正面直视自己,触摸自己沾染了尘埃的内心世界。可如若尘埃不除,就会深陷不可自拔的无底苦难泥潭!
  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我们拥有多少金钱财富或物质的享受本身,而是在我们内心的感受。真正的财富、真正的美景、真正的享受、真正的幸福,其实都在我们的心里。是我们的平常心感悟的人生幸福快乐,七情六欲都是我们平常心的感知。同样,也是我们的平常心体验到的世界上无边无际生死离别的苦痛。
  静下心来,在每日忙碌紧张之余,抽出一点时间,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一起,重新回归到我们初始生命原本的平常心态,去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欣赏我们人生的一切,就能非常清晰而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原本心性,可能发生在我们流恋万树生花、莺歌燕舞、满目春山而心旷神怡的时候,或是在盛夏万物勃勃生机的激情瞬间,或是在尽享金秋硕果愉悦的那一刻,或是忘情在隆冬雪花翩翩飘舞浪漫的霎那间,或是在看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的沉思里,或是在望着夜空星光璀璨或者明月皎洁的畅想中,或是在聆听一支优美动听乐曲的陶醉下,或是在长途跋涉干渴时喝了一捧清泉的痛快之时,或是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都可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荡漾的那无比宁静、安祥、美妙,而又那样的喜悦、欢乐、舒坦、知足、感激之情。这一切,是多么的和谐幸福美好。虽然如此地平常,却又那样容易而廉价地满足了我们的身心,因为那是一颗平常心。
  静下心来,不要浮燥,静守平常心。平平常常才是真,人生的真缔原本很平常。常持一颗平常心,走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丰富阅历,积淀底蕴,增长心智,经过了风雨,就会看到天边的彩虹。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