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自在】最美的心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刘永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在这次四川省汶川县“5?12”特大地震中用身体挡住垮塌下来的房子来掩护自己婴儿的母亲,用手机给自己的这位婴儿留下的最后短信遗言。看到这,谁都会被这颗美丽的“母爱心”感动得潸然泪下。
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涌现了不少舍己救人和舍亲人救别人的“活菩萨”。我们佛教界也是争先耻后,四川省汶川县“5?12”特大地震后,如彭州莲池寺的弘法法师不顾个人安危,立即组织弟子在废墟中将药箱挖出来,拯救受伤的群众。她在寺里连续坚守11个昼夜,为灾民疗伤,分发救灾物资。而从银厂沟出来的伤者越来越多,西药很快就用完了,只能由弘法亲自赶制中药。由于跌打、消炎的中药成分中,有些带有毒性,弘法的十个指甲很多都溃烂了。其实,不管弘法法师穿着的是袈裟还是白大褂,这都只是外表形式的不同,这并不重要(尤其是在这“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重要的是她有颗“菩萨心”。位于四川省地震灾区的成都市文殊院等寺院也在第一时间安置灾民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并给惊慌中的灾民提供了免费的晚餐,文殊院的一些“菩萨”还作志愿者向一线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5月15日,成都市文殊院又向广大佛教徒发出了“同发菩提心,践行菩萨道”的赈灾倡议,广大本着慈悲为怀精神的佛教界人士和佛教团体也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各地的佛教寺院和佛教团体,还纷纷为灾区的众生举行了“祈福法会”。
佛教中的“佛国净土”,只是一个理想境界。佛就在平凡的人间,而并不是脱离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的神仙。真正的佛法在于拥有平常心,菩提心和慈悲心。佛教的本来面目、真精神就是“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并且,如果只是“小爱”,就难免有分别心、执著心、占有欲和排他性。而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慈悲)这种“大爱”自然更伟大、更辽阔、更宽广。
学佛“以心为本”,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佛教为人处世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
没有仇恨的慈悲心是最美的心。如果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你将非常痛苦地过一辈子,占有是一种痛苦。付出爱(大爱)、付出快乐,充满关心和关怀,这样你将会拥有一颗美丽的心。远离贪、嗔、痴,追求慈、悲、喜、舍(布施)等四无量心,这样我们将共同拥有这颗全世界最美丽的心(显现本净佛心)。“天灾无情,人间有大爱。”这样,我们这个“人世间”也变成了“人间净土”、“人间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