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拈花菩提】禅诗漫谈之白居易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冯永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势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唐代文化的鼎盛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作为文学形式的唐诗和全方位展现思想、艺术的佛教。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经过魏晋南北朝与中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至隋唐达到高峰。佛教的影响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时期最出色的思想家都是出现在了僧人当中,士大夫们或与僧人交游过从、诗文唱和,或研究经文、参禅体悟,由此也产生出大量的禅诗。下面,我们谨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禅诗,来谈一谈其中的佛教意境。

   白居易少年得志,29岁时中进士,曾经有一番经世之国的大志,但是无情的政治现实,却击碎了他的抱负。唐宪宗元和三年至五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期间他多次上书抨击朝政,但却遭到了皇帝的冷遇。元和六年,白居易经受丧母之痛,守丧期间又痛失爱女金銮儿。至亲去世加上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如此巨大的创伤如何排解?白居易正是在此时开始向佛教来寻找精神的解脱,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抖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他开始立志,“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佛教开始成为诗人解脱俗世痛苦的巨大精神力量。

   元和十年,白居易因弹劾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恒获罪,被贬江州司马。原本是仗义执言,却无端受过,使人心中更加愤懑,同时也使他进一步向佛教寻找精神寄托。在江州任上,他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草堂,参禅礼佛,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历史上一般认为他从此开始由信奉儒家向崇尚佛教的转变。唐武宗会昌二年,白居易以刑部尚书退休,时年71岁,从此他摆脱了官场的束缚,“迷路心回因向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佛教信仰之中。诗人闲居洛阳,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白居易在人生遭遇挫折之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忘却烦恼,正是信奉佛教所起的作用。据《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既失志,能顺势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能够忘掉自己的形骸,即是做到了佛教的“我空”。“暮年惑浮屠经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到这时白居易已经是在虔诚地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了。

   由于白居易受佛教影响深厚,在他的诗中也不乏阐释教理、抒发感悟的禅诗。简单总结一下他的禅诗,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出世生活的向往

   请看他的绝句《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流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人间的烦恼已经很多,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难道这些苦还不够吗?已经长恨人心不如水,何必再平地起波澜呢?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正是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再看《游悟真寺诗》的最后一段: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率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在这里诗人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出已经厌倦了尘世俗务,向往出世生活的理想境界。

   二、 对人生即苦的理解

   苦、集、灭、道是佛教四圣谛,是佛教教义的重要基础。“苦”是痛苦的现象,“集”是痛苦的原因,“灭”是消灭痛苦的结果,“道”是消灭痛苦的途径。四谛中最根本的就是苦谛,佛陀的人生哲学实质上就是“苦”的哲学。白居易经历过仕途受挫、母丧子夭的痛苦之后,对人生即苦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如他的《寓言题僧》: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

   佛教将人生喻为“苦海”、“火宅”,诗人更进一步将无处寄托的心灵称为荒宅、破船。无名风起,心海生波,不是烦恼还是什么?《赠昙禅师》更是说: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人生在无边的烦恼面前,感受到的正是无助与无奈。诗人感慨于人生即苦,写出《自悲》这样的诗句也就不足为奇了: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三、 对诸行无常的理解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的三法印。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众生所依的色受想行识,所住的世界,都处于生、住、异、灭之中,不断迁变流转。白居易的禅诗又是怎样来宣扬这一教义的呢?看一下他的《观幻》: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诗人对诸行无常的理解之深,世间万象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既然已知世事无常,尽是幻象,世人又何必执著于我呢?佛说,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都不足以喻万物之无常,人又何必在苦苦寻觅呢?

   四、 对佛家禅理的理解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唐时最为兴盛的宗派之一,禅理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白居易对禅又是如何理解的呢?看一下他的《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动不禅即如如。

   如果说得言忘象还有玄学色彩的话,梦中说梦更注重佛家所说的诸行幻想。最后两句是诗的中心,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禅的理解。“如如”一词,初译为“本无”,现多译为“如性”,表示“就是那样”,诗人的理解不动不禅,即达到了如如的境界,而不动不禅的境界如何达到呢?请看《闲居》: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人们学习佛法的目的正在于理解世间的虚幻不真,消除人生的种种欲望,从而达到忘我极乐的境界。大诗人正是凭借佛法达到了这种境界,看一下他的《达哉乐天行》: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盛名如白居易,显贵如白居易,尚可顺应佛法,乐天而行,尘世如你我者也应该可以放下执著吧!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