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报恩论坛】“中观无我”思想的发展述略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何杰峰
   “无我”又做“非我”“空”。概是因为中国学者在翻译印度佛经时,对其内涵由于有不同的侧重和理解,而翻译为不同的名词。应该说其基本内涵还是一致的,并贯穿于佛教发展的始终。“无我”作为佛教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各核心范畴,在释迦牟尼建教之初,就以佛教区别于当时印度其他哲学思想的“三法印之一”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而行于世。以后它的内涵不断的丰富和复杂。“中观”作为佛教的一根本方法论,是在大乘佛教初才正式提出的。虽然在《宝积经》中就已有对“中道观”的论述,不过“中观”方法论思想的具体提出,并对其内涵进行丰富的阐述,应该说是在龙树时期的事。在他的《中论》二十四品中用“因缘”“无我”对“中观”做了下面的诠释“众因缘生法,我是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里的“空”就是“无我”,意思是说因缘和合的事物有两个方面,一是空,二是假名,两者互相联系,因“空”才有“假名”,也因“假名”而是“空”。这就要求修持者既要不执著有,也要不执著于空,既要观照空性,又要观照假名,不只是观照一面而是观照两面,这就是综合“空”“假”而成立的“中观”方法。简言之,就是不着有,也不着空,这就是“中观”。这里龙树就是以 “无我”对“中观”的方法论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用“中观”的方法对佛教“无我”思想的重新解读,可以说是龙树对佛教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也可以说是佛教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并因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我将从“中观无我”的历史渊源,龙树对“中观无我”的具体阐述,及龙树后学对“中观无我”的发展三方面对“中观无我”思想进行一下梳理。

   一、“中观无我”的历史渊源

   在释迦时期,他所进行的思想宣传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思潮的“一因多果”和非婆罗门思潮的“多因一果”说来对人生解脱的解读,而提出了以“缘起说”为依据的“无我执”的人生解脱方法。以此来纠正因婆罗门和非婆罗门思潮提出的“一因多果” “多因一果”而引起的现实人生道德的沦丧,可以说这时的佛陀提出“无我”是为社会的解脱,解脱人们的现实问题。“无我”就是不要执著,以此希望达到“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这时的“我”还未上升到宇宙的探求,且这时佛陀阐述的“无我”思想是表达型的,很大的程度是人们的直观思维,还未进行具体的命题论证,但就当时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它为部派时期的命题论证开辟了道路。对于“中道”思想(当然这里的“中道”和龙树的“中观”还是不一样的,释迦牟尼的“中道”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中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释迦牟尼在当时也有提及。但也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由于释迦牟尼个性上的软弱,使他在对由于“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思想而造成的“苦行论”和“享受论”两种人生态度上,采取了折中主义的策略,这可以说是“中观”思想诞生的一个源头。但应该看到这时的“无我”“中道”思想都是站在现实人生的角度来说的,且它们两者还没有具体的结合。

   部派时期,印度佛教开始分裂,对“人我是否有无”也成为部派分裂的一个重要论题。这时的“我”不仅限定在人生层面上,而且扩展到了物质世界的层面上,不但讲“人我”而且讲“法我”。同时用“五蕴合和”的“存有论”思想对“我”进行了各自的分析,形成了不同的部派,有犊子部 正量部的“我法俱有”,说一切有部的“法有我无”,大众部的“法无来去”,说假部的“现通假实”,说出世部的“俗妄真实”,一说部的“诸法俱名”。纵观整个部派时期,他们大多不但承认“法有我”而且也变相的承认了“人有我”的命题,如犊子部正量部直接承认有“有我”,大众部承认的“根本识”,化地部承认的“穷生死蕴”,有部承认的“同随得”都是对“有我”的肯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原始佛教中对“无我”的绝对承认,而造成了理论上无轮回“主体”这一现象做一补救,二是要在理论上与当时的外道思想做一协调。这一时期的对“我”的论述,虽大大丰富了对“我”的认识,并确定了“无我”等同于后来大乘时期“空”的内涵:即没有常、一、主宰的实体。但却因为过度的重视其理论上的意义,且因当时没有“因明”思想在佛学上的应用,更无“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很容易使部派从“存有论”思想出发认识“我”,从而落入“非有即空,非空即有”的驳论中来。这也许是这一时期“中道”思想在各部派中的学术思想中相对沉落没有发展的原因。同时这种只在理论层面上的繁荣,只能发展成为一种繁琐的经院哲学学风,从而使对佛学义理的解读成了少数人的特权,长此以往就有脱离信众的危险,更重要的是这一“无我”思想在对立中渐向“有我”的转化,已背离了原始佛教时期的基本思想,这是关系到佛教生死存亡的大事。对此,为了佛教的发展,这就必须对这已发展到极致的“有我”思想加以纠正。相应的大乘空宗产生了。

   在大乘初期,大乘空宗的般若类经典大量出现,对于“无我”说的又过于“空”,而流入了“恶空”,虽这是对部派“无我”的纠正,但却步入了另一极端。应该说这样也不利于佛教的正常发展,龙树则是站在部派的“有”和大乘般若的“空”的基础上,再次的彰显了佛陀的“无我之教”,即以“中观无我”为指导的大乘佛教思想。

   二、龙树“中观无我”的具体解释阐述

   龙树出于小乘的一切有部,这使他对部派的“无我”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他又归于大乘,这也使他对大乘的般若“空”有深刻的体悟。概是因为此,龙树才对“无我”的理解比别人有更深的把握,而这正是他提出“中观无我”的前提。纵观龙树的“中观无我”思想,可以看出他是站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对“无我”思想进行了解读,是有着开创意义的。

   在理论上,龙树用“随应破”的方法否定了部派时期在论“无我”时主要以“五蕴”为出发点进行的论证。他在《中论?观法品》说:“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得无我智者,是则名实观。得无我智者,是人为希有。内我外我我所,尽灭无有故,诸受即为灭,受灭则身灭。”这是他对“无我”的基本论述,首先他从“即蕴是我”“离蕴有我”两个假言命题来说明“我”的不可能存生,进而又诱导人们得出“我所”也不存在,通过阐述对“我“和”“我所”“存有论”意义的不存在,而进一步指出意识层面的“我执”与“我所执”的没有必要,以此希望根除人们心中寻觅主体的意图,从而澈见真正的无我之智,而使人得到解脱,这样就把“无我”的概念推为不执著于常、一、主宰的实体。

   在《中论》中,龙树以“破”的精神,从宇宙万物生成(缘起)和宇宙真实本相(实相)两个角度论证了自性之“我”的不存在和非实在。对于“缘起”的宇宙生成,龙树力破四生,他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进而宣扬“八不缘起”没有自性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对于缘起的实相,龙树认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从而也否定了缘起实相的“自性”。
在实践上,龙树本着“中观无我”的精神树立了他的“真俗二谛”的真理论,即他把佛的说法分为二个标准和层次:胜义谛、世俗谛。胜义谛是佛说的超验意义上的真理,世俗谛是世俗经验意义的真理。《中论?观四谛品》说:“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故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 这样就成功的解决了“空”“有”的矛盾,适应了正常人的理解,对于佛教再次进入民间扩大信众,讲经说法都有着现实的意义。但应该看到,龙树时期的中观学派只是一个学派,而不是宗派,他的“中观”的理论思想鉴别实践思想有着很高的精密性和独创性,但由于“中观学派”只是学派,因此这就只流于佛学层面上的探讨,并没有具体推广到向信众宣讲的程度上。虽然他的“中观”方面解读“无我”即有理论的意义又有实践的意义,可还只是一种构想而已。真实把他的思想理论实践化的应该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中观无我”的发展

   汉传佛教本着对“中观无我”的丰富,具体发展了“中观无我”,体现了汉地直观主义思维和印度佛教思维的融合所具有的“本地化”特点。一是三论宗本着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具体的细化了龙树的“二谛”思想,提出了“四重二谛”说。即第一重有是俗谛,空是真谛;第二重有、空都是俗谛,非空非有是真谛;第三重有、空是二,非有非空是不二,二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是真谛;第四重是前三重的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三种二谛都是俗谛,而言亡虑绝,心无所得,才是真谛。二是以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为代表的引唯识思想入中观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他们都在理论上淡化“空”“有”的对立,提出了调解两者之间矛盾的圆融思想,如天台宗的“三谛圆融说”,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等。另一方面本着唯识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性”思想,在“中观无我”上即承认了“无我”的中观,又承认了人的本心、自性是本来的实有,这体现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中国化特点。又可看做是印度唯识中观思想在汉地的变异发展。

   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则着力于对“中观无我”思想的精化。一是提出了破“二我执”的问题。“噶举派显教中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体现在认识以及如何破除人我执与法我执上”。这方面具体的发展了对“中观无我”解脱的实践意义。二是对“空”提出了“他空见”和“自空见”的分化,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解决了瑜伽中观在印度发展的不足的问题。如宁玛派、萨伽派、噶举派、觉朗派的思想是“他空”。噶当派、格鲁派是“自空”,当然这些又都是在“中观”思想指导下的“自空”和“他空”。三是格鲁派的宗喀巴在“自空”思想的指导下,从“缘起性空”又进一步提出了“缘起自性空”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观无我”的认识,这种精化也体现了佛教在藏地发展的地方化特点,是瑜伽中观思想发展的继续。

   从上面我们可以简要看出“中观无我”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可以了解到所谓的“中观无我”就是用“中观”“中道”的方法来看“无我”。“中观无我”在佛教发展史上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虽然在龙树的“中观无我”思想正式提出后,瑜伽行派的“以有解空”的思想一度兴旺,但最后还是趋于两者的统一。汉藏两地佛教发展了它的实践意义,建立了宗派,并以此对“中观无我”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