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红尘寄语】“思凡”与“凡思”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君冈
  前些日子中央戏剧学院小剧场里曾上演过一出《思凡》。这是几位青年艺术家把过去的一个折子戏《思凡》加上薄伽丘的《十日谈》里的内容,合成的话剧。有人邀我去看,我坐在台下看台上的演员十分激动地抱怨出家的生活,乃至对佛、菩萨说出了不恭敬的话来,自然很不高兴。
   

  
我想起几年前台湾曾因上演《思凡》引起过纠纷,以及有些文艺作品因伤及其他教的宗教感情而造成过极为严重后果的事,很希望和编导谈谈。
   

  
约了几次他们都没来,只是婉转地托人带话,表示“这不过是文艺演出,他们对佛教没有恶意”。俗务事忙,我渐渐想不起这件事了,但新闻媒介还时不时反映这个戏,大抵却都是赞扬之辞!
   

  
几天前,我参加日本茶道远州流的茶道活动,看到了那位扮演《思凡》中比丘尼的女演员。在我眼里她还只是个孩子,尘世间事对她来说还留有大片的空白。想到自己当年的愚昧、无知,以及因无明所犯下的种种错,造下的种种业,我对他们的不满化成了同情。我觉得她对于佛教的误解,与我们没有好好弘扬正信的佛教有关。
   

  
有些人以为佛教“束缚或违背人性”,是“无情的”,他们从这一点出发去表演“思凡”,这真是大大的错误。
   

  
佛教是最富人性的,佛教所提倡的人性是觉悟了的人性,这是真正令人摆脱烦恼的佛性。同时,佛教也是最有情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佛教徒的大愿,哪里会是无情呢?
   

  
出家人怀着大慈大悲度众生出苦厄的大愿出家,为了众生得离苦而出家弘法,走释迦牟尼佛的路,这是自觉、觉他的精神,绝不是勉强地压抑。只是因为世人没有悟到“无我”,无法体验这种感情。
   

  
当然,生活中的出家众出家的因缘很多。有的发大愿而出家;有的在出家后渐悟,慢慢发下大愿;有的虽然出了家终于未能悟道,还俗退道的也都有。这是各人因缘,业力所限,不足为怪。
   

  
《思凡》中的人物因为家贫又有病,自幼被送出家,而其本人根本没有出家的善根,这是社会现象,并不反映人性与佛性的矛盾。用这样的内容把矛头指向佛、菩萨是错的,这伤害了宗教徒的感情,因而也违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我想,如果文艺工作者真能理解佛教“万法缘起”的道理,明白“四谛”的含意,以此观察生活、反映生活,那他一定能创造出生动而又有意义的作品来,这才叫“凡思”!
   

  
我在这里套用“思凡”二字,是另有含意的。当我们理解了佛教以慈悲为根本的精神,以般若的智慧“思”考“凡”间的事,照见五蕴皆空,明白了无我、无常,我们才能真正地反映出众生的喜、怒、哀、乐,并为众生解脱苦恼。
   

  
如果没有这种智慧,按照世间凡人的想法去思考生活的一般现象,这只能叫做“思凡”。
   

  
好几位朋友与我谈起弘一法师,总想寻找出李叔同何以会出家的原因。是因为对政治的失望?是生活中的失恋?是家庭的失和?究竟是哪一种痛苦促使他出家呢?我认为站在李叔同的角度去思考弘一法师是难以理解的,而如果站在弘一法师的高度回头去看李叔同,李叔同的各种痛苦情感已不属于个人,这是众生的苦,是众生在世间无明之苦。他出家修行,为众生树立了一个离苦得乐的榜样。他圆寂前给好友夏丏尊先生写了首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多么平淡,多么平静,多么无有牵挂,而又多么富于深情啊!我想这是位得道高僧对凡间生活的思考与认识,是对众生大慈大悲的感情!
   

  
而作为无明的凡人,用凡俗的思想去看他时,却是另一种思想境界。当时的一家晚报发表了弘一大师圆寂的消息:“遁迹空门二十年的音乐家、书法家、戏剧界先进——李息霜,于三十年十月二十九日的夜里,在室房‘圆寂’……从此一代艺术天才,终于殒落空门……。”两种思索,所站的高度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前者对于生死是那样自然、清净,而后者则充满了遗憾、惆怅,无可奈何!
在小剧场里演出的《思凡》,不是一个“出家人”对凡间的思索与思恋,它反映的只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情欲。出家人出家坚持独身、茹素、僧装是自愿的选择,并不是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佛教从来不否认情字,一切生物无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是由情而生的。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也都是为无情众生说有情法,只是无情众生把贪嗔痴看作有情无法认识罢了。佛教看破了那种原始、本质的情欲,知道凡夫的爱欲无有止境,求不得时是苦,求得之后不满足又是痛苦。因此希望人们能明白“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的道理,以便从这种情欲中解脱出来。
   

  
作为用文艺感染人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提高人的情操,在“思”考过“凡”夫这种欲苦后,让人们把情爱升华,使爱人者无所贪求,被爱者无有贪恋,不把片刻的男女欢娱当作追求的目标,这样的情才有幸福可言。
   

  
不论是当年的折子戏《思凡》还是《十日谈》,都是针对虚伪礼教压抑正常的人性而发的。在当时或者还有积极意义,而今天人类纯洁的感情,健康的爱恋常被打着“个性解放”的贪欲所污染,还要强调这样的内容,不仅对佛教徒的感情是伤害,对社会也并没有好影响。这是凡人都该思索的问题。
   

  
近来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佛教题材的作品,有的持崇敬态度,有的抱商业目的,也有的还停留在用“人性”去冲击他们心目中的“宗教束缚”上。不论哪一种,我都诚恳地希望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不要伤害宗教信众的情感
   

  
要顾及社会影响
   

  
我希望他们能思考一下,好好学一学自己不明白的道理。即使完全从传统文化出发,也认真理解一下佛教的教义,试着用佛法观照一下自己想表现的内容。我相信,这对于作戏、做人都有收益的。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