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美好而浪漫。在茫茫人海里,恰巧遇见心中期待的那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别无多言,只低眉轻道:“原来你也在这里!”
缘,感伤而无奈。相遇而不得相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千行。纵有王者霸气,难成百年好事!空自对月长叹,念人生无常,悲欢离合难免。
缘,淡然而执著。一株开满鲜花的树,在你不经意走过的身后,瞬间花叶落满径。谁懂得那风中飘零的心?原是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才换作今世一次擦肩而过。
缘,奇妙而神秘。想鸿蒙太空,如何才
面对变化莫测的世事,还有扑朔迷离的情缘,人们常说,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可是,有几人真正理解“缘”的含义?缘来缘去,缘浅缘深,缘聚缘散,缘起缘灭,凡此种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提起“缘”,人们很容易想起“情缘”。实际上,缘的含义远远大于此,它的本意是关系或条件,可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
缘起,也叫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简称。佛经上有经典名句:“一切法因缘生”,意思是世间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
就像一粒种子,必须撒在泥土里,经过施肥、浇水,并有充足的空气、阳光,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种子是“因”,泥土、阳光、空气等是“缘”,因缘具足时,种子才能顺利成长。
人的生命,同样也是在因缘作用中流转的,佛陀将其归结为“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像轮盘一样转动不息,众生也在其间随之种下种种的因——善因或恶因,从而感受相应的果报——善因不会生恶果,恶因也不会长善果。
所有因果通于三世。佛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不论时间过多久,只要业因不灭,遇缘都会有相应的报应。
同时,因与果也是相对的,“因”可以生“果”,“果”也可以成为另外的“因”,因中有果,果又成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使得有情众生在轮回间不断往复,难以出离解脱。
在整个生命流转过程中,并没有所谓“神”或“主”的参与,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是空。对于此,佛陀总结说:“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很明确地道出了因果之间的关系。
那么,有没有办法跳出此生死轮回呢?有。佛在几千年前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学佛的人,就是要明白生死轮回的道理,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显佛性。一旦开悟,自然会获得无人我对待、无时空限制、无生无灭的境界。
曾读过这样一则佛教故事: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定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谁知临近大婚时,未婚妻却变了心,强行退婚并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
这时,一位游方僧人路过,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他。僧人来到书生床前,从怀里掏出一面镜子叫他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边,一名遇害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有人路过,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然后走了;最后又来了一个人,他走到女尸边,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换来的是她今生和你相恋,为的是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就是最后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书生顿觉恍然,当下病愈!
故事里,书生悟到的便是缘的道理:任何事情都是因缘和合所成。幸福的人生,是好因善缘的结果;悲惨的遭遇,也是轮回中无法逃避的恶果。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由自己亲自参与并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