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百丈禅师“丛林要则”浅析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东篱下

据禅宗典籍《五灯会元》记载,江西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俗姓王,福州长乐人。师从马祖道一,得其密旨后,初住石山,继住大雄山,因其高险,又名百丈山,故称“百丈禅师”。百丈禅师在此传禅二十余年,主张顿渐相融的禅法,不同根基的人可在他的教法中各得其所,都能受益,故门下弟子众多,衍生出临济宗、沩仰宗等法派。后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和《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行世。

禅宗有马祖道一开创丛林建禅堂,百丈怀海订立系统丛林规矩的说法,即“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谓。禅宗的僧众以前多半是寄住在律寺之中,后来由于参修禅法者逐渐增加,拥有独立的禅堂迫在眉睫,因此马祖便率众开山另建禅寺,称为丛林。但是丛林虽然建立了,却没有相关制度,在管理方面就经常出现诸多问题。于是马祖弟子百丈禅师制定了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善于禅院事务管理的戒律清规,为禅寺首创法制,世称“百丈清规”。此外,百丈禅师又制定“丛林要则”二十条,以警策后学。

由于年代流变等原因,与“百丈清规”已非原貌的情形类似,“丛林要则”内容亦稍有变化,但其主旨大意基本如一。下面,本文就现在比较流行的版本中的“丛林要则”内容逐条略作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的佛理妙义。

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无事”不是没有事情或者不做事情,而是内心无所牵缚。因为人活在世间,身处丛林,就要处理大事小事,但在此过程中,心不要被事情烦扰,该做事时就做事,做完后就放下,不要老挂在心上,成为禅修的障碍。对个人如此,对大众也是如此,所以百丈禅师认为,兴盛的丛林必然是“无事”的。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以念佛修行最为稳当、方便,因为这是既靠自力修行、又仗佛力加持的法门。其余法门主要靠自力,如参禅要参话头,打破疑情,破除烦恼,当生很难成就。而念佛就是将一句“阿弥陀佛”诵念到底,具足信愿行,必可成就。正如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中所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为了让正法久住,佛陀才制定了戒律来规范僧伦,涅槃前也要求众弟子“以戒为师”。因为有了戒律,僧团才得以和合共处,修持正法,弘传佛道。严格持戒,并且把佛陀的教诫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如理如法如实地修行,就是真正的精进。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减食,就是少吃或者吃得简单些。古时寺院里的僧人如果生病,有的会被要求减食甚至禁食,以此达到疗病效果。这颇合于现代的“饥饿疗法”。因为人如果经常饱食,除了助长欲念外,还会造成肥胖,影响消化、吸收等机能,所以提倡减食疗病。此外,俗语有云:“病从口入”,疾病多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在当今毒大米、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蔬菜农药等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时期,减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对治之法。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六祖云:“烦恼即菩提……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凡夫面对外境的人和事,自然会产生各种烦恼,圣者则“触目皆菩提”,其间的差别在于能否转化,转化的最佳方法即是忍辱,于境无心,安忍不动。无论顺境和逆缘,均能欢喜地忍,平等地忍,始终让内心保持安稳,这就是一种觉悟者的境界,是智慧的表现。

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面对是非,不做辩解是最佳之法。弘一大师曾开示说:何以止谤?曰:不辩。比如一张白纸,染了一滴墨水,这时如果动它,那么这墨渍就会扩大,所以不要理它,它就不会再扩大了。是非也正如此,自有曲直,不辩反而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若一味地去争辩,只会惹出更多的是非来。

7、“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佛弟子唯有经过很多学修磨练,才能通达世事,理事圆融,为人处世老成持重,才会深孚众望。如此领众学修,可为师表;管理寺院,可为良才。丛林中多有如此师表、良才,为常住四众之福祉,亦为道场兴旺之气象。

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只要尽心尽力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问心无愧。工作中你尽心了,即使未能完成任务,领导也不会责怪你;家事你尽心了,即使没达到理想状态,家人也不会埋怨你;处理问题你尽心了,即使不能圆满,当事人也不会迁怒你……只要你真诚地用心去做了,就是有功。

9、“语言以减少为直接”

语言要精炼,不要罗嗦,简洁明了最好。“是非只因多开口”,该说的直接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谈,禁止空话、废话,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节省说者与听者双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说话如此,作文亦应如此,均以直接、精炼为佳。

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年长与年幼、长辈与晚辈、老师与学生之间,既要讲规矩,又要慈悲谦和,平等相处,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上面的慈言爱语教导,下面的好学知礼尊长,此为长幼双方交流的技巧,亦是彼此修身进德的基础。

11、“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俗语亦云“勤能补拙”。学问之道靠的就是长期不断的努力,修行之道靠的是精进不懈的熏习;如果一曝十寒、缺乏长久心,是难以有所成就的。自古以来,勤奋就是最好的实现理想的途径,不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是如此。

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佛家凡事讲因果,讲业报,认为无论是善因还是恶因,因缘际遇时会以果报相还。佛门有“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说法,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欲得怎样的果报,就种怎样的因种即可。菩萨圣者明白此理,从源头把握好,自然无有恶报;凡夫众生不明此理,任性造恶业、下恶种,不顾后果,恶报成熟时,又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公。圣凡、对错只在一念之间,就看是否明白因果之理。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佛教三法印之一为“诸行无常”,即世间一切事物时刻变化无定,没有永恒存在。故佛陀有“生命在呼吸间”的警策,要求弟子必须时刻精进用功,在此生便证道解脱。可以说,佛教是最具无常紧迫感的宗教。如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生前曾书写一《死》字赠人,并自注曰:“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可谓深得无常之道。

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这里的佛事是指举扬佛法、发扬佛德之事,不是法会、经忏等超度亡者之类的佛事活动。精严,即精进严格,切合实际,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发起的身口意勇猛而无厌的努力。百丈禅师认为,安住于正知正念中,精进、如法修行才是切实可行的佛事,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了生死、度众生。

15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 ÿInputer LinkUrl ÿEditor Keyword ÿHits CommentCount  UpdateTime ]CreateTime ]OnTopEliteStatus Content￿￿翿IncludePic  DefaultPicUrl ÿUploadFiles ￿￿翿InfoPoint  PaginationType DeletedSkinID TemplateID  Stars TitleFontColor TitleFontType  MaxCharPerPage ShowCommentLink、“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僧家的待客之道,就是平等、至诚,不需要什么排场讲究,而是于平淡、诚朴之间见真情。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持有一颗朴实、坦诚的心,这样,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下,都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就是第一供养,第一待客之道。

16、“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耆旧是指年高望重的修行者。百丈禅师认为,一所寺院的庄严与否,要看其中是否住有有德有望、有修有证的“老修行”大德,而不是看其是否有富丽堂皇的山门、殿堂等建筑。庄严不在外表,要看内在。寺院丛林中如果有耆旧长宿住持其间,即能摄引后学,德泽普被,道风远播。试看古德开山前,或穴居岩洞,或栖居简陋茅篷,但参学者却如水赴壑般云集追随,使此处终成大丛林寺院,此可谓真正庄严道场。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中庸》有语云:“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即是说能够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做事就容易成功,若无准备就无把握。百丈禅师认为,凡事先提前做好准备,心中有数,临事时就不会慌张忙乱而辛苦奔劳,从容应对,事情也容易完成。所以,要学会于平常时多下功夫,不要“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

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历来谦恭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谦恭,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尤其是和大众相处,各人脾气、秉性不同,自己谦虚谨慎,对他人恭敬有礼,实为最佳的处众之道。若从事管理工作,面对大众谦和恭敬,自然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做到上敬下和,和睦和谐。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定”为佛法三学之一,定力是修行者的功夫标准之一,也是个人心态素养的表现。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定力,就要看其日常行为是否沉着稳重,看其遇到危险时能否冷静应对而不慌乱。具有了如此定力,才能在生活中淡定从容,任何时候都能一心不乱,正念分明。

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大日经》云:“佛法以菩提心为正因,以大慈悲为根本。”佛家的根本主旨就是“慈悲济世”,“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感恩、付出、不图回报,以大慈大悲之心,帮助、救护一切众生,这是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同样,心中常存慈悲之念,亦是做人的根本;慈悲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精神,抱持对世间万物博大的爱心,既能利他,又能自利。

“丛林要则”说明,身处丛林之中,先要完备自己的修养,凡事有规可依、有矩可循,才能与众和合。此二十条可谓金玉良言,不只在佛门中体现规范的作用,也为我们凡俗间人指明了一条修身养德的光明之路。如果我们能够悉心学习,认真奉持,即可调伏自心,安身立命,体会道在平常日用间的妙用,令佛法、世间法相融相通,即便不能转凡入圣、成佛做祖,也可学有所成、证有所果。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