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馨香般若】浅谈知恩与报恩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圆缘

文章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从波恩港出发,沿着莱茵河,开始自助旅行。一天,他到一座小镇投宿时,被几名警察彬彬有礼地拦住了。杨立紧张地询问原因,警察说,只是受克里斯托镇镇长之托,前来寻找他。

不久,杨立接到克里斯托镇镇长打来的电话。镇长欣喜地要杨立返回克里斯托,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这是小镇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原来2天前,杨立路过克里斯托镇,将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送到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

听了镇长的电话,杨立毫不犹豫,当时就推辞了,他说,施恩不图报是中国人的传统,如果接受那笔奖金和荣誉,反倒显得动机不纯。

镇长想了想,说:你知道我们是怎样找到你的吗?镇长告诉他,杨立离开后,人们开始打听这个东方青年的下落。只听说他在沿莱茵河旅行,但连具体的方向都不清楚。小镇警察局只好把杨立的情况电传给附近十几个城镇的警察局,发动了百余名警力。

听到克里斯托镇兴师动众地寻找自己,杨立很感动,也很不理解:既然自己已经离开,有必要这么大费周折吗?

镇长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一个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意味着破坏了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社会对每个善举人的尊重。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劝勉更多的人向善。”最后,杨立答应回到克里斯托镇,他明白,自己不能辜负那份尊重。

故事中杨立“知恩不图报”的优秀人格固然令人赞叹,而我更加欣赏的是,克里斯托小镇作为一个集体,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知恩必报恩”的良好风气。

知恩和报恩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佛教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大智度论》说:知恩者,是大悲之本,开善业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则生天,终成佛道。不知恩人,甚于畜生!即佛教强调知恩是佛道的根本,不知恩的人甚至不如畜生。但是佛教认为一个人光知恩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报恩,因为知恩与报恩两者是相联的,知恩的意念最后一定要落实到直接的报恩行动中去,才算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观佛相海经》说:“有恩不报,是阿鼻因。”《华严经》云:“得人小恩,常怀大报;不知恩者,多遭横死。”在佛家看来,报恩是做人的基本美德。《<往生论>注》说:知恩报德,理宜先启。为佛弟子,应当常思报答佛法僧三宝等恩德。

佛教中的“恩”有数种,主要指四恩:父母、国土、师长、众生,或父母、国土、众生、三宝,更有四恩之外加善友等。这些恩惠,可以通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来回报。佛家认为,与恩惠有关的活动,始于知恩,终于报恩。佛家所强调的知恩和报恩,是说人要在内心知道对方所给予自己的恩惠,由此生发感激之情,然后力图回报。但是这种回报,并不是世俗人所认为的受恩方非要一对一地报偿施恩者才算数,而是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回报,即心存感激的受恩者,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将别人施惠于己的恩德尽其所能地回馈给更多的人,将这种知恩图报的活动更多地播及他人和社会,并将此功德回向给施恩者及法界一切众生,祝愿其均能离苦得乐、悟道成佛,这才是一种究竟的报恩善举。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云:“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说,菩萨认知到众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恩德,所以发起菩提心,要了脱生死,证大涅槃;而践行菩萨道,知恩同时还要报恩,最圆满的报恩方式,莫过于开导教化一切众生,令他们也能生发菩提心,求证究竟涅槃。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知恩报恩本身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道德准绳,是我们必备的个人素养。古人云:“仁者爱人。”爱人者,就是因为他具备了一颗感恩报恩的仁义之心,才会有回报社会、利益他人的善良义举。因为行为决定于心灵,善良的行为一般发自于善良的心。一个人是否具有知恩、报恩的思想和行为,是他是否具有道德和良心的真实反映。

有则关于因知恩而得益的小故事: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大篮子面包,对他们说:这些面包你们一人一个。顿时,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抢到面包后就一哄而散,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没有吵闹、争抢,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旁。等别的孩子都拿到面包以后,她才拿起剩在篮子里的最小一块面包,并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还亲吻了他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依娃!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这是由于你的感恩之心而得到的回报。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曾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同样地,如果我们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如果不懂得感恩,而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两个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他们每人半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消渴,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则满怀感激地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死在沙漠之中,后者最终坚持走出了沙漠。故事所强调的不是老人施舍的那少得可怜并看似无济于事的半碗水,而是老人在他人危难之时展现出来的那份爱心。将水泼掉的商人无疑是可悲的,因为他只知道抱怨,而不懂得感恩,所以等待他的只能是绝路一条;那最后能活下来的商人喝下了那半碗水,就表明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正是由于那份感激之情,他接受了那一份爱心;也正是这种感激和爱心促使他走出了沙漠,挽回了生命。

根据佛教缘起理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众生与佛之间,皆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关系,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思想。即人与外在环境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或者说是你好我才好,破坏你我也得不到好处。若能正确认知这些理念,然后以此为指导去践行,那就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并成就我们的佛道了。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就要学会知恩、报恩。当我们感谢他人的良善言行时,第一个反应应当是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一个知恩的人,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由于知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关怀和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而普通的劳动,也同时更加尊重了自己。试想,即使我们渺小如一颗螺丝钉,但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却依然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有意无意间都在为他人付出,人生因人心的善良而精彩,社会环境因每个人的善行而愈变愈美好。

知恩与报恩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如果能以知恩的心对待大自然,对待这个养育我们的地球,对待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命休戚相关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乃至空气、能源等,我们就会自觉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生活中,当我们享受清洁的环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清洁工作者;当我们住进新居时,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我们日常的饮食,要感谢在土地上播种劳作的农民;当我们出行坐车时,要感谢那些勤勤恳恳开车的司机;当我们阅读一本好书,要感谢书作者的智慧的创造。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送来光明,当春临大地万物复苏,当母亲孕育出新的生命,当爱人无私地为家庭做出奉献,当朋友与我们推心置腹、促膝而谈……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应当心存感激!若离开这些,我们个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更有何幸福可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任何生命个体的生存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的辛苦劳动,任何个体离开社会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个体生命的完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独善其身,而是要在追求个体生命完善的同时,积极促进他人亦或全人类的共同完善,从而将个人生命的完善建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之中。知恩并报恩,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回报心理,这种理念的建立和施行,其实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健全的团队或社会环境,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循环。

如果我们都能知恩图报,就会逐渐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疏远、隔膜、欺骗、仇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而友爱、包容、互助和愉悦的气氛将充溢人间。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引导和宣扬“知恩、报恩”的思想,并且合理地施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就能引导大众远离那些自私自利、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经济侵略等等不计道德后果的不良风气,让大众都能够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国泰民安不易、父母养育不易、社会稳定不易,因而更加珍惜从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中所获得的美好生活,并且牢固地树立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意识。这既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也更有利于和谐文化精神的呈现。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