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报恩论坛】管窥《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孙欲言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是明清以来世情小说达到艺术巅峰的上乘之作,位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它的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艺术性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并形成了以其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红学”。《红楼梦》中从始至终贯穿的佛教思想,同样引人注目,值得回味探究。今不揣浅陋,略撰短文阐述,错谬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方家、读者指正。

一、以石喻心,《红楼梦》是一部修心历程之作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云,女娲氏在大荒山无稽崖炼石补天,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剩下一块,弃在青埂峰下。这块石头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听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讲到红尘中的荣华富贵,不禁打动凡心,遂请求二师携自己入红尘,要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茫茫大士便将石头变成了一块莹洁的美玉,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唤做通灵宝玉,然后带入人间经历磨难历练去了。这里,以石借喻众生之本心本性,即佛性。本性原本恒常不动,湛然常寂,只因一念妄动,便产生根本无明,开启了生命流转的源头,如佛法“十二因缘”所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是佛法昭示的生命流转过程);在流转过程中,无暇宝玉沾染上红尘,逐渐迷失了本有心性,如凡俗之物一般无二。在此期间,经历了家道由盛转衰的磨难,以及姊妹骨肉的离散、知心情人的香消玉殒等一系列打击,这都是当初一念心动、恋慕红尘的结果,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印证了佛法所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生无常,众苦交集”的观点。

第二十五回中,赵姨娘妒害王熙凤、贾宝玉,雇使马道婆用巫蛊邪术欲置二人于死地。危急关头,癞头和尚(茫茫大士化身)与跛足道人(渺渺真人化身)出手相救。贾政以为二人驱邪要用符水,谁知道人说:你家现有希世奇珍,如何还问我们有符水?贾政明白是指那块玉石,就说此宝玉上面有刻字说能除邪祟,但竟不灵验。那僧人道:长官你那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只怕就好了。此处明示,众生本心本性乃是无价之宝,犹若摩尼宝珠,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只是世人愚迷不识,正如《法华经》中贫子衣中怀珠却行乞的故事所示。僧人解释不灵验的原因是被声色货利所迷,须经颂念加持后,即可恢复其原本功能,即喻指本心本性因受无明盖覆,又受声色货利、六欲七情染污,故而心光蒙蔽,本有的无量神通功能减弱,所以才会被邪术所犯,危及性命。正如僧人为石头开示时所说,石头处在青埂峰时(心未受染污前),是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染污红尘后,则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心性被迷的情形还有第九十五回,玉石再次丢失,贾宝玉神智自此变得迷迷糊糊,最后竟至疯癫。直至第一百十六回,送玉和尚引领贾宝玉回到真如福地(即清净自性所在),看过《金陵十二钗正册》及《金陵又副册》后,贾宝玉了悟一切皆是因缘和合、幻化无常的,即不再执迷尘世的假相,恢复了神智,玉石还归本身。至第一百十七回,癞头和尚再次点化贾宝玉,使其彻悟,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此不再留恋红尘,只待了却一些尘缘后,即出三界之家,解脱轮转之苦。最后在末卷,了断尘缘、“磨出光明,修成圆觉”的石头重回大荒山青埂峰下原处,喻示修行者破除了无明烦恼后,即断除了十二因缘流转生死的根本,果证圣位,获得究竟安隐。此外,石头身上刻满此次红尘经历的文字,亦如法相唯识宗里的阿赖耶识记取了这一段影光尘相,故空空道人能以空性智慧清晰见之。至此首尾相扣,心性终返本还源,永归涅槃寂灭之圣境。

二、参禅破执,《红楼梦》中的佛教修行方法

《红楼梦》全书贯穿着一个“情”字,以情爱、情欲、情孽为缘,演绎出多少人生悲剧。对此若能看破,便能从中解脱;可惜愚痴众生沉迷其间而不觉其非,自甘堕落,即使佛陀在世也无可奈何。如第十二回,贾瑞因色受病,跛足道人拿来风月宝鉴以治之。正面一照是风韵迷人的凤姐,反面一照是个骷髅。此示禅门白骨观修法,专门对治淫欲过重之人。可惜贾瑞不明此理,竟怪道士以骷髅吓人,故不照反面,只看正面欢娱,很快断送了性命。喻示世人多被情色所迷,见色生贪,故轮回生死,无有止息。若能向反面看破,息心除妄,则成贤做圣亦不难。关键处,只要翻转镜身——转过念头即可。

参悟禅机也是“红楼十二钗”的重要活动之一。如第二十二回,贾宝玉听了戏曲《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中的曲子《寄生草》后,心有所感,后因和黛玉闹气,不禁触动了禅机,写下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见了,考宝玉:至贵者是,至坚者是。你有何贵?你有何坚?宝玉因是初悟,见地不彻,故不能答。黛玉随后又添续二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此若六祖慧能大师当年与神秀大师比法故事,黛玉见地超过宝玉。到了第九十一回,黛玉、宝玉又打机锋。黛玉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这里宝玉经一番磨砺后,功夫更进,如破重关,故黛玉考问不住。第一百十七回,宝玉问癞头和尚可是从太虚幻境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那(哪)里来的?宝玉一时对答不来。那僧笑道:你自己的来路还不知,便来问我!宝玉经此钳锤,方才彻悟自己本来面目,牢关透过,明心见性了。

还有第四十八回,香菱吟诗的过程,亦如参禅一般,节节上进升高,至功夫纯熟,自有到家一日。除此之外,《红楼梦》对修行之非法处也有描述。如妙玉扶乩,可测知人事情由,但对自己的命运却无法把握;王熙凤求签,虽有明示,但当时亦错会其意,茫然不解。这告诫世人,修行须一心老实用功,莫执取神通、占卜等非法事业。

三、入世出世,《红楼梦》揭示的选择答案

佛教自诞生以来,入世、出世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佛门人士所关注,近代“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就是二者思想调和的一个侧证。《红楼梦》中对这个问题也有涉及。如第一百十八回,薛宝钗欲劝说贾宝玉考取功名富贵,贾宝玉打断她说:据你说人品根柢,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不曾提醒一个。既要讲到人品根柢,谁是到那太初一步地位的!宝钗道:你既说赤子之心,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不是遁世离群、无关无系为赤子之心。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若你方才所说的,忍于抛弃天伦,还成什么道理?宝玉点头笑道:尧、舜不强巢、许,武、周不强夷、齐。宝钗不等他说完,便道:你这个话益发不是了。古来若都是巢、许、夷、齐,为什么如今人又把尧、舜、周、孔称为圣贤呢?况且你自比夷、齐,更不成话!伯夷、叔齐原是生在商末世,有许多难处之事,所以才有托而逃……宝玉听了也不答言,只有仰头微笑。

这里宝玉所说代表了出世思想,如佛教讲世间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要出家修道,通过修行,回复人的赤子之心;而宝钗所说则代表了入世思想,即不能遁世离群,要在伦理忠孝的践行中修行,如六祖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那么宝钗和宝玉孰是孰非,或者说谁说的更有道理呢?这恐怕还要归结到佛教的教义上去。佛陀曾说他来此世间救度众生,“无善根者令种善根,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其成熟者令得解脱”,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就不难回答了。宝玉根性深厚,加之机缘已熟,自然会挣脱世间尘网,出家修道证真;宝钗看重世间俗务,出世根机尚浅,还需在尘世里积功累德,待机而悟。可见出世还是入世,并无矛盾,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圆融和谐的。这也给时下迷惘困惑的修行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所包含的佛教思想,既见解精到,意蕴深远,又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值得学佛者作为借鉴,足见创作者在佛学方面的精深造诣。文学界一向称该书为一部旷世“百科全书”,单从佛法角度来看,此说亦不无道理,诚哉斯言矣!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