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教修行追求出世间,但立足点仍在世间,在对社会大众的服务中。作为一名正信佛弟子,应该以佛法理念来指引人生,以菩萨六度精神来摄统自己的人生信念,如行事准则、处事心态等。
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即六种可帮助众生渡过生死苦海、抵达涅槃究竟彼岸的殊胜法门,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法门主要为大乘道菩萨所践行,如果我们亦能在生活中依此发心、行事,必将获得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同时也是在践行菩萨道,是菩萨化身所在。
一、布施,主要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对布施含义不太了解的人,常常会认为布施是指物质上的,其实今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大多是在精神与心灵方面有障碍。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的颓废、心灵的迷惘,导致我们迷失了人生方向与生活的意义,在痛苦中沉沦,为此就需要佛法的开导与精神的救助,即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慰藉的话语,对于那些正处在人生低谷和失意当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布施呢。如此一来,我们布施了我们的仁爱,别人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持戒,主要是指依照戒律的要求来匡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止息恶业、生发善业的目的。联系到生活当中,就是要按照高尚的道德标准去指导自己的思想与作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佛教有着非常严格和详细的标准,这主要体现在戒律中,那就是最好的行为规范。如果依照戒律摄受身心,我们将会成为一个至善的人。戒律可以让人的身心处于一种良好的规范与状态当中,生活的规律化、思想的健康化、行为的高尚化,都是美好幸福人生的基石。想要造就气质非凡、行为得体的形象,非戒律莫属。
三、忍辱,就是忍受种种非礼行为、言语的侮辱、诽谤,及各种逆境、困难的考验、折磨等。俗话说得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方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生活中,需要我们时时用智慧来观照,以忍辱来应对一切拂逆之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误会,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实践起来何尝不是如此啊!忍辱可以包容对方的所有言行,是高素质、有涵养的体现,只有那些粗暴、浮浅的人,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大动干戈。小时候,长辈经常告诫我,吃亏是福。接触佛法后我才明白,伤害我们的那些人,也同样深陷在烦恼中不能自拔,我们更应该生起怜悯之心来帮助他们,不应该反生嗔恨,怒骂相加。
四、精进,即时刻不放逸自己的行为,集中精力修学佛法、自度度他。无论是学习世间学问还是佛法,最忌一曝十寒,只有持之以恒地刻苦钻研、精进不懈,才会有所收获,才有可能成为相应的通家。细数古今中外取得大成就的人,都无不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刻苦努力,最后才达到事业巅峰的。佛教修行特别重视精进,反对懈怠,有些高僧大德为了证悟菩提,枯坐蒲团数十年用功,最终桶底脱落,明心见性,了办一生大事。此种坚持到底、从不懈怠的执着追求精神,可同为教内、教外人士所借鉴。
五、禅定,就是将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上,达到一种恒常稳定的状态。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有成就的人大都性格沉稳、做事专心,那种整天心思飘忽不定、意志不专的人,必定会一事无成。俗谚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无论做人或做事,一定要专一恒定,不能三心二意;志向选择要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选定后就要认定不变;选择职业要把握“正业”、“正命”原则,不违反国家法律,不违背道德伦理,不损害社会大众利益,时刻抱持一颗善心,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有理想收获。现在很多年青人性情浮躁,希望高薪工作或者梦想一夜暴富,这都是不现实的。理想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最好而且最快的成就方式,莫过于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这样才能积累经验,最终得到实益。此外,禅定又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在生活、工作中若能时常保持气定神闲、宁静安详,不仅处理日常事务能得心应手,即使遇上大事、急事及突发事件,也会成竹在胸地灵活应对,忙而不乱。
六、智慧,又称“般若”,指通过对佛法的深入了解,从中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真实看法。佛教是智慧的教育,菩萨六度法门中,最重要的就是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即智慧的开显;般若的功用如同人的眼睛,可以明见一切,“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佛法修行离不开般若智慧,美好幸福的人生同样离不开智慧,其作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有了智慧,就可以理性行事;交友时有了智慧,就可以择善去恶;工作中有了智慧,就可以事半功倍;学习时有了智慧,就可以触类旁通。但智慧不是狡诈,狡诈的人心地不净,心术不正,只求自私自利,不惜损人害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有全局的眼光,会有慈悲的情怀,会首先考虑别人、大众的利益与需求,他是道德的标杆,是民众的楷模,可以化解群体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误会。可以说,般若智慧统摄了前五度的功用,以此来指导修行,必然获得殊胜的菩提道果;以此来指导生活,就可以拥有自在可乐、充实美满的幸福人生。
佛法之所以广大,在于它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上圣下凡的一切均含摄其中。用佛法来指导生活,可以使生活富有意义;用“六度”来严饰人生,可以使人生多彩圆满。带有六波罗蜜滋味的人生,富足而不贫乏,持重而不轻狂,坚强而不怯弱,努力而不散漫,淡定而不浮躁,理智而不浅薄。惟愿大家都能信受佛陀的教导,在生活中切实践行“六度”,庄严社会,庄严人生。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