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佛教于2000多年以前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由大月氏国初传汉土。又据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明帝因有“金人飞殿”灵梦之感应,遂遣使往西域求法。于是佛教渐次地传播于华夏神州大地。
关于浙东宁波佛教的传入时间,比较可信的是: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鄮县的阿育王塔的出现以及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太白天童山的开辟。迄今已历1700余年,这比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西来的时间、即梁武帝普通元年(520)还早了200多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鄮县升格为明州府,到了穆宗长庆元年(821)州治由鄞江小溪迁至三江口,开始营建明州府城。到了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州吏任景求舍宅为寺,并恭请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孙、五泄灵默禅师的嫡嗣天童山心镜藏奂禅师(790-866)开山,因地定名为“东津禅院”,此为宁波市内七塔报恩禅寺的滥觞,迄今整整有1150余年。
经历了1150余年的沧桑岁月的七塔禅寺,自唐代心镜藏奂禅师开山以来,法运殷盛。宋元之际,名僧辈出。又经明末清初慈运灵慧禅师中兴,及至现代月西大和尚和现住持可祥大和尚的复兴,已成为当今中国佛教寺院中、尤其是浙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名刹之一。
宁波(明州)自唐代建城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及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与东邻的日本、韩国等的往来尤为密切。唐代鉴真东渡时曾驻足过宁波;日本的遣唐使船大多由明州港出入,如日本天台宗开山之祖“传教大师”最澄就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九月由明州港上陆,然后前往天台山求法。南宋时期,随着宋日之间海上贸易的发展,日本留学僧人纷纷搭乘商船前往明州求法。现将主要的入宋求法僧列举如下:
(1)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二月日本东大寺重源作为国使来到明州。
(2)乾道四年(1168)四月“千光国师”荣西第一次由明州入宋求法。
(3)乾道七年(1171)比叡山觉阿、金庆入宋向瞎堂慧远禅师学法。
(4)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日本达磨宗三宝寺的大日能忍派弟子练中、胜辩到明州,向阿育王寺拙庵德光禅师求法。
(5)淳熙十四年(1187)荣西第二次入宋,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得天童寺虚庵怀敞禅师之法归国,后来建立了临济宗建仁寺派。
(6)宋宁宗庆元五年至嘉定四年(1199-1211)又有京都泉涌寺俊芿入宋,在明州学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