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一瓣心香】村里有老娘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钱国宏

80岁的老娘一直住在村里,像一粒种子埯在了乡亲们的中间。

大学毕业后,我定居都市,娘却坚持住在乡下的老家。娘说:人老恋旧,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不想挪窝了。

拗不过娘,就把一份惦念扔在了村里。村子是个穷村,娘放着城市的清福不享,单单喜欢农村生活,这里面肯定有隐情。至于恋旧,那只不过是娘随便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娘住在300多户人家的中央。独门独院,但人并不孤独,家里院中一年四季人流不断:春天时,邻居大婶们跳墙过来,替娘把菜园种好;夏天时,邻居大叔拎着水桶,帮娘浇菜、间苗,还给娘编了几把蒲扇和乘凉时坐的蒲团;秋天时,前街的几个中学生叽叽喳喳地跑进院,帮娘摘满树的白梨;冬天雪停了,老队长带着老伴,扛着扫把笤帚,把娘的院落和房顶扫得干干净净。平时,经常有乡亲们仨一群俩一伙地走进娘的院子,这个送把新葱,那个递一把头刀韭菜,让娘尝个鲜。

村里安自来水时,娘不知道信儿,结果全村只有她一户未安上。自来水管道快铺完时,村支书忽然一拍大腿:哎呀,瞧我这破记性!老刘大婶家还没安呢!于是,几个人星夜加班,把管道到了娘的家。天亮时,汩汩清泉流进了娘的水缸里。

开春,村里对土地进行调整。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乡亲提出:老刘大婶种的地离家较远,她腿脚不灵便,能否把地调近一些?于是,娘再到地里看苗情时,只需走5分钟的路程了。

老家门前有条乡路,坑坑洼洼的,雨天时,娘穿着水鞋都要陷在里面。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时,由于财力紧张,决定只修两条砂石路,其中就有老家门前的那一条。乡亲们都很赞同:80岁的人了,该走一走溜光道啦!年轻的后生们走光坦道儿的日子多着呢!

娘养了一群鹅。鹅是个大肚汉,总也吃不饱,于是,娘一天要放牧好几次。一天中午,娘午睡时,饿急的鹅群钻出篱笆墙,把附近一农户家新长的麦苗给吃了个精光!娘醒来发现闯下了大祸,急忙到那户村民家道歉、赔偿。那户村民笑了:刘大婶,多大个事呀?!不但没让娘赔偿,反而还安慰娘,大婶啊,别上火呀!没事的,麦苗过几天又长出来了,不会耽误产量的。

事后,娘对我说:你走过南城、进过北市,这样的乡亲难找啊!

一次我回乡探望娘,正赶上一家村民办喜事。我去找娘开门时,看到娘居然被主人让到了炕头的贵宾席上。娘说,村里多少年了都是这个令儿(规矩),上了年岁的老人都往炕头上让,这叫尊重!是的,尊老敬老一直是村里的令儿,很温暖的令儿

娘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丝毫没有住烦的迹象。娘说,出了村的人都会想着这个屯,为啥?在村里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大伙其实是在一个锅里吃饭,是一个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你才会知道什么叫饱和暖!

娘没读过大学,说不出高深的话来,但娘说的两个字,却足够我品味一生的!是的,越走近村庄,越能明显地感到:接近乡土的地方,处处都生长着饱和暖!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