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小王是我的同事,两人年龄、性格相近,结婚时间也差不多。婚后不久,我听到她们在相互评说自己的婆婆,小张说婆婆对她如何好,总是在夸赞,口气带有一种满足和幸福感;小王则抱怨婆婆对自己如何不好,一直说婆婆的不是,口气带有一种抱怨和无奈。
一天,我询问小张如何与婆婆相处。小张说:“这也没有什么,无非是感恩平常。”“那如何感恩平常呢?”她说:“我以前也不太明白,这是我母亲教导的。母亲对我说,你爱一个人,就得容忍他的一些习惯和缺点;你爱那个家,就得融入那个家,爱那个家的每一个人。我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每天的生活!与婆婆在一块,我总想到她是我爱人的母亲,也就是我的母亲。首先我要感恩她,感恩她给了我爱人生命,感恩她抚养我爱人长大成人;其次是尊重她,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尊重她的言行举止。反过来,婆婆也就会对我关心和尊重。”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小张与婆婆相处的一些生活细节。如她与婆婆上街,逢到上、下台阶,总是上前去扶婆婆一把;一块走路,总是让婆婆走靠路边;买了东西主动提,让婆婆空着手走,并陪她拉些家常话。特别是在婆婆的熟人面前,说话注意礼貌,给婆婆争面子。诸如这些平常小事,谁都会碰到,但并非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感受这种平常、平淡生活中的真情与满足。就如我那同事小王,她并非有什么原则性的过错,只是平常没有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尊重他人,做事向来我行我素,无所顾忌,不考虑婆婆的生活习惯及感受,这样相互之间存在芥蒂,由芥蒂而生猜疑、烦恼,生活怎么能幸福呢?
记得禅门古德天皇道悟与其弟子崇信禅师间有段对话,也说明感恩平常这个道理。崇信出家前是一个卖饼的,家里贫穷没有地方居住,道悟同情他,就让他住在天皇寺的一间房里。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给道悟和尚10个饼,而道悟每天又返还崇信一个饼,并说道:
“这是我惠赠你的。愿你子孙繁盛!”
时间长了,崇信就心生疑惑,“饼是我送给和尚的,和尚为什么还要返还我一个呢?难道其中有什么别的意思?”于是就此请问道悟和尚。道悟回答说:
“饼是你拿来送我的,我再返还一个给你,难道不对吗?”
崇信一听,心有所悟,于是决心出家,拜道悟为师,潜心学习佛法。有一天,崇信向道悟请教说:“弟子在师父身边许多时候了,还未承蒙师父指示心要。”
道悟回答说:“自你到来,我一直在指示你心要啊!”
崇信很奇怪,问道:“您老在什么时候指示过我呀?”
道悟说:“你每天端茶来,我便接住了喝;送食物来,我便接受了吃;你向我合掌问讯,我向你点头致意。这哪一处不是在向你指示心要啊?”
崇信听后,低头沉思了很久。道悟启发他:“若要见道,当下便见,一用意识思考就错了。”崇信闻言,豁然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