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互动平台】《<佛学>导论》的读后感言和恳请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方百顺(北京)

《报恩》最近一期刊登的华定谟的《<佛学>导论》一文,真是好文章!

我是在退休之前几年开始接触佛学的,退休回乡后就认真学佛了,至今已近20年。自以为是半个知识分子(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所以看了许多佛书,本地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流通的书籍和光碟,我几乎看了个遍,但是对佛学始终没有理出一个头绪。现在读到《<佛学>导论》一文,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禁拍案叫绝,好极了!

<佛学>导论》把我堆在脑子里的杂乱无章的佛学知识,来了一个大整理。就像一屋子乱七八糟的书,无法整理,现在搬进来一个大书架,哪一层放什么书,哪一层放什么书,写得明明白白,很快就归架了。现在我对脑子里的佛学知识,哪些属于般若学,哪些属于缘起学,哪些属于涅槃学,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说实话,我在读《<佛学>导论》的时候,几次拍案叫好;读完之后,不由得在屋子里挺挺胸,昂昂头,伸伸臂,踢踢腿,大声念起阿弥陀佛,好不心旷神怡、心花怒放!然后,我觉得自己的身材好像长高了,原来要仰着头看的架子上、桌子上的厚厚的佛学书籍,现在变得我正在俯视它们,它们都变成了薄薄的一本,薄薄的一本。我好高兴啊,这一次取得的法喜法乐,胜过以前几次得到的法喜法乐!

这就把我对佛学的理解,推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以前对佛教、佛法、佛学、佛门这些名称,只有一个混笼统之的认识,认为“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说教”,“佛学是说明宇宙人生真相的学说,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的环境”,就是最好的佛教定义了。现在看到“佛学是关于尘的本原、本源、运动规律和消灭的知识体系”的佛学定义,我脑子里的佛学知识就又一次被整理了一次,哪些是属于本原,哪些是属于本源,哪些是属于运动规律,哪些是属于消灭,有条有理。尤其是“只有消灭自己才是最大的行善,才是根本的去恶”,“只有我才能消灭我。消灭了我,就是成就了究竟佛”,这真是佛教的精髓,把佛教的许许多多的道理都概括进去了。

真正令人震撼的,就是讲空的定义了。这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说法。竟会有这样的说法!人说佛学高深,自己也感觉到佛学高深,但是自己以前实在是因为弄不懂佛学才说佛学高深,现在佛学的最高真理就在面前了,空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合”。我念《金刚经》无数遍了,至今还是胡里胡涂,《<佛学>导论》点出“一合”详细说就是“一切种度综合”。那么“一切种度综合”怎么讲?却说“具体解释一切种度综合,是本著作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把我的胃口吊得十足,急切地要看“一切种度综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佛教居士林几位爱看佛书的同修都深有感慨,有的还说要去找华定谟。

<佛学>导论》既然讲得出这样出人意料又令人信服的佛学的定义,我相信,她一定能讲出关于“一切种度综合”出人意外又令人信服的含义。所以我恳切地请求《报恩》能够尽快地把《佛学》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发表出来!我想,《报恩》读者中的相当一批读者,也有这样的心愿。《报恩》这一期向广大读者做出了慈悲浩荡的法布施,我们相信,《报恩》一定会再接再厉,给广大信众做出更加慈悲浩荡的法布施,决不会撂下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佛学饥渴者不管的。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陆续刊登华定谟老居士的新著《佛学》中的相关篇章,以供大家饱尝法味。同时欢迎大家对此佳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其锦上添花,更趋完善圆满。此为华老居士的心愿,也是本刊同仁的真诚祝愿!阿弥陀佛。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