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从佛法中品味人生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陈浦燕(上海)

十五年前,由于偶然的机缘,我对佛教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爱上了佛教,阅读了大量的佛教经典,朝拜了很多佛教名刹,从而对佛教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菩提系列佛教散文在大陆出版,一时间风靡全国。很多对散文感兴趣的人,不论是否佛教信徒,一旦阅读了他的文章,大都会爱不释手。这些佛教散文没有枯燥的佛理说教,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作者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平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将深奥的佛教理论融入平常的生活当中,告诉人们一种人生的哲理,让你读后得到人生的启示。

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篇叫《罗汉鞋》的文章,告诉我们僧人所穿的罗汉鞋的深刻含义。文中说,作者曾到某寺院拜望一位高僧时,见到僧人穿着一双带有破洞的罗汉鞋,感到很好奇。僧人告诉他说,出家人的服饰除了保暖御寒等作用外,还含有一定的佛教哲理,像罗汉鞋左边三个洞,右边三个洞,除了穿着感觉凉爽外,还警示出家人要低头看得破!在我们人生中,声色名利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多人因为被贪嗔痴心所缠缚,生活过得烦恼重重。只有低下头来看破这些名闻利养,过一种少欲知足的生活时,你就会感到平淡中的生活乐趣。

看完这篇散文,我沉思良久。我从来没有想到,一双看似很平常的僧鞋,里面竟然有那么深的人生哲理!我因此一下子买回了全套六册菩提系列散文,逐一认真拜读,每一篇都给我带来了人生的启迪。

正是从林清玄的这些散文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并了解了一些佛教的知识,由此引导着看了不少佛教基本典籍,如《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阿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经典,以及富有情趣、哲理的佛教故事书籍,如《佛陀十大弟子传》、《佛典故事》、《禅宗公案》、《佛语溯源》等。从这些介绍性的佛教经典和故事中,我对佛教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佛教净化人心、启迪人生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无论是阅读经典还是故事,我更多的是从佛教对人生的启迪指导作用角度来品味的。如《佛遗教经》云:“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过得是否快乐,与其贫富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在其观念与心态;一个人若能做到知足常乐,即使一贫如洗,仍能生活得充实愉快。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平常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居住在极其简陋的巷屋,让人感到愁忧不堪,而颜回却仍然活得有滋有味。有则《敬钟如佛》的典故,讲述了一个初出家的沙弥,在寺院从事每日按时敲钟的工作。不久,他敲的钟声引起了方丈和尚的注意,感觉很有节奏及韵律,音声宏厚悠远,与众不同,于是方丈叫来小沙弥,问他敲钟时是怎么用心的。沙弥回答说,我在敲钟时,把钟当成佛一样恭敬,认真地用心去敲,不敢有丝毫疏忽!方丈听后,连连夸奖,并悉心培养他。后来这位沙弥弟子果然成了一方大丛林寺院的住持,十方信徒都慕名来亲近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对待工作时,如果我们能像小沙弥那样,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那即使是平常单调枯燥的工作,我们也能品味出其中的乐趣,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更喜欢从文学角度去阅读、欣赏佛经中充满文学色彩的偈颂。偈颂作为佛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经典内容的复述,因为讲究格律、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和记忆,因而很受人们喜爱。如《法华经》偈颂:“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除佛经外,古来许多高僧大德都是创作偈颂的高手,藉此宣扬佛理,以及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如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不仅是丛林寺院中奉行的准则,也饱含着待人接物、求学问道、安身立命的规范与方法,值得社会人士借鉴。此外,如宋代高僧破山海明禅师的《只认衣衫不认人》、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明末高僧憨山大师的《醒世歌》等,都是发人深思警醒的传世偈颂,读后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接触、学习佛法的十多年中,我除了读诵经典之外,还朝拜了国内一些名寺古刹,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与一般的朝山者不同,我到寺院并不是烧香许愿,而是怀着虔诚的心去感受佛寺的清净庄严,去学习佛教的文化。在朝礼佛寺的过程中,我十分留心各寺中充满人生哲理的楹联、警句,见到令我感动者,就当即记在随身小本子上,十多年来所获颇丰。如“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客来莫嫌茶饭淡;僧家不比世情浓”,“一粒米从信士口中分出;半瓯水由行人肩上挑来”,“看破世事难睁眼;阅尽人情暗点头”,“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等等,都是给人警示的好楹联。

十多年的佛法熏陶,对我的为人处世方式和人生观都有很大的改变,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佛法对人生的启迪教化作用。我感恩佛教,并将长期虔诚地学习佛法知识,用来提升自己的人格,感化周围的人。尽管我现在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信徒,因为我还没有拜师和皈依,但我会按照佛陀的言教来依教奉行。我觉得,形式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心中有佛,用心香一瓣来表达对佛菩萨的虔敬之心,同样会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护念。我愿以毕生的努力,做一名传播佛法的使者!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