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庄严宝像》序言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传 印】

近年来,宁波七塔禅寺在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令人欢喜。近日,七塔禅寺方丈可祥法师送来即将出版的佛像画集《庄严宝像》的样本。余择日焚香净手,展卷瞻睹。其中的佛菩萨画像,宝相庄严,栩栩如生,瞻之如亲对目前,令人心生虔敬,欢喜赞叹。

佛者,觉也,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福德智慧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一一相好庄严都是无量劫来上求下化、六度万行的功德结晶,人天共仰。能在佛陀住世时得睹金身者,必定善根深厚、福德具足,也必能于瞻礼佛陀的相好庄严之际开启自性具足的功德宝藏,结下解脱与觉悟的胜缘。为了常睹金容,礼拜供养,人们开始塑画佛像。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佛陀上升忉利天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经很长时间还没回到阎浮提。优填王以未能礼佛而忧苦成疾,群臣乃以牛头旃檀木雕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礼,王遂痊愈。相传这就是佛造像的起源。佛陀入灭后,塑画佛像的风气渐渐在佛弟子中流行起来。造像之风与佛教流传地区的本土文化艺术交相融汇,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佛教造像艺术。辉煌灿烂的敦煌壁画,宏伟晃曜的乐山大佛,震撼人心的云岗卢舍那佛等艺术瑰宝,都是我国古代佛教信仰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令人们在观赏中,生起恭敬和信仰之心,赞叹礼拜,获福无量。

在佛教看来,佛像并非泥塑木雕的偶像,也不是石刻彩绘的艺术品,而是佛陀入灭后住持佛教的佛宝,是佛的常住法身所寓,是使众生彰显佛性的殊胜因缘,因而也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交互感通的结点。塑画佛像,功德无量。如《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所说:“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功德专精系念,常观如来威德自在,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智智、三十二种大人之相、八十随形好;一一毛孔皆有无量异色光明、百千亿种殊胜福德庄严成就;无量智慧,明了通达;无量三昧、无量法忍、无量陀罗尼、无量神通;如是等一切功德,皆无有量;离众过失,无与等者。此人如是谛念思惟,深生信乐,依诸相好而作佛像,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由此可见,塑画佛像让更多的众生得睹佛菩萨的相好庄严,种善根、积福德、开智慧,既是佛教广结法缘、普度众生的悲智体现,也是佛弟子修学佛道的方便法门。

眼前的《庄严宝像》,集150幅释迦牟尼佛像成《佛像卷》,集165幅观世音菩萨像成《菩萨像卷》,幅幅工笔细绘,精致庄严,皆为北京荆山画院院长夏荆山老居士及其学生近20年来,以至诚、恭敬之心创作的精品。《庄严宝像》所收的每一幅画像都配有像赞,赞辞或出于佛经,或源于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的论著、像赞、文抄,画像与赞辞,珠联璧合,完美统一。每一幅佛像的背面,又配有一帧书法作品,文句是夏荆山老居士撰书的佛菩萨赞颂。像赞一体两面,书画交相辉映,更显夏老居士发心之至诚、功底之深厚。思维佛菩萨的相好庄严、无量功德,描绘于笔端,赞颂以诗文,并以之集结出版,自他并度,福慧兼修,普利众生,正符《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所说,可谓“功德广大,无量无边”。

当前,我们的佛教事业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时代背景中,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宁波七塔禅寺在可祥法师的住持下,顺应时代发展,回应社会要求,致力于佛教文化事业,以此促进自身建设,以此善巧度化众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七塔禅寺再接再厉,为正法久住、广度众生,为弘扬佛教、繁荣文化,为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