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释道安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昌莲(广东)

                            

释道安(312-385,一说314-385),乃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和主要的佛教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州)卫氏望族门第,幼丧父母,自小由外兄孔氏抚养成人。天资聪颖,为乡邻嗟异。十二岁出家,因外貌不扬,肤色黝黑,不被其师器重,长年驱役田间劳作。后来,其师于劳役中两次发现道安法师有阿难尊者“多闻强记”之能,所读经文,过目成诵,故不敢再轻视,就让他受具足戒,任其游方参学。年约二十四岁时,师事佛图澄尊者,深受其赏识与器重。梁•慧皎《高僧传》卷五云:

因事澄为师。澄讲,安每覆述,众未之惬。咸言:“须待后次,当难杀昆仑子。”即安后更覆讲,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于时学者多守闻见,安乃叹曰:“宗匠虽邈,玄旨可寻。应穷究幽远,探微奥。令无生之理,宣扬季末。使流遁之徒,归向有本。”于是游方问道,备访经律。

道安法师依佛图澄受学,主要学习小乘佛法,同时亦修学大乘般若学说和戒律,这三个方面的佛教训练,为他后来的佛学造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佛图澄殁后,于34836518年中,为避战乱,道安法师不得不辗转奔波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一带,开始了他早期的弘法活动。在此期间,他游方问道,就学于竺法济、支昙等人。

365-379年,道安法师定居襄阳,从事弘法和研究著述。其主要活动有:①与官僚士大夫交往,与当地名士习凿齿之间的交谊尤深;②宣讲《般若经》,并进行佛教著述;③整理佛典,编写《综理众经目录》;④建立僧团,制定戒规。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道安法师与习凿齿被苻坚迎请至长安,道安法师被安置住于长安五重寺,有僧众数千人,大弘法化。道安法师在长安的最后七、八年当中,除了对《般若经》的宣讲与研究外,主要从事组织翻译佛经,并劝苻坚迎请鸠摩罗什大师。道安法师的一生,其成就最为卓著辉煌的时期,是在襄阳与长安两地。他一生著述颇丰,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主要有:

一、组织翻译大乘佛经、小乘经论和戒律,提出“五失本”、“三不易”

道安法师利用前秦提供的优越条件,组织中外著名高僧学士翻译佛经。由道安主持译出的佛典约有十四部一百八十三卷,“百余万言”。其中,小乘佛教典籍占绝大部分,共十三部一百七十八卷。这些小乘经典,主要是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所传承的《阿含经》,和论释《阿含经》教义的论述──阿毗昙。这是继东汉安世高后,第二次大规模地把说一切有部的典籍译为汉文。中国后世虽盛行大乘,但因为小乘佛教经典,特别是阿毗昙,对佛教基本名相(概念)、教义作了详尽的分门别类的解释,所以亦广为流传。

在道安法师之前的经典翻译,皆由民间分散组织进行。道安法师在长安主持翻译佛经时,由于其所处佛教领袖之地位,容易得到政府的鼎力襄助,因而在选拔翻译人才,组织翻译事业方面,都比过去要优越的多。

道安法师在主持翻译《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的过程中,对古来的译经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五失本”,即过去佛经译文中存有五种失去(或改变)原经本义的情况。所谓“译胡(梵文)为秦(汉文),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意谓译经时要把梵文的倒装句,按照中文的语法规则译为汉文的非倒装句的表达方式。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意谓为了迎合中原人好文的习惯,必须把原本质朴的经文语句加以修饰。

“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此指译经时须删繁就简,删略颂文的重复句子。

“四者,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意谓原经有近似中国辞赋篇末总结全篇要旨的“乱辞”的“义记”,但在译时皆略去不译。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意谓原本在讲完一事,将述别的内容时,需重复前面所说,译经时都要予以删除。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