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七月,我们几个同修相邀来到黄山翠微寺小住修行,欲求得几日清净。
翠微寺在黄山太平县境内,坐落于黄山风景区西大门之外。寺院四周群山环抱,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山泉终年奔流不息,饮之,不但清纯甘甜,而且润泽肌肤,实属天然美容之水。翠微寺是一处远离喧嚣、深藏不露的世外桃源,自古以来就是出家人潜心修道的佛门净地。如果你贸然到访,定会被那“小桥流水穿幽壑,古木修篁蔽太空”的自然美景所陶醉……翠微寺还是我国唯一一座由古印度人开创的寺院。有史料记载:晚唐年间,印度高僧包西来云游我国,当他来到黄山脚下,发现如弥勒峰的翠微峰时,便惊呼道:“此地即佛地也!”此后,包西来就一直在翠微峰苦修,饥餐野果、渴饮山泉、织麻为衣,当地人都称他为麻衣和尚,直到公元882年,山里有位姓洪的人家因受感化为包西来供田建起了寺院,是为翠微寺的源起。翠微寺为禅宗道场,自古地灵人杰,曾出现过许多高僧,除师祖包西来外,著名的还有雨峰法师、凡空方丈、超纲和尚等。现在寺内住持即是我国禅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演龙法师。1992年,当法师初到翠微寺时,看到沧桑变幻、天灾人祸屡建屡毁的古寺遗址时,引发了无尽的悲悯。他随发誓愿:一定要重建这千古道场。从此,法师岩居穴处,化善缘,建殿堂,并冒着生命危险,从缅甸请来近千尊饰金白玉佛,其中一尊高
近年来,为了给前来修行的信众提供良好的修学环境,演龙法师在寺院周围的苍松翠竹间,搭建了四十二座以梵文字母命名的“华严茅棚”,以供修行者来此闭关。此外,寺院还于每年
今年,我和同修们是第二次来翠微寺了。寺中有四位出家师父。我们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洗漱,然后去大殿和师父们一起做早课;下午四点半做晚课;晚饭后稍事休息,接着诵《金刚经》。除早晚课外,出家师父们都在自己的禅房内打坐静修。我们几位是修净土的,便聚在一起学佛、事佛、念佛。正如演龙法师所倡导的“以读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为资粮,以禅宗为行持,以净土为归宿……”作为弘法利生宗旨。禅、净不分家,我们无需在小住几日内起分别心。
寺内有一位七十多岁姓
几天后,天下大雨,老居士有事要下山,可又放心不下寺中之事,我们知道后,承诺寺中之事我们来干,让他放心下山。老居士不在的日子里,我们几个同修人人动手,一起忙着打扫厨房卫生,去地里摘菜、洗菜、烧饭,早晚下地浇水等,把斋堂内外收拾得整洁有序。寺中的厨房是大灶,烧的是木柴,开始我们不会烧,弄得满脸黑乎乎的,好不容易才把火点着,但烧出的饭菜却远比家中煤气灶烧出的饭菜好吃。看着师父们个个吃得很香,我们高兴地笑了。我忽然想到:这不就是修行么?修行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遥不可及、高坐云端,而是脚踏实地,干好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