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生命即当下:一行禅师的人生智慧》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一行禅师 著 向兆明 译

情绪之河

  在引导我们思想与行为的过程当中,情绪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心中有一条情绪之河,在这条河流当中,每一滴水都是一种不同的情绪,而每一种情绪的存在都依赖于其他情绪。为了观察这些情绪,我们只需要坐在河畔,在每一种情绪浮出水面、缓缓流过并最终消失的过程当中识别它们。
  情绪有三种——让人愉悦的、让人不悦的以及中性的。当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爬上心头时,我们也许想要把它驱逐出内心,但更有效的做法是回归观呼吸,放下对这种情绪的执著而仅仅是观察它,然后静静地辨认出这种情绪:“吸气,我知道我有不愉快的情绪;呼气,我知道我有不愉快的情绪。”说出这种情绪的名字,比如“愤怒”、“悲伤”、“喜悦”或“快乐”,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辨认出情绪,并在内心更深处承认它的存在。
  我们可以利用呼吸来感受情绪,并接纳其存在。如果我们的呼吸轻缓而平稳——这是观呼吸的自然结果——那么我们的身心也会慢慢地变得轻缓、平稳而清透,情绪也不例外。正念观察的基础是“不二”法则:情绪不是与我们自身相互隔绝的一种存在,其产生原因也不仅仅来自于外部,情绪就是自我,而在那一刻我们就是内心的情绪。然而我们既不沉溺其中,也不因这种情绪的存在而感到惶然。对待情绪我们既不攀援,也不抗拒,这实则是一种放手任自然的态度,而这也正是禅修当中我们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
  在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时,如果我们能够充满体恤与慈爱,这些情绪就能够被转化成一种能量,一种健康的并能够滋养我们成长的能量。通过正念观察,不愉快的情绪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迪,给我们提供对自我、对社会的洞察与理解。

请不要拿情绪开刀

  西方医学过于强调手术的作用,医生总想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拿走。当我们身体内部的某些部位出现异常时,他们往往就建议我们动手术。心理治疗似乎也是如此,治疗师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丢弃不健康的情绪,而仅仅保留积极阳光的那部分,但如此一来我们能够留下的或许就已经不多。各种情绪都是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抛弃了负面情绪,同时被抛弃的或许也是我们自我的大部分,而徒留残缺的自我。
  其实,我们应该学习转化的艺术,而不是去“处理”我们的部分自我。比如,我们可以将愤怒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更健康的存在,比如理解,而不必通过医疗方式来移除。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愤怒情绪而愤怒的话,我们同时就有了两重愤怒,这对于治疗来说将是南辕北辙。相反,我们只要带着爱和关注去观察,认真面对自己愤怒的情绪而不是避之不及的话,愤怒自身就会转化,这就是和解。自我能够保持平和,我们就能与愤怒情绪和解。推而广之,这也是应对抑郁、焦虑、恐惧或其他任何不愉快情绪的不二法则。

转化情绪

  应对情绪的第一步是识别情绪。在每一种情绪产生之初你就要识别它,而识别情绪的途径是正念。拿恐惧这个例子说,当恐惧产生时,你提起正念观照它,并识别它的存在。你知道恐惧源于自我,正念也源于自我,两者共存于你的内心,不是相互对抗,而是相互守望。
  第二步是认同情绪。在识别出情绪之后你最好别说:“恐惧,给我滚得远远的。我不喜欢你,你不是我。”更有效的做法是说:“你好啊,恐惧,今天怎样?”然后邀请自我的两面——正念与恐惧——像朋友一样握手,并认同两者的共存。这样做似乎有点骇人,但只要心中仍然持有正念,你就不必感到害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心中不仅有恐惧,还有正念,它会伴护在恐惧周围。然而正念也需要滋养,滋养正念最基本的修习是观呼吸,它可以保持正念的存在并使之强大。一开始你的正念或许会比较微弱,但只要你滋润它,它就会变得强大起来,而只要正念还在当下,你就不会被拉入恐惧的泥沼而不可自拔。事实上,在觉知到心中恐惧的那一刻你就开始转化它了。
  第三步是缓和情绪。在你以正念关注恐惧情绪的同时,你就开始缓和它了。“吸气,放缓我的身心活动。”这有助于正念的提起。缓和情绪的不二法门是跟它在一起,就像一位母亲温柔地抱着自己啼哭的孩子一般。当孩子感受到母亲的温柔时,他就会安静下来停止哭泣。正念就如同这位母亲,它源于你意识的深处,观照你那痛苦的情绪。母亲抱着孩子时与孩子的心是在一起的,如果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想着其他事,孩子就不会安静下来。只有当这位母亲抛开所有杂念,全身心去拥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不安情绪才会缓和。所以我们应该直面情绪,不要逃避,不要对自己说:“有什么大不了,不过就是我的一种情绪罢了。”来吧,让我们拥抱情绪,跟它在一起,这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呼气,缓和我的恐惧情绪。”
  第四步是释放情绪,无为任自然。因为自己的平稳心态,你感到安然自逸,哪怕自己仍然身处于恐惧的威胁之中。你知道自己的恐惧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恶魔,你能够应对它,它的危害就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变得轻微且可以忍受。现在的你可以笑对恐惧,任随它去,但请不要就此罢休。情绪的缓和与释放都不过是对症下药,你现在有机会更深入地去观察恐惧,并开始从根本上转化恐惧情绪。
  第五步是谛观情绪。你需要谛观自己的孩子——你的恐惧情绪——以发现问题的究竟,哪怕孩子已经停止哭泣,恐惧感已经离你远去。你不能总是抱着孩子,因此你要通过谛观去发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找到有助于情绪转化的合理方式。比如,通过观察你会意识到孩子的痛苦有很多原因,有的是身体内部的,有的是身体外部的。如果是孩子的周围环境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你能够把环境搞好,孩子就会感到更舒适。谛观让我们看到孩子哭泣的各种原因,知道这些原因之后,我们才知道如何转化情绪并获得自由。
  这一过程类似于心理治疗。在为病人治疗的过程当中,治疗师要研究病人痛苦的本质。通常来说,通过根究病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对自我、对所处文化以及对这个世界所持有的信念,治疗师一般都能够挖掘出病人痛苦的原因,之后再与病人一起对这些观点与信念进行检验,并最终将病人从此种思想牢笼之中解放出来。但是,要实现这一过程,病人的努力是最为关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一个心理治疗师必须在病人心中培养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然后这个“内化心理治疗师”就能够全职而有效地开展心理治疗工作了。
  治疗师治疗病人的过程并非仅仅是另一套信念的灌输,相反,他要做的是帮助病人看清自己痛苦的根源,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点和信念让自我备受煎熬。很多病人都想摆脱让人痛苦的情绪,但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观点,而这些正是所有情绪产生的根源。所以治疗师必须和病人携手合作,帮助病人观照事物的本原。这与正念转化情绪的过程不谋而合,我们识别情绪,认同情绪,缓和并释放情绪,然后我们谛观情绪,究其缘起,而这样的缘起通常就是我们不准确的认知。一旦我们理解了情绪的缘起与本质,它们就开始自动转化了。

正念与愤怒

  愤怒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它就如同一团炽焰熊熊燃烧,炽焰当中的我们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所言所行将会让我们事后懊悔不已。当某人愤怒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地狱受煎熬的样子,因为地狱就是由愤怒和仇恨构成的。当地狱之火熄灭,我们的大脑会变得冷静、清醒而理智。拒绝愤怒,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爱和慈悲。
  当我们的愤怒被置于正念的灯火之下时,它那破坏性本质霎时间便失却了一部分淫威。我们可以默念:“吸气,我知道我在愤怒;呼气,我知道我就是愤怒。”如果我们能够一边调整呼吸,一边识别并在正念下观察愤怒,愤怒便不再能垄断我们的意识。
  觉知可以作为我们愤怒的一个伙伴,对愤怒的觉知不是为了压抑它,也不是为了驱赶它,而仅仅是照看它,这是正念修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正念不是判断,它更像一个姐姐,以爱与体贴去照顾和安慰自己的妹妹。我们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就能保持正念并完整地了解自我。
  愤怒时,我们往往很难回归自我。我们会记恨对方,回想他的可恨之处——他的粗野,他的不诚,他的残暴和恶毒。对我们愤怒的对象,想得越多,听得越多,看得越多,愤怒的火焰便燃烧得越猛烈。他的无理与可恨或许是真实的,或许是虚构的,又或许是被夸大的,但事实上问题的根本并不是所有这些林林总总,而是愤怒本身,是我们必须回归自我,首先审视自我内部。愤怒时我们最好不要去听对方解释,也不要见面,哪怕认为对方应该对自己的愤怒情绪负责。这就如同一名救火队员首先要做的是救火,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观寻纵火之人。“吸气,我知道我在生气;呼气,我知道我必须尽全力去观照愤怒。”只要愤怒还在,这样的自我暗示就能避免我们把愤怒情绪强加于他人,以约束自我的言行。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观察愤怒情绪上来,我们就能够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而追悔莫及。
  当我们愤怒时,愤怒就是自我,压抑它或驱赶它就是压抑和驱赶自我。喜悦时我们就是喜悦,愤怒时我们就是愤怒。当我们心中产生愤怒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它是一种能量,而且我们也能够为了将之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而接受这种能量的存在。一只堆肥箱,里面的有机物料正在腐烂分解,发出恶臭,但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把这些垃圾转化为漂亮的花朵。起初我们可能会觉得垃圾和花朵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当我们深入谛观后会发现堆肥之中有花朵,花朵之中有堆肥。一朵鲜花分解只需两个星期,一名优秀的园丁在审视堆肥时能够看出这种转化过程,因而不会为此而感到悲哀抑或厌恶。相反,她会珍视这些正在腐烂的物质,不加区别、不分优劣地对待它们。对待愤怒情绪,我们需要的就是园丁这种洞见及不二的视野。我们不必对愤怒情绪感到害怕或是拒斥,愤怒也可以是一种堆肥,是我们体内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能够催生出美妙的事物。我们对愤怒的需要,就如同园丁对堆肥的需要。只要我们学会接受愤怒,心中就已然拥有了一些平和与喜悦。渐渐地,我们就能够将这种情绪彻底转化为平和、喜悦与理解。

珍惜已经拥有的

  我们总是问:“出了什么问题?”当我们这样问时,我们便邀请痛苦的种子现身。我们感受痛苦、愤怒和抑郁,同时产生更多这样的种子。如果我们努力感受我们内心以及身旁健康、喜悦的种子,我们会更快乐。我们应该学着问自己,“什么是我们拥有的”,同时感受拥有的幸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的身体、情感、认识与意识当中有很多有益的、清新的和疗愈的要素,但如果我们自我封闭,自囿于悲伤的牢笼之中,我们将无法感受这一切。
  生活充满奇迹,比如蓝天,比如艳阳,比如孩子的双眼。我们的呼吸也是令人愉快的,每天我都享受自己的呼吸。但如果不是得了哮喘,或者是感冒塞鼻子,很多人就不懂得珍惜呼吸的愉悦。然而我们不必如此,像这样的快乐元素就在我们的自身内部,在我们的周围,每分每秒我们都能够享受它们,因为正确的正念修习方式,就是对这些珍贵的快乐元素的觉知。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平和、喜悦和快乐的种子就被种下了,并变得更加强大。快乐的秘诀就是快乐本身。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能够享受这阳光,享受彼此的存在,享受呼吸的奇迹。这样的快乐不在天涯海角,而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心中。

责备无用

  如果你种的莴苣长得不好,你不会去责备它,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当莴苣长势不好时,你就会去查找原因,也许是施肥不足,也许是浇水不够,又或者是日照时间过长,原因不一而足,但你唯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责备。然而,如果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我们与朋友、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我们却去责备对方。然而,如果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发展这些关系,培养这些关系,就像种植莴苣一样。责备从没有任何积极的效果,尝试说服对方同样如此,无论这种说服是多么有逻辑,多么有事实基础,这是我的个人体验。不要责备,不要讲道理,不要摆事实,仅仅理解。如果我们理解,我们让对方知道我们理解;如果我们能爱,局面就会发生转变。
  有一天,我在巴黎作有关责备无用的演讲。演讲过后,我独自一人行禅,当我经过一座建筑物的拐角时无意间听见一个八岁大的女孩对母亲说:“妈妈,记得要给我浇水哦,我是你的莴苣。”一个小女孩能如此透彻地理解我的想法,这让我很是欣慰。然后我听到母亲回答说:“好的,我的女儿,但我也是你的莴苣哦,所以也不要忘了给我浇水。”母女俩一起修习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理解万岁

  理解与爱不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是一回事。设想你儿子早晨起床后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为了让自己的妹妹上学前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饭,于是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决定把她叫醒。但碰巧她今天心情不好,被哥哥叫醒后不是说,“谢谢你把我叫醒”,反而牢骚满腹:“干吗?别管我!”一边说,她还用脚踢他。这时他很可能就愤怒了,心想:“我好心好意把她叫醒,她竟然还踢我?”接着,哥哥可能就会跑到厨房跟你抱怨诉苦,或者干脆回她一脚。
  但后来他想起妹妹整晚都在咳嗽,于是意识到她一定是生病了,妹妹也许是因为感冒才会表现得如此不近人情。那一刻,他理解了,也不生气了。理解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长久修习,需要我们以慈悲的双眼去看待芸芸众生。理解即爱,理解超越嗔之苦,心中有理解,不自觉地你就会去爱;当你能够去爱,自然而然地你就能减轻他人的痛苦。

真爱

  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理解对方。如果我们的爱仅仅只是占有的欲望,这就不是爱;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的需要,我们便不能爱。真正的爱,需要我们通过谛观去发现和理解所爱之人的需要、渴望和痛苦,因为这是真爱的基石。当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所爱之人,爱的力量就如汹涌的潮水喷薄而出不可阻挡。
  我们要时常近坐在所爱之人的身旁,握着他(她)的手问:“亲爱的,我足够理解你吗?又或者,我让你受苦了吗?请你告诉我,让我更好地去爱你。我希望你幸福,但如果因为我的无知而让你痛苦的话请你告诉我,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去爱你,去让你幸福。”如果你言辞恳切,以真正的开放心态去理解对方,对方或许会因此喜极而泣。哭泣是一种好的征兆,因为这意味着双方理解的心门都打开了,一切将再次变得可能。
  也许一个父亲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勇气去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如此他们之间的爱便不能圆满,如此爱得越多,给对方的伤害或许就会越多。真爱需要理解,所以为了爱我们一定要勇敢。爱有了理解,我们所爱之人就一定能幸福。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