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学佛何为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张凯 (山东)
  “学佛教,你要出家当和尚啊!”这是我的许多亲戚朋友,在得知我在大学里学习佛教专业时常说的一句应话。面对这样的回应,我也只应道:“我只把佛教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不会皈依佛教当和尚。”这样,他们才如释重负、放下心来,但我心里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无奈和感伤。
  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佛教信仰者在13亿人中算是少数。在历史上,中国人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大规模信教的传统。如今,还有许多人将佛教甚至宗教视为一种迷信,一种愚人的信仰,他们对佛教抱有一种反感、排斥、不屑的态度,认为和尚是异于常人的怪人,对其总是投以异样的目光,这无疑是一种傲慢的偏见。
  学佛何为?见仁见智。有些信徒会说,学佛是为了得到佛的加持,超越六道,求得解脱,往生极乐;有些学者会说,佛教很神秘,学佛是为了满足自己探寻真理的好奇心。这都没错。但我认为,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品格,使自己心无挂碍、自得安乐。佛教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从佛陀的事迹与教导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如何对待生活与生命。佛教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生观,它的重心不在于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而是引导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先不必要求改变世界,只需先要求改变自己。当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有了如实的把握后,由每一个人所构成的世界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拥有“真、善、美”的人间乐土。
  我们如何改变?如何如实的把握自己?我认为佛教讲的“六度”是很好的修炼自己的方法。“布施”让我们懂得仁爱;“持戒”让我们懂得克制;“忍辱”让我们懂得宽容;“精进”让我们懂得勤奋;“禅定”让我们懂得平静;“智慧”让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我们不必真的出家为僧,真的修持佛教戒律,真的打坐入定,而是要体悟其背后所蕴涵的心境。佛教告诉我们懂得要强,同时也要懂得示弱;要拿得起,同时也要放得下。取舍之间张弛有度方是人生的艺术。
  佛教也告诉我们要如实观。如实观就是要观法实相,要体察事物的本质。这反映在缘起的学说上,就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因之果,世上没有无果之因。那么,善因必得善果,恶果必缘恶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有如此,我们的内心才会平静,才会自在。
  学佛之人要有学佛之人的气质与品格。“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的终极追求,许多人怀疑学习佛教有什么用?学习佛教的“用”确实不像其他理工社科类专业那样具体实际、立竿见影,但所谓“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它的“用”正在于对人的性格气质的潜移默化的长远的影响。这种“用”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经历的丰富而愈加彰显,愈加珍贵。我常感到,自己能够学习佛教真是幸运之至,可谓“佛祖加持”。
  学佛之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教的信仰者,包括出家僧人、在家居士和一般信众。他们将佛教当做一种信仰,对佛顶礼膜拜。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读佛经、谈佛理,精进修行。另一类是专门从事佛教研究与学习的学者和学生,他们主要集中在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许多人将佛教当做一门学问、一门知识,对其进行学习研究,以期认清佛教的“如实”面目。
  这两类学佛之人,通常被我们称为“教界”与“学界”。虽然“教界”与“学界”的接触与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佛教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日渐增多,但双方之间却有着一条似无实有的沟堑将其阻隔。“教界”和“学界”对佛教不可谓体认不深入,探讨不细致,但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教界”对佛教的理解时带主观倾向,不免有失公允,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而“学界”对佛教的研究有时又太过客观,不能从佛教自身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深度理解,有时也过于僵化,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憾。
  我认为,“教界”、“学界”的那层隔膜并非一堵墙而是一层纸,在那条沟堑之上可以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强烈的“佛教情怀”及对“学佛何为”的共通体认应该成为这座桥梁的基石。“学佛”不仅要将佛教当做一种知识去学习研究,更要将佛教的人生观契入到当下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当中去,用生命去体认,用生活去感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想,佛教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安身立命处正在于这种佛教的生活化,而生活化的佛教也正是这一两千多年前发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历久弥新的真正奥秘。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