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辛弃疾与佛教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张家提(江苏)

  辛弃疾(1140-1207)是我国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提出了具体的抗金主张,以图恢复中原。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免职,此后一直隐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曾一度被朝廷起用,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长期壮志难伸的隐居生活,使辛弃疾倍感苦闷。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为寻求心灵的解脱,他分别从老庄和佛教中寻找答案。在与高僧的接触中,他对佛教产生了虔诚的信仰。他写了大量佛教题材的诗歌。从这些诗歌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辛弃疾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刻苦精进的修行实践。

一、赋予事物佛教内涵

  辛弃疾在许多诗歌中,都将平常习见的事物赋予佛教的内涵,让这些风景事物都能做到无情说法,即所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达到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法身说法的效果。
  辛弃疾的《木犀》词,颂扬了木犀(桂花)的清香与高雅,赞颂了其洗尽尘缘的高贵: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
  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做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与玲珑,拼却今宵无梦。
  诗歌中的金粟如来在佛教中常用来指维摩诘居士。据传,维摩诘居士前世曾为金粟如来。词人赞叹桂花为金粟如来出世,以花喻人,表明桂花可带给人很多佛教启示。“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则道出了桂花的清香宜人,更说出了桂花远离尘世的清高。词人言外之意是劝人要向金粟如来学习,以便能有这样的法力与神通,同时要远尘离垢,清净修为。
  辛弃疾的《菩萨蛮》词则将友人用菩提叶制作的灯喻为是在为人说法:
  看灯元是菩提叶,依然曾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而今天女歌。
  辛弃疾有一次与好友聚会,友人在席上张起菩提叶灯,并在席上作赋;另一友人赵茂中带病携一名歌女来唱歌助兴。词人辛弃疾看到菩提叶做的灯,忽然想起了它所寓含的在为人说菩提法之意。在佛教中,灯常用作比喻智慧和光明,以一灯能破千年暗来说明智慧能破解愚痴无明。词人在此赞叹带病前来赴宴的友人恰如病中的维摩诘居士。据《维摩诘经》说,维摩诘居士为度化众生的方便,示现病态,佛陀知道其意,派人探病,大众都不敢前去,佛陀于是派遣文殊菩萨前往问疾。维摩诘空其室内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致问,维摩诘告以“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辛弃疾赞叹好友带病前来,是为众生而想,称赞歌女宛若天女,这个场景恰如文殊问疾时,天女散花的情景。

二、描述寺院佳境

  作为佛教信徒,辛弃疾一生中曾到过许多佛寺游览参访。诗兴所至,词人写了很多游览佛寺的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是称赞佛寺的风景秀丽,有的是抒发词人游历佛寺的感悟。如《题金相寺净照轩诗》说: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这首诗是在参访金相寺时触景生情而作,词人深悟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告诉人们心当不为外物所转,心更不是外物。诗的结尾两句告诉我们,明月是指示人悟道的载体,当你看到明月照深潭的景象时,会从中体悟禅宗“明月溪水尽说禅”的道理。
  其实,佛门中经常用明月比喻悟道,用手指比喻指引人悟道的工具或者手段。禅宗祖师常训导学徒,说指月之指是指不是月,而很多学徒却认指为月,走错了路。辛弃疾此处所指的月亮,正是启示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悟道。诗句一语双关,明写明月,暗写悟道。
  辛弃疾还有一首《黄沙书院》,诗前有序说:“黄沙书院面势甚佳,欲以维摩庵名之,特未定也,预以一绝句纪之。”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是形骸。
  柴门不用常关着,怕有文殊问疾来。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隐居期间所作,描述了自己在隐居黄沙书院时的落寞心情。由于情绪低落,词人甚至将看到的土木,当成了尸骨形骸。在杳无人烟的书院中,用不着将门紧闭,也许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会有文殊菩萨前来问疾呢。
  辛弃疾在多首诗词中反复提到维摩诘居士,提到文殊问疾、天女散花的典故。可见辛弃疾对《维摩诘经》是多么熟稔,对维摩诘居士是多么推崇。他还常在诗歌中以维摩诘居士自比,说明词人对自己修证的信心。

三、与高僧的往来

  辛弃疾之所以有高深的佛学造诣和修证功夫,与他经常跟高僧往来问道分不开。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是描述与僧人交往情形的。他的一首《减字木兰花》:
  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祝。却恨春风。勾引诗来恼杀翁。狂歌未可。且把一樽料理我。我到亡何。却听侬家陌上歌。
  僧窗夜雨,点明了词人是去拜望高僧,并受到高僧煮茶对饮的热情招待。词中辛弃疾因为饮茶生发了很多感慨,由此产生诗兴。饮茶是禅宗的重要修行方式,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自问世以来一直为禅子津津乐道。“吃茶去”告诉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修行的方式,所谓“穿衣吃饭无非修行,运水搬柴尽是妙道”。词人通过饮茶来体悟修道,也是禅师暗示给他的禅机。词人来此本没事,但通过饮茶和听人歌咏,对禅的体悟更深了一层。
  辛弃疾的《问禅》,描写了自己亲近一位高僧,请问禅理的事:
  我来欲问小乘禅,惭愧尘埃未了缘。
  忽忆去年秋夜话,共听山雨不成眠。
  辛弃疾与僧人的往来由来已久,但在没有隐居之前,他与僧人的交往,也只限于一些好奇,或是粗浅的问道。诗中词人说自己问的是小乘禅,可见此时他对佛法的体悟尚不深刻,但在此之前,却与僧人有过密切的交往,这使他回忆起去年与高僧共同听雨的情景,可见,那时的辛弃疾已经对高僧有着敬仰之情,所以,在一年之后,还想到高僧,并向高僧问道。
  辛弃疾的《和任师见寄之韵》,描述了自己在归隐之后的生活状况:
  老来功业已蹉跎,买得生涯复不多。
  十顷芰荷三径菊,醉乡容我住无何。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
  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
  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辛弃疾是在收到高僧任师对自己的问候信之后,作了这首诗作为回复。在诗中,辛弃疾告诉任师,自己的功业已经半途而废了,自己现在年岁已高,恐怕在人世的时间不长了。好在自己有满园的荷花和菊花,使自己能在愁闷时借以消愁解忧。词人经常在梦境见到风花满枝,醒来才知是空梦。虽然自己有诗兴,但不知道作诗给谁看。诗歌中表露出辛弃疾对自己被免职的幽怨和无奈,对不能为国效力的遗憾。可见,虽然隐居了,辛弃疾还是不愿甘于寂寞,总想能为国出力。晚年虽然被起用,但时间不久又被免职,他生前没能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

四、赞颂高僧的德行

  辛弃疾写了许多赞颂高僧德行与证悟境界的诗词。他在《关悟老住明教禅院》一诗中,描写了关悟长老从匡庐来到明教禅院,大众被其威德所感,对他尤为尊敬以及关悟长老应众人之请坐在小轩中为大众说法的情形: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辛弃疾在深山的禅院中,亲自聆听了关悟长老的说法,而且在夜晚还以禅宗机缘之语开示大众,使人都能从中得到禅修的启示。作为文学家的辛弃疾,在聆听了关悟长老的开示后,深有感触,于是形成了这首诗歌,以此来赞颂关悟长老高尚的德行。
  辛弃疾在《和泉上人》一诗中,赞颂了一位外出参访归来的高僧泉上人: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
  破裓一身在悬磬,清谈对客似撞钟。
  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
  春雨地垆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
  这首是辛弃疾唱和泉上人的诗。泉上人为了寻求禅法的真谛,不辞辛劳行脚参访,经过了多年的遍访名山古刹,上人深有所得。在饱参饱学之后,他又回到自己的寺院。经过寻师访道的磨难,上人的衣衫也破旧不堪了。他将随身的法器都放下来,对着来客谈禅声音悦耳仿若钟声。曾有人想从言语中得到上人的启迪,上人却让人自我参究,从不以言句
开导学徒。在春雨后的地垆上得到上人分与半座,诗人不由得感叹自己是住在一个大丛林中。在这里,辛弃疾似乎借用佛分半座给迦叶尊者的典故,来比喻泉上人对自己的看重。
  辛弃疾的《赠延福端老二首》赞扬了两位长老的任运逍遥,德行高超,心无挂碍的品格:
  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
  欲识高人用心处,白云堂下一炉香。
  两位长老在平常生活中,来去自由,随缘安住。他们曾因偶然的机会来到姜峰古道场,在那里,他们看似与平常修行者无异,但却让人感到他们具有仙风道骨,令人敬仰。诗人还告诉大众,如果想知晓这两位高人的用功之处,看看白云堂下两位道人所烧的一炉香就知道了。言外之意,两位高人的嘉德懿行是来自于他们的精进行持。

五、描述自己的修行生活与感悟

  辛弃疾本来是满怀雄心恢复中原的主战派,从二十三岁开始屡立战功。因而也受到皇帝的重视,年轻气盛的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正当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时,却遭人谗言,在四十二岁时被弹劾免职,到江西上饶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一直到他过世,虽在晚年被起用,但时间很短,不久就被罢官。词人在百无聊赖的隐居生活中,还想着为国参战,但报国无门,心情郁闷。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老庄和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与高僧往来,亲自体验修行生活,写下了大量修行体验与感悟的诗词。
  辛弃疾在归隐之前,曾作有《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诗: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辛弃疾身经百战却因谗言诬陷被解职,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佛教的观点来看待人事的变幻莫测,并表示自己现在要彻底放下世间虚幻不实的东西,然后用心修道。诗人认为,这才是自己要走的路。诗人感叹,一个人之所以放不下很多东西,是因为有我,如果人能够做到无欲无求,就能够做到以冤亲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了。
  他的《浣溪沙·瓢泉偶作》描写了词人的修行生活:
  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去年曾共燕经营。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夜来依旧管弦声。
  词人在自己新修葺而成的茅屋中,感受着隔绝人世的世外生活。但晚年的病痛常常折磨着词人。一直靠借酒消愁的词人,也因病停止了饮酒,过起了吃斋念佛的生活。年老多病的词人,每天点燃一炷香,认真地读诵经典。此时的词人,完全是个虔诚的信徒。
  辛弃疾在《病起独坐停云》中说:“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写出了自己晚年多病,深感病苦的磨难,便以吃斋的方式修行,希望减轻病苦。
  词人在《南歌子·独坐蔗庵》中,表达了自己从参禅修道中,感受到人间的纷扰不定: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闲。
  禅宗的不二法门,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维摩诘经》说:“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不二法门也。’”后比喻为惟一的门径和方法。在禅修生活中,词人冷眼看世间,才感到自己生活的清净,人世生活的纷繁复杂。词人在悠闲生活中,体会到清闲人生的佳趣。
  辛弃疾的《醉书其壁》则描述了自己的修行感悟。诗云:
  颇觉参禅近有功,因空成色色成空。
  色空静处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如何说,且坐清凉境界中。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辛弃疾对佛教的修行已经有了相当的深度。他不仅阅读经典,而且还真修实证。对参禅悟道完全有了自己的体悟。《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辛弃疾对此体会颇深,自己在禅修时,仿佛已经达到禅定的清凉之境。辛弃疾晚年一反佛道兼修的形式,转向对佛教的虔诚修行。与一般的士大夫信佛不同,辛弃疾是学修并重的。在平常的日子中,他会很认真地读诵经典,领会经文所体现的佛法深意。在读诵经典之后,他还会在诗词中表达自己对经文的理解。他在读《圆觉经》后写诗说: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灾。
  若来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圆觉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禅宗典籍之一。在此经中,有十二位大菩萨向佛陀问道,佛陀分别给予解答。通过十二位大菩萨的问对,告诉大众很多学修的哲理,从而引导众生掌握正确的修行方法。辛弃疾阅读《圆觉经》,深有感悟,他认为,《圆觉经》中虽然讲了这么多的道理,但只要自己有一两点能够受用就相当好了。如果能够从很少的经文内容中明了如来真实的意旨,众生便能够悟道成佛。
  辛弃疾的另一首《读圆觉经》,也表达了自己阅读该经的体会: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
  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辛弃疾的《书停云壁》表达了诗人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形成的万事随缘的思想:
  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
  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辛弃疾的《再用韵》,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参究功夫: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
  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辛弃疾认为,要想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就得花费一定的功夫。古人的公案禅语都是我们参究的对象,需要我们认真去体悟。他还列举了香岩禅师的禅语告诉人们要认真参究。香岩禅师曾在禅语中说:“去年贫未是贫,去年贫尚有立锥之地;今年贫,立锥之地也无。”虽然连立锥地都无,但他有无相无边的法界,拥有万妙宇宙。
  从以上对辛弃疾诗词的论述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佛教深厚的感情和虔诚的信仰。他能够将日常习见的事物赋予佛教内涵;他频繁游历佛寺,与高僧往来,写了许多赞僧诗词;他精进修学,对佛法有着很深厚的造诣。在中国佛教史上,辛弃疾是能够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文人相提并论的虔诚佛教信徒。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