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27个藏族孩子的妈妈:因为爱一直在坚持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刘荣付(湖南)

  在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北段一道道褶皱里,有着崇山峻岭、惊涛骇浪,在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封闭山村,有一位女子,27个藏族孩子喊她“妈妈”,她就是感动无数人的江觉迟。
忘不了藏区的孩子

  江觉迟是安徽省安庆市人,父亲是中学教师,她自己在安庆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
  那年,江觉迟第一次走进川藏线,就爱上了那边的自然宁静和纯朴,此后每一年,她都积攒起假期,去一次藏区。
  2005年,她又一次行走川藏线。那条路线她常走,但每一次她都会选择没去过的地点,足迹越伸越远,当她行走到四川省甘孜州的一处崇山峻岭时,遭遇了连续的大雨,随后,地质塌方突如其来。
  江觉迟幸运地躲过了塌方危险,但因塌方倒下来的巨大土石堆堵住了她的去路。路断了,她被困在了山里,此时,她背包里的干粮所剩无几。
  江觉迟第一次感到无助,莫名的惊恐不时袭击着她。就在她要落泪的时候,突然从山上下来一位善良的藏民,把身上的干粮给她吃,还把她带到山下一个寺庙办的客栈里。
  说是客栈,其实很简陋,就是供人歇脚的地方,七八个人睡大通铺。僧侣、信徒、过客在这里歇脚住上一夜,再继续前行。让江觉迟惊喜的是,山上寺庙的活佛下山办事,因为塌方,他也滞留在该客栈,带着对活佛的敬重,江觉迟与他攀谈起来。
  她对活佛发出感慨:“这地方咋这么贫穷呢!”
  活佛说:“你不知道,上面还有更贫穷的。反正你也出不去,不如我让一个小扎巴(小喇嘛)陪你走走。”
  活佛的提议正中江觉迟下怀。
  再往上,就是高原牧区。江觉迟跟着小扎巴挨户走进牧民家,看到的情景让她傻眼了,一家就一顶帐篷,没有床垫,晚上睡觉直接在地上铺一张毛毡,上面盖一床毯子,长年如此;好多小孩赤着脚,光着身子,在草地里打滚……
  江觉迟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生活在都市里的她,无法想象眼前的一切。她把自己的口袋翻遍,掏出所有的钱给牧民,所剩无多的饼干、糖果分给孩子,还有昂贵的户外装备、冲锋衣也留给了山上没有衣服穿的娃娃。可她有限的接济根本无法满足那么多孩子的需求。
  回到客栈,江觉迟心里依然沉沉的。活佛说,这地方海拔高,自然灾害很多,洪水、泥石流、雪崩,每场灾害一过,有些孩子就成了孤儿,他的寺庙里已经收留了5个孤儿,现在还在继续寻找孤儿,他此次下山就是为搜寻孤儿的,他还想给孩子们找个老师,教他们知识…… 
   活佛的话,就像把小锤子,一下下地击打着江觉迟的心灵,没等活佛说完,她立刻说:“你看我行不行?我想来教孩子们。”
  活佛没有直接回答,只让她考虑清楚,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苦。

辞职返回藏区

  不行,我要去支教。两个月后,江觉迟下定决心,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起初什么都没说,江觉迟以为父亲不同意,就拿父亲曾资助贫困孩子从中学直到读完大学的事作比:“爸,你不是也资助贫困孩子吗?我有支教想法还是你给我的启发,我只是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真想去?”父亲认真地看着江觉迟问。
  “真的想去,我忘不了那些孩子。”
  “那就去做吧。但记住,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得比我好。”
  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江觉迟向单位辞职,再次前往藏区。她先坐火车,再换汽车,再换拖拉机,再换摩托车,又骑两天马,还要步行,翻过两座大山,差不多花了十天时间。
  活佛再次看到江觉迟时,惊讶不已,连声感谢。活佛把寺庙里的小学校交给江觉迟,她的主要工作是寻找散落在草原山区的失学儿童以及孤儿,并教孩子们学习知识。
  起初,江觉迟想得很美好,但生活上的困难却超乎了她的想象。
  没有公路,也不通电,照明工具是酥油灯。没有水果和蔬菜,主食只有糌粑和酥油。海拔又太高,即使有米也煮不熟饭。每天就着酥油茶吃糌粑,又缺水,以致出现便秘出血症状,江觉迟痛苦极了。她想起一个土方,喝猪油能治疗便秘出血,但当地没有猪,她就在风干的牛排上寻找牛油,一小撮一小撮抠下来,熬成油,捏着鼻孔灌下去,果然就好多了。后来,这成了草原上治疗便秘的特效“秘方”。
  很快,江觉迟支撑不住,病倒了。躺在湿漉漉的帐篷里,她想起曾经安逸的生活,舒适的睡床,几经斗争,准备放弃。第二天一大早,她背着包裹从帐篷里出来,发现帐篷外全是牧民,他们没有苦苦挽留,只是面向她唱起歌来。
  江觉迟的心被牧民的歌声深深震撼,她不敢看牧民们充满渴望的眼睛,她的脚怎么都迈不动。她又想起临来时父亲的话,自己不能就这样做了逃兵。
  病好后的江觉迟,开始翻山越岭去寻访失学儿童。
  现今,这个学校里有27个孩子,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除了江觉迟,还有一个藏文老师,是寺庙派出的喇嘛。每次上课,江觉迟说:“阿爸!b-a-ba!”她让孩子们看嘴形,“ba--!”藏文老师再用藏语把意思告诉孩子。
  因为孩子在草原上放牛放马习惯了,无法乖巧地坐在教室里,没待几天就想着法子逃跑。每次逃跑,江觉迟都要漫山遍野地追,把他们找回来……找回来也不批评他们,只是给他们看自己因为寻找他们摔伤的部位,渐渐地,孩子们因为心疼她就不逃出去了。
因为爱一直在坚持

  在高原上待久了,江觉迟身体吃不消,经常头晕,她贫血,有时还咳血。天气一变化,有时候给孩子上课都会咳个不停。
  有一天,她上课时发现有三个孩子不见了,急得到处找,可就是找不到。眼看天就要黑了,江觉迟心急如焚地在学校门口等待,她已经收拾好帐篷准备出去找了。突然三个孩子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江觉迟紧绷的心立刻松弛下来,连责备他们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坐在门槛上,孩子们站在外面,手里拎着一包东西,有一个微笑着看着她,另两个有些委屈地低着头。原来,这三个孩子听人说有一种树根可以治贫血,他们就偷偷跑到山里去寻找,事实上,他们找回来的不是那种树根。
  那晚,江觉迟感动得几度落泪,她抱着三个孩子久久不肯松开。后来,她把那些树根晒干,一直保存着。
  还有一个一只眼睛失明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残疾,他显得孤僻,不合群。但他特别心疼江觉迟,每天不停地给她倒茶水,不喝也倒。江觉迟因为身体不好,偶尔回安徽治病,只要他听说老师要回去治病,那几天他吃饭就少了。每次要离开前,江觉迟都和他谈心,开导他,并保证准时回来。现在,他也渐渐可以和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了。
  在藏区高山草原支教,江觉迟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爱情,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她谈情说爱。她一个人默默生活,安静支教,忘记了城市的繁华和漂亮衣服,甚至忘掉了化妆品是什么样子,她的脸上已经打上了高原红。每个夜晚,孩子们睡着了,她就在酥油灯下,对着窗外的清风、明月写诗,记日记。高原的夜空,幽蓝幽蓝的,月亮和星星就像钻石样挂在头顶。有的藏民说,江觉迟是“菩萨派来的”。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江觉迟的身体也渐渐多病。经常胸口痛,有时躺在床上,也会感到天旋地转。她去过好多医院,看过好多医生,都查不出什么具体病因,但最后医生都对她说:“千万别再回高原了。”
  可是江觉迟舍不下孩子们。
  5年了,她的整个身心已经跟孩子们连在了一起,已经和这片高原融为一个整体。江觉迟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从小牛小马一样的无知幼童,长成知情懂事的少年,她像母亲那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