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维摩诘经》中往生净土的八种方法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禅悦(上海)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经典以在家菩萨维摩诘居士为中心展开。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大菩萨。这位大菩萨早已成佛,号金粟如来,他才智超群,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陀尊重。《维摩诘经》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影响禅宗思想的不二法门,也有“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染而不染”、“无住而生心”等多方面思想的要义。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中,维摩诘居士还专门向众香菩萨讲述了往生净土的八种方法。经中说: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菩萨往生净土的第一法为“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菩萨广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常以大悲心饶益众生,视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尽一切力量拔济众生出离苦海。菩萨通过行六度四摄,以方便善巧的方式给予众生欢乐。菩萨在摄化众生时,不论是作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还是给予众生爱语、利行、同事的救度,都是以大悲心为本,从来不会有求报的心理。菩萨饶益众生是一种无相布施,即布施者没有布施的我相、没有受施的人相,没有所施的物相。如《金刚经》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当你行善事之时,应当心存施无望报的观念,只有怀有这样的观念才能称为清净布施。

往生净土的第二法为“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菩萨在修行度化众生的过程中,要能做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了能够度化众生,菩萨常常甘愿为众生受尽各种痛苦,将自己修行的各种功德回向给众生。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在佛弟子中以智慧第一而著称。舍利弗在行菩萨道时曾发愿:“我现在一定要效法佛陀舍身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的事情,都一定要完成,绝不半途而废。”舍利弗发愿后,大梵天想测试一下舍利弗的愿心,就变成一个凡人蹲在路边哭泣,舍利弗见到后,便上前问他为何哭泣。
  大梵天说:“请你离开,你无法帮我解决问题。”
  舍利弗说:“你说给我听,我会尽力帮助你。”
  大梵天说:“我的母亲患重病,医生说要修行者的眼睛与医生的药方一起煎药才能治好,但是我要到哪里去找呢?”
  舍利弗说:“我把我的眼睛给你。”说完就毫不迟疑地挖下右眼。
  大梵天急忙说:“我要的是左眼,你怎么把右眼挖下来了?”
  舍利弗稍微迟疑了一下,又把左眼挖下给这个人。大梵天把眼睛放在鼻子边一闻,抱怨眼睛又腥又臭,随即把眼睛丢在地上,用脚去踩。
  舍利弗听到此情形,不禁叹息菩萨道难行,心中兴起了退道之心,认为自己还是做一个自了汉好了。
  此时大梵天腾身空中,让舍利弗的双眼愈合回复光明。大梵天笑着对舍利弗说:“你不是想行菩萨道,效法佛陀舍身的精神吗?为何半途而废呢?”舍利弗深感惭愧,从此更加发心修菩萨行。
  作为一般的修行者,也应当有菩萨代众生受苦的精神,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情怀,救拔众生的痛苦,施与众生欢乐。

菩萨往生净土的第三种修法为“等心众生,谦下无碍”。

  一般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大多是关爱自己亲近的人,仇恨与自己结怨的人。佛教则告诉我们,不仅对自己亲近的人要关爱,对那些与自己有怨恨的人也应当像亲人一样对待。佛教将这种无差别地对待众生的方式称为“等念怨亲”。如《八大人觉经》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陀指出修菩萨行的人,在行布施时,应当做到等念怨亲,平等布施。佛陀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佛者,应当以大慈悲心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著,而以平等心、爱怜心接待众人。
  菩萨修行不仅要“等心众生”,而且还应当做到“谦下无碍”。所谓谦下,就是要谦虚待人,不轻视任何人。《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的常不轻菩萨就是这样一位菩萨。常不轻菩萨,不论碰到谁都会礼拜、恭敬赞叹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常不轻菩萨对人的恭敬赞叹,是出于自己的一片真心,但是他的这份真心却常被一些骄傲自满的人所误解。他们看不起常不轻菩萨,认为常不轻菩萨满口胡言。因此,他们就骂常不轻菩萨:从哪里来的无智比丘,胡说什么我不敢轻视你们,还为我们授记说将来当得作佛。这些人认为,你常不轻菩萨算什么呀,哪有这个资格为他们授记。因为这些人的傲慢心理,他们不仅骂常不轻菩萨,还以棍棒、瓦块、石头等打常不轻菩萨。
  常不轻菩萨礼拜、赞叹他人,非但没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被人辱骂和殴打。即便如此,常不轻菩萨不但不生气,还一边避走远住,一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常不轻菩萨因为不轻视任何人,临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并且都能受持,由此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常不轻菩萨得六根清净以后,不仅寿命增长,还广为人说《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因为宿世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后来得遇到无量诸佛;又因为受持读诵,广为讲说《法华经》,以此因缘将来当得作佛。

菩萨往生净土的第四种修法为“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对于修菩萨行的诸菩萨来说,再进一步修行即达到佛的果位。诸佛在因地都是修菩萨行,而后成就佛果。佛教根本教义要求修行者要“礼敬三宝,修诸功德”,而菩萨则属于三宝中的佛宝,是未来佛。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所发的第一愿即“礼敬诸佛”,此愿中的礼敬诸佛,即包括礼敬诸菩萨。佛法中说,为佛弟子,对佛教典籍和诸佛菩萨有一分恭敬,便成就一分功德,增长一分菩提;有十分恭敬,则成就十分功德,增长十分菩提。如前文中所说的常不轻菩萨,将一切众生视为诸佛,对之恭敬赞叹,并预言这些众生将来皆可成佛。
  其实,有许多菩萨在前世已经成佛,只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来人间示现菩萨身。比如,观世音菩萨在往昔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为慈悲救度众生的方便,示现为菩萨身,并以三十二种应化身广度一切众生。因此,我们恭敬礼拜诸菩萨,即礼敬供养诸佛。若对菩萨心怀轻慢之心,便有无量罪过。

菩萨往生净土的第五种修法为“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经典是佛陀为度化众生的方便,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权巧而说的。佛经又称契经,即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在佛教“闻思修”三慧中,闻慧第一。对于一个初学佛的人来说,听经闻法是修行的第一步。佛所说的一切经教,都是为启发学佛者的智慧而施设。学佛者应当对佛说的经教信受奉行,而不能有怀疑之心。
  佛教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净土宗的信愿行三资粮告诉学佛者,欲往生西方净土,首先要相信净土经典的言教,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行能够往生此世界。一个人若是不相信经教所言,便无从发愿修行,更谈不上修行的成就。因此,要想取得修行成就,首先要对自己所未闻经典恭敬读诵,如理思维,精进修行。

往生净土的第六种修法为“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释迦牟尼佛刚刚悟道时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讲说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五比丘因听闻四谛法而悟道。因他们通过听闻佛陀的音声而悟道,就称他们为声闻。后来把所有修四谛而觉悟的人都称作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的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思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望入于无余涅槃者。诸佛菩萨为度化众生的方便,常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对于修行者来说,不能因为声闻是小乘的修法,只能证得声闻四果而排斥、指责修声闻乘的人。要知道修行菩萨道,也要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的基础,大乘的修行难以有效的实行。因此,修大乘的人,不能因为自己修大乘而轻视小乘,而应当不违背声闻小乘,而进趣大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往生净土第七种修法为“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一个出家修行者,需要信众的四事供养来滋养自己的色身慧命。修行者因为福报的不同,所受供养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当遇到其他修行者所得供养比自己多的时候,作为一个修行人,应当随喜赞叹,并像他人一样福慧双修。当自己的福报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会有供养。古言:君子忧道不忧贫。修行人只有有道之时,才会受到信众的恭敬供养。所以,见到他人供养丰厚,不应妒忌,而应当反省自己,提升德行修养。
  当自己所得的供养多于他人时,很多人会沾沾自喜,甚至在别人面前炫富摆阔,生怕别人不知道。当一个人盛气凌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处处炫耀自己的人,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无知、缺乏修养的人。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处处都会谦虚低调。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会看重物质的东西,不论自己的供养是多是少,都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淡然之心来对待。

第八种修法为“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菩萨修行,常能不断反省自己,宽容别人的短处。在修行生活中不断检点自己的过错,发现缺点和过错会及时改正,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古圣先贤都是反省自己的典范。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即见到德高望重的人,应当以他们为标准,向他们看齐;见到那些品行不端、为非作歹的人,应当反省自己,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并不因自己当时的威望和影响而忘乎所以,而是每天都反省自己为人是否真诚、交友是否守信用,学习是否认真等等。曾子正是以自己所具有的谦恭礼让、反躬自省的品行赢得了孔子其他弟子们的爱戴。
  近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在平日生活中十分善于反省自己,他要求自己每天都要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善或是恶。如果为恶者,即当痛改。除了改过,他每日临睡前还会将一日所做的事详察一遍,有时还写日记,以便能够发现错误,改正过错。弘一法师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严格以戒律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从而赢得了当时佛弟子的爱戴和后世佛弟子的怀念。
  在反省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说他人的是非长短。佛教“不两舌”戒条要求佛弟子不说挑拨离间的话语,以免破坏他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喜欢到处说人是非的人,常会遭到别人的唾弃和指责。民谚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古往今来,凡是有修养的人,从来不臧否人之过恶是非,也不听人的是非之语。明代高僧憨山法师在《醒世歌》中说: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法师明确告诉我们,为人要不张扬他人的过失,不搬弄是非,不说人长短,不辨人我是非,只有这样才可远离是非。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在向弟子开示时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总之,不说人是非,不仅可以免遭口舌之祸,还可受人爱戴。
  以上往生净土的八种方法,不仅是菩萨往生净土所应修行,也是学佛之人所应当信受奉行的。修行之人若能从以上八个方面来修行,不仅可以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而且能够仰仗自力与佛力往生净土。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