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佛说阿速达经》中的伦理思想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慎言(上海)

  《佛说阿速达经》是佛陀在舍卫国对众比丘弟子讲说的。佛陀在经文中重点讲述了佛教伦理思想的两个方面。其一为佛教的孝道思想,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以及子女如何对父母尽孝;其二为佛教的夫妻伦理思想,讲述妻子当以四善对待丈夫。
  孝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佛陀不仅是奉行孝道的典范,而且还在各种经典中向弟子阐述孝的道理,劝诫弟子奉行孝道。在本经中佛陀分别向比丘弟子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之重,以及劝谏父母去恶修善的重要意义。
  佛陀首先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之重。经云:
  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负父,复以一肩负母,至寿竟乃止。复以天珍宝、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兽白珠,皆以着身上,尚未足报偿父母恩。
  父母对子女的恩德难以言说,从怀胎之日起,母亲就要饱受怀孕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及至分娩之时,母亲还要遭受撕心裂肺的产难之痛。婴儿降生之后,父母为了哺乳照料子女常常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一旦子女生病,父母又会忧心忡忡,寝食不安,生怕子女有什么闪失。等到子女稍稍懂得事理时,父母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子女识字明理,知晓善恶,以便为子女将来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在子女进入学校读书之后,父母都会全身心关注子女的学习,希望他们能够学业优秀,将来光宗耀祖。到子女将要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又会忙于为子女的终生大事奔波操劳。即便是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之后,父母依然会从多方面为子女考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这种为子女宁愿受苦受累的付出精神,却往往不被子女所理解。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为人父,为人母时,才会真正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的道理。
  佛陀在讲说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之后,又谈及父母恩德的难以报答。作为子女,在成年之后,应当尽自己的能力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使父母的老年过得安详自在。有的子女认为,在父母年老之后,能供给父母衣食之需就是最大的尽孝,就算自己尽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其实,以物质供养的方式来孝养父母只是尽孝的一部分。在佛陀看来,子女即便是“一肩担父,一肩担母”,直到自己寿终,也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更何况是一点衣食供养。唐代诗人孟郊在谈及母恩时,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形容母爱的博大和难以报答。由此可知,即便是子女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其次,劝谏父母去恶修善即是孝道。为人父母者,有学养深厚,德行高尚的,也有教养不足,心怀恶念的。作为子女,对父母心存的恶念恶行,应当积极加以谏止。经云:
  父母喜杀生,子能谏止,令不复杀生;父母有恶心,子常谏止,令常念善无有恶心;父母愚痴少智不知经道,以佛经告之;父母贪欲嫉妒,子从顺谏之;父母不知善恶,子稍以顺告之。
  佛陀认为,子女对父母应当孝敬顺从,但是对于那些不知佛法不懂修善的父母来说,子女应当劝诫他们心怀善念,不做佛教戒律禁止的杀生、偷盗等恶行,也要劝谏父母远离贪嗔痴等恶念。对于不懂佛法,不知皈依三宝的父母,子女应当劝谏他们皈依三宝,学习经教,去恶修善,培养他们高尚的德行。子女如此劝谏父母广修善业,其意义不仅超越了对父母的衣食孝养,更是一种出世间的大孝。这种尽孝不仅能够使父母现世生活平安幸福,而且来世也可免堕三恶道。
  佛陀在经典中还向弟子讲述了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当时佛陀有位叫速达的弟子,娶了儿媳名叫玉耶。儿媳在娶进门的几年时间里,一直骄慢待人,既不礼敬公爹,也不恭敬丈夫。速达向佛陀讲述了这种烦恼,希望佛陀能到家中教化玉耶。佛陀于是来到速达家中,向玉耶讲述了妻子对待丈夫的三恶和四善,玉耶听过佛陀讲述三恶四善之后,发愿以四善对待丈夫,做一位贤良的妻子。
  佛陀首先讲述了三恶的内容。佛言:
  妇人事夫有三恶四善。何等为三恶?一恶者,如与惰人共居不欲作事,骂詈至暮嗜美好斗;二恶者,如与怨家共居,不持一心向夫,不愿夫善,不愿夫成就,当愿夫死。三恶者,如与偷盗共居,不惜夫物但念欺夫,常欲自好不顺子孙,但念淫泆。
  佛陀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妇人经常以恶念恶行对待丈夫。有的妇人好逸恶劳,还喜欢贪图享受,丈夫对她稍有不从,就会大骂不休;有的妇人对待丈夫就像冤家对头,对待丈夫怀有二心,丈夫有成就时,她们非但不随喜赞叹,反而嫉恨夫君,有的泼妇甚至还暗自诅咒丈夫;还有一种恶妇人,她们经常欺凌丈夫,从不知道珍惜丈夫的钱财,喜欢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只管自己享受,从不管丈夫和子女的生活境况。佛陀指出,具有三种恶行的妇人,将来会堕落到三恶道中,长劫沉沦受苦。
  佛陀接着又向玉耶讲述了四善的道理。经云:
  何等为四善?一善者,妇见夫从外来,当如母见子,夫有急缓常欲身代之;二善者,妇事夫当如弟见兄,上下相承事,夫恶不以为恶,不念婬泆常随夫语;三善者,妇事夫当如朋友,相见辄相念,夫从他方来,当如见父兄,心中欢喜和颜向之,妇持心当如是;四善者,妇事夫当如婢,夫大骂亦不以为恶,捶击亦不以为剧,走使亦不以为劳苦。夫虽恶常念事善,当顾子孙。
  佛陀指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妇人应当以四善对待丈夫。当见到丈夫从外归来时,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关心问候。又像弟弟对待兄长一样恭敬承事,阻止夫君的恶行,劝诫丈夫修善。一个好的妻子还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夫君,常以欢喜心对待夫君,以满面笑容给夫君以温暖。佛陀还告诉玉耶,妻子还应当像奴婢一样侍奉夫君,当夫君发怒,甚至棒打自己时,应当善言抚慰,忍辱以待之。甘心情愿为丈夫服劳,希望通过自己的善念善行感化丈夫,促使其改恶向善。佛陀告诉玉耶,能够以四善对待丈夫的妇人,死后将会升天,好衣珍宝常在身上。
  佛陀在向玉耶介绍完三恶和四善之后,问玉耶女准备如何对待夫君。玉耶女听了佛陀的言教,对自己过去对待公公和丈夫的恶行深感惭愧,发愿要以四善等夫妇之礼来对待丈夫,以奴婢之礼节侍奉公婆,使家庭生活和睦美满。
  在论述夫妻伦理时,佛陀特别强调了妻子应当像对待儿子、对待兄长、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丈夫,像奴婢一样侍奉丈夫。佛陀的这些观点在今天难免让女性感觉男尊女卑,但是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屈己待人时,夫妻关系一定会变得和睦安乐。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