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阳明心学思想中的佛教禅意分析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吕春(杭州)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中期,明代的文化特征之一是三教合一、佛儒会通。王阳明心学向来被认为具有鲜明的佛禅特色。阳明心学是把儒家的伦理思想与禅宗的思辨结构揉合起来的产物。它吸收的是禅学的逻辑结构,改造的则是禅宗空寂的心体。
一、阳明心学思想的内涵

  1.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第一原理。贬谪龙场,是阳明生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临艰苦险恶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阳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前于事事物物中外求个“理”原来是一种根本的错误,理本来不是来自外部事物,而完全内在于我们的心中。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这里的“心”指“本心”,即道德原理根源于人的本心。本心具有道德意识的意义,是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法则的根源,是完全独立于感性欲念,没有任何感性欲望染乎其间的先验主体,因此阳明的心是心体,即心之本体。依照孟子的主体性立场,人性或人的本心是先验地至善的,因而内在的至善是一切道德原理的根源和基础,是哲学追求的最高目的,只有动机的善才是真的善。因此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心外无“理”主要是指心外无“善”。此至善之理只能来自主体而不是外物,也不决定于行为的外部方式。从而,无论格物还是致知,都必须围绕着挖掘、呈现这一至善的根源入手。
  2.致良知。“良知”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不学”表示其先验性,“不虑”表示其直觉性,“良”即兼此二者而言,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把良知看做是主体本有的内在的过程,特别强调良知作为是非之心的意义。他明确指出,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准则,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体系。良知的作用不只是使我们只产生善的意念,而是作为监视我们意念活动的内在的评价系统。“致知”概念出于《大学》,是阳明哲学发展的最后形态。“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扩充自己发见于日常意识中的良知,阻碍良知的私意全部去除,使良知全体得以充塞流行,毫无滞碍。致知的目的是达到“知至”,是经过一个过程达到顶点,扩充良知至其全体。知善知不善是良知,致其知善之知而必为之才是致知。
  3.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主张的既不是王畿主张的四无说,也不是钱德洪主张的四有说,却在某一种方式下同时容纳了四无和四有。阳明认为“心之体”是一个未发之中,是一个明莹无碍,根本上是强调心所本来具有的无滞性,即心的本然状态。心的这种对任何东西都不执著的本然状态是人实现理想的自在境界的内在根据。在阳明看来,心之本体是圆融无碍的、生生不息的,是不可以善恶来分析的。善恶的产生起源于心的发用,心意之动则有善有恶,于是才产生了为善去恶的修行实践。但若始终坚持为善去恶,则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层面,无法达到自由无限的无善无恶的超越层面。因此,人生实践是为善去恶,但必须要认识到有善有恶来源于良知本体的无善无恶。认识到本体的无善无恶才能证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良知明觉的存在的绝对性,才能保证人生实践实现自由的超越。

二、阳明思想对佛学思想的吸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照惠能所说,心本来无物,无心之心便是普遍的超越的佛性,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心性本来是合一的,擦掉心中的尘埃才能见到本性。这里的心,是指“本心”,佛性就在自己心中,就是自己的本性,只向自家归依,不须向外求佛。从思想发展来看,龙场悟道的转折点不仅是阳明理念苦参心、物、理问题的结果,也是与湛甘泉定交以来的思想发展有关。甘泉之学出于白沙,弘正间人们皆视湛氏为禅学,阳明与之一见相契,共倡身心之学,表明阳明为学的方向已牢固确立。“心即理”的提出,犹如惠能的强调“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在于肯定众生自家的心即清静本心,众生自家的性真如佛性,一切善法,亦在人性中,本身具有。
  阳明以致良知为宗,“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致良知”本体、工夫一齐收摄,所以阳明称之为“圣门之正法眼藏”。“正法眼藏”为佛教禅宗用语,指释迦牟尼所说的无上佛法,在禅宗中指“以心传心”的“心”,是获得顿悟,证入涅槃的关键所在。阳明以“致良知”为孔门“正法眼藏”,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现成,因此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还激励学生要敢于承担起自己的圣性,应该说这与佛教禅宗排除外在偶像,顿悟自身佛性、即心是佛的说法都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在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意义实际上是指向一种“无的境界”,这个思想无疑与来自佛教、道教的影响有关,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禅宗的影响。只有禅宗才一再说性体“无善无恶”,如在《坛经》中惠能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在严滩的告别,阳明再次与钱德洪、王畿讨论了“四句教”的问题,他说“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这句极似禅宗偈语的话头更让人疑阳明学为禅,阳明对佛学采取了“和而不同”式的有所取、有所否的批判继承态度。

三、阳明心学与佛学融汇的意义

  阳明心学体系的构建在很多地方都有禅宗的意味。阳明提出“佛老是圣之枝叶”的思想,认为佛老与儒家并行不悖,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佛老可以看做是圣学主干上旁出的一枝。阳明对佛禅的肯定主要在其自由的精神境界上和空灵无滞的心性修养上,但对佛禅出家之说,阳明则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予以坚决反对。
  阳明认为,佛家视现实世界为虚假幻相,偏执于一个无善无恶的虚无的本体世界。禅宗以“无著”为最高境界,因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冷漠的处世态度,并且不讲究伦理道德,摈弃伦理,主张清心寡欲。而阳明则把这种养生哲学看作是不顾他人,自私自利,“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因而他不能接受这种人生哲学,便加以排斥。禅宗好谈心性,外人伦而遗事物,不染世累,自然与王阳明试图挽世救人的理想格格不入。王阳明之所以辟禅,在于禅“不可以治天下”。
  阳明融合儒佛给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学多维向度的展开,把“致良知”称作“圣教的正法眼藏”,“学者的究竟话头”,这一理念深入了许多儒者心中,成为他们的座右铭而付诸实践。对佛学的意义来看,王阳明心学拉近了佛学与儒学的距离,使酣睡已久的佛学界幡然觉醒,形成晚明佛学中兴局面,并促进三教融合的历史进程,对佛学向着人间佛教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并不意味着阳明心学只是儒化了的禅佛学。事实上历史已经向人们证明了阳明无论是其人生的生活和实践,还是其学问对世人的影响都是积极入世的。阳明对禅学不仅在学理层面上予以整合,而且通过自己实存的精神探索,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的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