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金刚经》讲录(连载一)

发布日期:2014-08-30 作者: 道源法师

  今天要讲的这部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解释这部经,先把它分成两大科:第一、总释名题;第二、别解经文。

一、总释名题

  现在先讲第一科“总释名题”,在“总释名题”内,再分为两小科:“解经题”和“解人题”。
  (甲)解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八个字,就是本经的题目。其中“经”字是通题,通者,通于一切经,一切经都叫经。“金刚般若波罗蜜”七个字是别题,别者,别于他经,这一部经不是《华严经》,也不是《法华经》,它的别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先讲别题,再讲通题;讲到别题,先讲“金刚”两个字,再讲“般若”两字,最后讲“波罗蜜”三字。
  “金刚”是个比喻,就是金刚宝。我们佛教有个金刚力士,也就是护法韦驮尊天,手中拿的兵器就叫金刚宝降魔杵,也叫金刚杵。我们人世间也有金刚宝,不过没有天上的金刚宝那么好、那么高明而已。现在人称金刚为钻石。此经用金刚宝作比喻,比喻什么呢?就是比喻般若妙慧。金刚宝有三种意思,即:(一)其体最坚,(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
  凡是一法,都有体、相、用三个意义。这个金刚宝之体,最坚固无比,一切物不能坏它,所以“其体最坚”。“其用最利”:金刚宝的功用锐利无比,它能坏一切物,如钻石能刻动黄金,而黄金却不能刻动钻石。“其相最明”,这相就是外相,这个金刚宝的外相所放的光明,超过一切光明。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外国进贡一个金刚宝,有四方一寸那么大,可以照几十里路,那么大的光明,要是我们这讲堂里有一个金刚钻石,全堂的灯光就射不过它的光明,故说“其相最明”。这是金刚宝的比喻,有三种意义,即是其体最坚、其用最利、其相最明。
  再讲“般若”两字。首先,要知道这两个字的字音读法,本来是“般若”,但是经教上不能念“ban ruo”,一定要念“bo re”。为什么呢?要合乎梵音。梵音上它是音译,不是意译,音译就是照着印度国的梵语的音声翻过来的,在翻译学而言,它是什么音声,我们就译什么音声,译的音声就是“般若”。若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字不照“般若”来译呢?记住这个解释:这个经典的翻译在唐朝译得最多,我们现在讲的这部《金刚经》是译在姚秦时代,比唐朝还在前。唐朝京都在陕西的长安,而这个姚秦的京都也是在陕西的长安。长安那个时候说的话叫官话,就像现在的国语。那时长安的官话对于“般若”就读“bo re”的。由姚秦时代到唐朝一直到宋朝,这京都就迁到河南的开封(叫汴梁)。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就变为河南省口音了,再也不是那时的官话而带有河南口音了。就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了,再变再变,变到现在叫“ban ruo”。可知姚秦时代乃至到了唐代都是念“bo re”的。
  现在附带解释“南无”这两个字,也是这意思。本来现在念“nan wu”,为什么要念“na mo”呢?为了要合梵音故。中国字“南无”有的是字,为什么用“nan wu”的字,而用“na mo”这个音声?因在唐朝时代和唐朝以前,陕西长安说官话的音声,“南”字念“拿”,“无”字念
“摩”,这是古音。后来中国人念这个字音慢慢地转变了,但梵音没有转变,要合于梵音故。
  这就是为什么“般若”要与梵音合,也即译音而不译意之故也。因此念“般若”这音声定要把它念正。
  那么“般若”的意思又是什么呢?翻成中国话叫智慧。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翻成智慧呢?因翻译经典学有一种规矩叫五种不翻。
  哪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词具六义;(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能够生起众生善根,保存梵音故不翻。
  现在讲的就是生善不翻。若你把“般若”翻成中国的智慧,这意义不错,但恐怕会与世间所谓智慧混同一谈。因世间有学问、聪明、口齿伶俐,这种人都叫有聪明智慧的人。在佛经上来说,他越聪明越不能学佛法,何以故?此叫“世智辩聪”,八难之一。他学佛法不能学,因为他太聪明反被聪明误(但世间法的人都称他有智慧,可不是般若的智慧)。此处要保存着梵音,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要你知道般若的智慧,不是世间法的智慧。
  讲到般若的智慧,必须加上一个“妙”字,叫妙智妙慧,即不可思议的智慧。妙者,不可思议也,不可思议的智慧叫般若。尤其是在《金刚经》上讲般若,它所包含的还有三种意义,这叫做三种般若。是哪三种?就是:(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理体,智慧的理体,真理之体叫实相。
  观照般若就是智慧的智慧,因为观照是智慧,般若也是智慧。观照就是心内所起正当观想,此正当的观想就是启发出来的始觉智,而始觉智照其本觉理,就叫观照般若。要观察人人本具的本觉理体,必须用智慧来观照,所以能观照的智慧叫观照般若,所观照的智慧叫做实相般若。
  现再讲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金刚经》,《金刚经》上有文字故。释迦牟尼佛在世所说的《金刚经》,他的语言就是文字般若,结集在经典上的梵文也是叫文字般若,翻译成中国文字的也叫文字般若。但要弄清楚的是,必须由《金刚经》翻译过来的文字才叫文字般若。何以故?因世间法的经书多得很,儒教也有经,道教也有经,现在世间的学问书更是多得不可思议,那都是文字,不能叫文字般若。因为他读了很多文字的书,他的学问增加了,他那学问就是“世智辩聪”的智慧,越是学问大,他越不能学佛,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它只能叫文字,不能叫般若。那么《金刚经》上的文字呢?叫做文字般若。它怎么叫文字般若呢?因你研究《金刚经》上的文字,你才能发现实相般若的理体,你才可以修行起观照般若的智慧,也就是说,这个文字般若能显明出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故《金刚经》上的文字叫文字般若。但是还有一点你必须注意,《金刚经》上的文字,要我们即文字而离文字,处处要破相,要扫相,要观空。要能即文字相而离文字相,这个文字才叫般若。要是不能即文字相而离文字相,所研究的《金刚经》就着了文字相。将来讲《金刚经》时,听众越多,着相也着得越厉害,那所讲的《金刚经》只讲了文字,不是讲文字般若了。为什么?因着了文字相。这一点道理要记清楚。
  以上所讲的三种般若叫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再跟前面所讲的金刚比喻配合起来:金刚叫金刚宝,其体最坚,比喻什么呢?即比喻实相般若——真理之体是最坚固的。我们凡夫无始劫就在流转生死,此道来,彼道去,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畜生,一时地狱、饿鬼,我们在六道里一直轮回到现在,可是本觉的理体即实相般若却没有变动。其不变动的原因,是其体最坚,就如金刚宝,用什么东西也破坏不了它,也染污不了它。比如地狱是最污浊的地方,即使我们堕到地狱,实相理体还是没有变动,因其体最坚,就像金刚宝一样。它要是变动了呢?变动了我们也不用去学佛法了,因我们的本觉理体坏了,实相般若破掉了,被流转坏了,流转坏了又怎能成佛呢?我们已失去了成佛的本钱。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佛呢?那我们就得庆幸自己有这个本觉理体,也就是实相般若,虽然流转生死,并没有坏,因其体最坚之故。
  金刚宝“其用最利”:这是比喻观照般若。你不去研究佛经,不会起观照;若你研教闻法起了观照,也就是始觉智被启发出来了。何以始觉智一启发出来,还要去观照本觉理体呢?这问题若你一旦豁然大彻大悟了,你才明白原来我自己有个实相般若。何以过去没有发现呢?因过去被无明烦恼所障蔽住了。现在这无明烦恼又如何呢?要讲这无明烦恼可多了,光讲其名相、法相,几天也讲不完,要断它又谈何容易呢?这是由于你没有起观照般若,没有把始觉智慧启发出来;始觉智一旦被启发起来,它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因为无明烦恼根本就是个没有体性的东西,被始觉智一照便被照空了。这比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千年没开过的房子,虽然是黑洞洞的,但若亮起灯来,黑暗便消失了。因为黑暗是没有本体的,所以始觉智一起,便能把无明烦恼照空了,这就是其用最利的缘故。
  金刚宝其相最明,它的光明能照遍一切,比喻文字般若。虽然我们念的《金刚经》是白纸黑字印上去的,但是每个字皆是光明相,因为它能显发出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智慧,实相般若是理体,由此可知文字般若的光明是何等的大啊!所以说每一个字皆是光明之相,是值得重视的。我们研究《金刚经》,得先从文字般若下手,先找到文字般若光明之相,然后才能找到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的义理。义理明白了,才能起观照,才能以照实相。将来始觉智启发出来后,观照实相般若、证得实相般若,都是文字般若的功德。假如没有文字般若光明之相,我们亦看不见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在哪里。所以我们学佛法,要先从文字般若下手。
  有人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这只是劝修的话,叫你了解文字义理后要修行。若是没有了解文字义理之前,怎样修行呢?答曰:“要离文字相。”你没有文字,你离什么文字相?答曰:“即文字而离文字相。”你连文字也不懂,何有相来离呢?所以在中国佛教大兴,兴在顿教禅宗,它扫文字相扫得很厉害,后来流弊到什么义理也不去研究,硬要参禅。若是问:“为什么你不去研究经典呢?”他答:“那文字相执著它干什么!我一旦大彻大悟,什么都有了,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里。”你看他答得很简单,其实三藏是哪三藏,他可能还搞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他更背不出来,他又怎样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没有去研究,他心里又具足什么三藏十二部?他连个文字都不认识,小学也没有上,他硬要开悟,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后来使得佛教衰败下来,衰败到出家人不认识字,社会上的信徒都瞧不起。所以中国佛教兴隆,兴隆到顿教禅宗,全中国的寺院都叫禅寺,衰败也衰败在禅宗师父不认识字。
  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文字般若,而后起观照般若,再证实相般若,这是个次第。而文字般若是个智慧,所以我们要尊重其文字,每个字都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舍利;要认识佛的法身,在此文字上认识便可。而《金刚经》的文字又是诸佛之母,它能以出生诸佛。若将来你们研究《金刚经》起了始觉智而大彻大悟,在教相上是大开圆解,叫悟入,悟入再修行便是证入,证入即成佛。我们是依《金刚经》而成佛的,所以《金刚经》便是母亲,《金刚经》内有文证明,它能出生一切诸佛,它是诸佛之母,所以我们不能轻视《金刚经》的文字。由此可知,文字般若的光明最大,能以显出观照与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一起,如金刚宝其用最利;实相般若的理体,如金刚宝其体最坚,一切法不能坏它。所以这三种般若,只有以金刚宝来比喻才容易明白。
  至此,“金刚般若”四字讲完。
  再讲“波罗蜜”三个字。波罗蜜是梵语,翻成中国话直译应该是“彼岸到”。因为印度的梵文都是颠倒来念的,名词在上面,动词在下面;如现今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字和梵文一样,是反过来念的,中国话叫“李先生”,他却是颠倒念叫“先生李”。所以波罗蜜顺着中国话的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是个比喻,即是涅槃的彼岸,对着生死叫此岸。依着文字般若而起了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证得实相般若把无明烦恼都照空,即能离开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所以波罗蜜就叫“到彼岸”。再合上面四字,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这又怎能到彼岸呢?即要了解像金刚宝一样的般若,得到像金刚宝一样的妙智妙慧,才能“到彼岸”,故称“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七个字即本经的别题。
  再讲本经的经题。一般言之,经题虽多,但不出七种立题。这部经是法喻立题:“金刚”二字是喻,“般若”二字是智慧法,“波罗蜜”也还是个比喻,所以以法喻来立题。到此把别题讲完。
  再讲“经”之一字,是通题。经者,梵语叫修多罗,译成中国话叫“契经”。契者,合也,合什么呢?即合理合机:上合诸佛之理,下合众生之机,这叫契理契机,才是佛的经。要是这部经与诸佛之理不相合,虽然标明是世尊说的,但这是外道冒充的伪经,因它不合诸佛之理;你怎样去研究也研究不懂,这也不是佛说的经,都是外道冒充的,叫做伪经。佛经无论是长的经文,如《华严经》六十万字,《法华经》七万字,《金刚经》五千多字,都是契理契机的。若经典不合诸佛之理不叫契经,不合众生之机亦不叫契经。只要肯听、肯研究一定会懂,不懂,释迦佛不会说这部经。
  再详细地分,有贯、摄、常、法四个字的义理叫经。(一)什么叫贯呢?即贯穿所说的义理。这部经所说的义理很多,每一个字皆有其义理,所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 ÿInputer LinkUrl ÿEditor Keyword ÿHits CommentCount  UpdateTime ]CreateTime ]OnTopEliteStatus Content￿￿翿IncludePic  DefaultPicUrl ÿUploadFiles以用一个“经”字贯穿起来,如线索把每颗念珠子贯穿起来一样。所以把很多义理贯穿起来就叫“经”。(二)摄者,摄持所应度之机。每一部经皆有其当机者,也就是说众生的根机它能摄持。(三)常者,就是常住不变,三世不能易其理。三世者,即过去、现在、未来。经上的义理是不能变易的,不论到任何时代都是不变的,不像世间法是随着时代而转变,因世间法不是真理。(四)法者,法则、规矩之谓也。佛经上的法则十方皆遵,在印度国的众生得遵守其法则规矩,到了中国,中国的众生也得遵守其法则规矩,如此才能了生死、成佛道。所以现在若有人到欧美各国去讲经,一定会有人听,只怕你不去讲,因为这是个大法则、大规矩。
  “经”之一字,是一切佛经的通题,“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此经的别题,合起来共八字。
  到此,把总释名题的第一科——经题讲完。
  (乙)解人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现在讲人题,即译人之题。
  “姚秦”是个朝代的名字。经典是释迦佛说的,是诸大菩萨结集出来的,所结集的是梵文,流通在印度。本经是在姚秦时代被翻译成汉文。
  姚秦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晋朝,晋朝分西晋和东晋。晋朝是由魏、蜀、吴三国合并而成。西晋朝统一中国,到后来国家势力不行,打仗打败,就迁都到南京,被称为东晋朝。那时在东晋国土的西北方又起了另一个国家,叫秦朝。秦朝最初的皇帝叫苻坚,鸠摩罗什法师就是苻坚派人去请的。鸠师在中国的西方(龟兹国),他名声远震,传到中国来。因此苻坚就派大将吕光带了七万大兵去请他,说:“你让我们请回来就跟你客气,不让请回来就打。”是这样子请法师的。
  因当时苻坚的国家很强盛,他有意想统一整个中国。而东晋虽然是迁都到南京,但他还是正统天下。这时候苻坚因兵多将广,他想打东晋,想把东晋灭了就可统一中国。虽然苻坚身边的大臣劝他说:“东晋还没有衰落到要亡国的地步,他还有兵将防卫,不容易打,而且在南京又有长江之险阻来保护。”但苻坚却坚持攻打,不听谏言,以为有百万大军,定能将东晋打败,并且自夸其军队能“投鞭断流”,即每一骑兵之马鞭投入长江即能把长江之水堵断。于是便带了几十万大军(虽无百万,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打东晋。而东晋只好背水一战,若战败便亡国,战胜了还可以延长其国运,虽然只有几万军队,因此举国军民全力以赴,此即兵法上所谓之“哀兵必胜”。
  苻坚因犯上兵家之大忌——轻敌之意,即所谓“骄兵必败”,所以这一战苻坚的军队大败,被东晋追杀回长安。这一战役便是在安徽淝水县的地方会战的,也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经此一役,晋朝也因此而得以延长朝代。
  苻坚战败回来,有一姓姚之大臣(姚苌)见苻坚早先不听劝告而妄自去打东晋,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于是乘苻坚回来时便把他刺死,自己篡了位,没有改国号,还是叫秦朝,但别于苻坚之秦朝,叫姚秦(或后秦。吕光带兵迎请到鸠师后,东返至河西时,闻知苻坚败没,遂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建立政权,鸠师因此羁留凉州十七年。期间姚苌遣使请师入关,被吕氏拒绝。其子姚兴即位后,派兵攻破凉州,迎鸠师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方开始功绩卓著的中土译经弘法活动)。
  “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释尊说的法门,诸大弟子结集下来,叫经藏。释迦佛所订的戒律,诸大弟子把它结集下来,叫律藏。诸大菩萨解释经、律的,叫论藏。所谓“藏”,即含藏之意。经藏里含藏很多的经,律藏里含藏很多戒律,论藏里含藏很多的论文,所以叫做“藏”。
  “法师”这两字又作何解呢?法是法则,师即模范之意。给众生作模范的称为师父。所谓法师,即是“以法自师,以法师人”。我们怎样给众生作模范呢?得先自己守法规和法则,也就是依着经、律、论三藏所讲的法则作为自己的模范,这叫自利。自己学会经、律、论三藏的法,就叫法师,这叫“以法自师”。再去弘扬佛法,弘扬三藏,讲经依着经讲,讲律依着律讲,讲论依着论讲,好给众生作模范,给众生作师父,这叫做“以法师人”,也就是利他。自利利他合起来就叫做法师。再跟上面所讲的“三藏”二字连贯起来,就叫三藏法师。要贯通三藏之法才叫三藏法师。

  古时候对称呼是很严格的。专门弘经的叫经师,专门弘扬戒律的叫律师,专弘论藏的叫论师。比方说听讲,《成唯识论》是由天亲菩萨所造的三十颂,在印度有十大论师来解释它,就叫十大论师,不能叫十大经师或律师。能贯通经、律、论三藏才被称为三藏法师,这不是随便能称呼的名号,此名号也是其德号,因为要有这种功德才配称这名号。可是到了台湾,大家以为出家人都叫法师,因此男众女众的出家人统统被称为法师,因而法师这尊贵的称呼便降格、扫地了。何以故?当法师要能“以法自师,以法师人”,如果你三藏不能贯通,总需贯通一藏;一藏不能贯通,你最低限度要能讲一部经或一部论,能讲能说,这才能称为法师。
  三藏法师是个通名,是个德号,谁有这个功德的,都能被称为三藏法师。例如我国的玄奘法师也称三藏法师,能被称为三藏法师的人很多,各有各的别名。而这个贯通三藏的法师是鸠摩罗什,翻译成中国话叫童寿,因为他在幼童的时代便有高寿之德,故称童寿。因按他的年龄还是个童子,按他讲经说法的功德已等于一个老法师,老法师有高寿故,因此给他取个德号叫童寿。
  现在讲鸠摩罗什的公案:一般的注解都说他是七岁大彻大悟的,但根据通理大师《新眼疏》(全称《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上的考证,却说他是十二岁时大彻大悟。无论是七岁或十二岁,都还是个童子。鸠摩罗什的母亲是个有大善根的人,她生下鸠摩罗什后,便要去出家。那时因为鸠摩罗什年纪很小,没有人照顾,所以她母亲便带着他去出家,到处参访善知识,证得初果。她自己明白道理,当然以佛法教育其子。鸠摩罗什因为跟随着他母亲到处去参访善知识,听了很多道理,所以他的智慧启发得很快。
  按《新眼疏》讲,在他十二岁那一年,跟着他母亲到一个大寺院去参学。此佛殿非常高大,在大佛像旁有个供饭用的大铁钵。他是个大善根的人,一见这大钵便生起了欢喜心,为了要表示恭敬,便跑前去把大铁钵拿起顶在头上。顶着的时候,他忽然间动了个念头,心想:大铁钵这么大,我怎么顶得动呢?突然间他觉得钵很重,并且把他压倒。他母亲及大殿里的人跑前来把铁钵拿起,也把童子拉起来。
  他母亲见他在发愣,以为是被钵压坏了,于是便问他:“你怎么啦?”

  童子回答说:“我明白了一种道理,即是万法唯心的道理。”
  他母亲说:“你讲讲给我听。”
  他说:“我在佛殿看见大铁钵,就生欢喜心,为表示恭敬,我拿起把它顶到头上,不觉得它重;当顶到头上时,想起自己怎么会有力气拿得动呢?铁钵便重起来了,并且把我压倒。由此可知,份量的轻重完全是自己的分别心,这叫一切法唯心造。”
  他母亲欣喜地说:“很了不起!这道理还是佛法最高深的道理。你今天开悟了,你年龄虽然轻,但你可以去弘扬佛法了。”
  那时他母亲已经证得三果,给他印证没有错。从那时候起,他便开始讲经说法,名闻全印度,当时全印度已有很多大法师和老法师在讲经,但都没有这个十二岁的童子讲得好,所以大家都给他送个德号叫鸠摩罗什,意即童寿。
  “译”即翻译,本来是梵文,把它翻成中国语文就叫译。这部经是贯通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他是西域国的人,在中国的姚秦时代来我国弘扬佛法,这部经便在那时翻译成汉文的。
  到此把“经题”及“人题”讲完,即是将“总释名题”一科讲完。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