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应七塔禅寺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张风雷教授在七塔禅寺玉佛阁会议室举办了专题佛学讲座。宁波大学、宁波万里学院、慈云佛学院部分师生,七塔常住以及甬城四众弟子约200余人莅会闻法。
可祥大和尚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张风雷教授演讲佛法
讲座由可祥法师主持,首先向大众介绍了主讲人张风雷教授。张教授感谢七塔常住及可祥法师的盛情相邀,以及大众莅会听讲,称能在寺院举办讲座感到很荣幸!随后以“佛教早期释迦佛的真面目”为题,结合佛陀创教时的社会环境、学术思潮、外道派别等展开综合分析,并对照同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背景,以及产生的老子、孔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形进行比较分析,还引述西方加缪的存在主义等哲学观点加以佐证,多角度展现出佛教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中印、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异同。在此背景下,从《箭喻经》强调学佛应抓人生解脱的核心主题而非与此无关的问题入手,细致解析了苦、苦习(集)、苦灭(灭)、苦灭道迹(道)“四圣谛”的法要内涵,指出佛教强调“人生是苦”主要说明“苦”的逼迫性、不自在、不自由,并非悲观,而是直面现实,是对人生真相的透彻了悟,是为了探求并指明解脱“苦”的方法,即依“道”修行,达到苦“灭”的境界。人生之“苦”的根本、核心是“求不得苦”,这是一切宗教所面对的课题。对此,小乘的灭苦之“道”在无所求,“无求乃乐”;大乘更进一步,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要解脱自己之“苦”,更要帮助解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之“苦”。为此既要断除烦恼障“染污无知”,通达出世法,也要断除所知障“不染污无知”,通达世间法,才能应病与药,广度众生。如天台智者大师等历代祖师,不仅佛学通达、造诣深厚,而且在社会知识方面学识渊博,有超强的应世能力。如此才能宏宗演教、开宗立派,并进入主流社会,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张教授最后强调说,现代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此时正可以大有作为。因此大家要有所准备,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以期成为社会有用者,作出积极贡献。近2个小时的讲座,赢得了现场大众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座谈交流
张风雷教授为江苏丰县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中国哲学,为学界知名的天台学专家。此次,张教授是与中央统战部二局一处姜宁副处长等一起,带领中国人民大学2012级宗教学研究生班部分学员来宁波考察。随同者还有中央统战部贺赞,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教研室主任张雪松副教授、哲学院团委书记张鹏举等。26日抵甬后,在宁波市委统战部综合处顾桃霖处长等的陪同下,张教授一行参访了江北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百年堂,参观了国际著名深水港口宁波港。翌日上午,参访了宁波市清真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及四明延庆讲堂、观宗寺和七塔禅寺,并在七塔寺玉佛阁会议室与宁波市民族宗教局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许伯强副局长向张教授等介绍了宁波市宗教发展情况。七塔禅寺监院界义法师、定光法师,副寺法净法师等参与了接待与座谈。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