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金刚经》讲录(连载三)

发布日期:2014-11-30 作者: 道源法师
  乙二、发起序(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现在讲序分的第二科,叫做别序,也叫做发起序。这一段经文是能发起正宗分的经文,所以叫做发起序。每一部经都有一段发起序的经文,但是发起讲经的因缘各有不同,因而发起序也有所不同,因为每一部经都有各别不同的因缘说法,是故发起序又名别序。别序者,是别在此经。这一部经的发起序是怎样来的呢?就是佛到了吃饭之时,托着钵去化饭,化饭回来,洗洗足,就打坐,是借此平常的日常生活发起的。
  “尔时”:就是在那个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呢?也就是要说《金刚经》而尚未说,已到了要吃饭的时候,叫“尔时”。
  “世尊”:就是佛的尊称。佛有十个德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家做晚课,拜八十八佛时,先念此段,“世尊”就是佛的十个德号之一的尊称。在这十个德号里,“世尊”就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连“世尊”算上十个,具足前面九个德号,这就叫做“世尊”;第二种解释连“世尊”算上十一个,即具足前面十个德号,这才叫做“世尊”。这里所讲的“世尊”就是为世出世间之所尊:此世尊包括世间六道凡夫,属于世间的众生,还包括了出世间的三乘圣人,即声闻、缘觉、菩萨,也就是说,佛的德号都是超九法界而独尊,而九法界的众生都尊重这个佛,所以叫做世尊。
  “食时”:即到了吃饭的时候。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呢?天亮以后,日中以前,这是出家人吃饭的时候。一天一夜在印度叫昼三时、夜三时,分为六个时间;在我们中国叫子丑寅卯……等分十二个时,这十二个时辰中,六道的众生各有吃饭的时间,即是分为:(一)丑、寅、卯,这是天上的众生吃饭的时候;(二)辰、巳、午是人吃饭的时间;(三)未、申、酉,这是畜生吃的时间;(四)戌、亥、子,这是鬼神吃的时间。懂得这个规矩,就知道放焰口没有早起放的、斋天没有晚上斋的道理。牛、羊、马上午不吃没有关系,下午要给它吃好的。至于人,社会上有一句土话说:“早起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不吃也罢了。”这是养生之道。
  那么,释迦佛定的出家人吃饭是应在什么时候呢?就是早晨天亮明相出了以后,日不过中(不是日不过午,我们的习惯话叫做“持午”,实际上应该叫“持中”),即是明相出现之后、日不过中以前是比丘吃饭的时候。佛本来不吃饭也可以,但他要以身作则,佛不现特别的相,吃饭跟我们比丘一样吃,化饭也一样地去托钵,因为他要以身作则,给我们做榜样。释迦佛住在祇树给孤独园,那是给孤独长者用黄金铺地买的,难道他供养不起释迦佛吃饭吗?是佛叫他不要供养,因为出家人不能养尊处优,要行苦行,而且出家人不能光说法度你一个给孤独长者,要度的话,一切众生都要去度。要吃饭的话,每天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托钵,人家请问佛法就跟人讲一讲,这就度了众生。度众生就是叫众生植福培慧:他供养佛吃饭、供养比丘吃饭,就培了福;他请问佛法,得到佛法的开示,他就得了智慧。这就是给众生求福求慧。并不是给孤独长者供养不起佛,而是佛不叫他常供养,所以佛就提倡托钵化饭的规矩。他要以身作则,这叫以身教导。讲经说法是以口教导,现在佛是以身教导来叫比丘们学他的样子。“食时”就是明相出来以后、日不过中以前,是佛及比丘吃饭的时间。
  要去托钵化饭吃,要先“着衣持钵”。  先讲“着衣”二字。“着衣”现在叫披衣,衣就是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梵语叫安陀会,它是五条格,一长一短,故叫五衣。五衣也叫作务衣,就是作务时所披的袈裟,因为在印度的比丘没有我们中国这些便服,也就是没有我们现在穿的短衫乃至中褂和裤子。佛世时比丘没有裤子,现在泰国的比丘还是不穿裤子,下边穿的是件裙子,上边披的是平常的作务衣,也就是五衣,就等于我们穿的小褂子和中褂这个样子。第二件是七衣,梵语叫郁多罗僧,翻到中国话叫入众衣。加入大众要披七衣,衣是七条二长一短,这叫七衣。譬如要跟大众一齐诵经,在一块儿参禅打坐,按现在规矩,就是做早晚课、过斋堂,都要搭七衣。这加入大众所穿的衣,则叫做入众衣。第三叫做大衣,这名称是我们中国随便翻成的,梵语叫僧伽黎。这个衣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样,二长一短,中三品是三长一短,上三品是四长一短。我们现在讲经说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条衣,四长一短,共有125个框对起来的,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它用来做什么呢?有三个用处:(一)见国王,入王宫,按现在来说,去见总统,一定要披这个大衣;(二)讲经说法;(三)托钵化饭都要用这个衣。《新眼疏》里把僧伽黎翻译成福田衣。因为托钵化饭要叫众生种福田。这袈裟的相,为什么要分条、要分长短呢?这是仿造种田的相,要种稻就得往稻田种,要种福就得往福田里种。比丘就是众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福田衣就是僧伽黎衣。比丘在庙里跟大众坐禅的时候搭七衣,作务的时候搭五衣,托钵化饭的时候披上僧伽黎,这是佛定的戒规,佛当然要以身作则。“着衣”二字,就是披上僧伽黎的袈裟。
  这再讲“持钵”。“持”是手里拿着叫持;“钵”是梵语的略称,梵语叫钵多罗,中国话叫应量器。应量器就是体、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规定。
  第一先讲它的体:即铁、瓦二种为体,或用铁造,或用瓦造。现在我们传戒还有这个纪念品,每个人还是给一个钵,虽是瓷做的,还是同于瓦。第二讲它的色:它的色像斑鸠脖子的颜色,这色也要合法。第三讲它的量:量要看各人的饭量,小饭量就用小钵,中饭量就用中钵,大饭量就用大钵。这体、色、量都合法,才叫应量器。  现在中国人用饭碗不用钵,这个钵可要失传了。这个钵除了传戒时做出一个纪念品,只是象征性而已。因传戒总是三衣一钵传给你,这叫衣钵相传。但受戒以后就没有用,何以故?因为钵的形状是佛亲自用泥巴捏成一个模形造出来的,口小肚子大,吃饭很不方便。佛为什么做这个不方便的饭碗呢?中国的饭碗是大口的,不是很方便吗?因为他们都要出去化饭,要小口才方便,而肚子大容纳的饭量就多,而且人家供养的菜汤也不容易泼出来,口小尤其不容易冷,钵上有一个盖,要盖起来,非小口不好盖。现在到泰国去,人家还是一样托钵的。这就可以看到钵的样子和我们中国传戒的一样,不同点只是他们的钵很大。为什么那么大呢?因为他们一天只出去托一次钵,托了就是一天的饭,早餐吃一顿,中餐还要吃一顿,过中不吃,所以钵要很大。这是讲钵的来源。
  中国出家人为何不用钵呢?这是因为中国出家人不去化饭,天天在斋堂用斋,用钵没有碗方便。尤其是斋堂里的行堂师,他是管洗碗的,不同佛世时比丘们自己吃了饭,自己洗钵,洗了钵就装在袋子里收起来,而我们中国比丘的团体生活是大家过堂,碗是行堂师洗,如用钵的话,钵口小,擦起来没有碗方便,吃起来也没有碗方便,而且收碗的时候,可以很多碗叠在一起,钵则不能,这就是中国比丘用碗而不用钵的原因。
  现在讲佛在世时的规矩。佛要以身作则,他自己出去托钵化饭,还是要着衣,披上僧伽黎,而且捧起钵来。
  “入舍卫大城”:这个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大城东南方,离城有五六里,要走一段路。
  我去朝拜过印度,还去朝拜过给孤独园,也到舍卫大城里去参观,确实是有五六里那么远。可是所看到的令人伤感万分!佛法不但衰落,连那舍卫城波斯匿王的国家也变了样子,这就是地方的运气。圣迹祇树给孤独园凄凉得连一间房间也没有保存,就只剩下五根柱脚,那个舍卫大城连城墙上的一块砖也看不见,只剩下个土围子,里边有很多破的塔……这种残败的景象,都是匪徒破坏的。据说在一千年以前有一种武力外道的回教国,占据了印度国。因此,全印度的塔庙都被破坏!印度佛教也就从此灭亡!  但佛在世时,舍卫国是个大城,按注解上说大城是波斯匿的京都,里面住有9亿人(这要注意一点,印度的亿不像中国死板板的叫做万万为亿,他是10万为亿,也就是说这个大城住了90万人)。祇树给孤独园是在城外,要到城里去叫“入”,入这个舍卫大城。
  “乞食”:是乞求饮食。
  “于其城中”:意即正当去舍卫大城之中。
  “次第乞已”:即不分贫富,挨家挨户去化饭吃。
  “次第乞”也是戒规。因为佛过去没有定这个规矩,于是各人便依着各人的见解去化饭。迦叶尊者他乞贫不乞富,即专化贫人,有钱人家他走过去也不化。大迦叶是头陀第一,常行苦行,不怕吃苦头,所以要去化贫穷人不化富人。而须菩提他专化富人,不化贫人。其他比丘见他们两人古怪,到底是什么道理?于是就问迦叶尊者:“你怎么化缘不化富人而专化贫穷人呢?”
  迦叶尊者答说:“我听世尊说过,贫穷人是前生没有行布施、没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贫穷,所以我要去给他种点善根,叫他行点布施。他给我一点饭也好,一点点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积了德,来生来世不再贫穷,就会成为富人,这是我化度贫穷人的原因。”  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是发菩提心度众生!“那么,须菩提你也讲讲看,你为什么专化富人不化穷人呢?”
  须菩提说:“你们听世尊讲过吗:富人怎会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种了善根、修了福德。怎么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报享完了,来生又变成贫穷人。我怕他福报享完,所以叫他继续行布施,叫他继续修福德,来生来世还做个富人,这样他不是得了利益吗?”
  大家一听也有理。于是这两个人走两条路,分道扬镳。这两个人都有理,究竟谁对呢?就去问世尊。
  世尊说:“两个人都对,也都不对。怎么说两个人都对呢?因为他们都是发心利益众生;怎么说都不对呢?因为心不平等,各有所偏。要度众生也得普度,也得平等地度。须菩提为什么度富人不度贫人,迦叶为什么度贫人不度富人,这是因为心不平等。”
  从此以后,佛就定个规矩:比丘们进城里不分贫富,挨门挨户去乞取,这一家供养我们的饭我们就接受,不供养我们,我们就走第二家,或第三家,这叫“次第乞”。
  “已”即是满钵。钵是应着自己的饭量,叫应量器。你是大饭量就用个大钵,中饭量就用个中钵,小饭量就用个小钵,这一钵饭够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说这一家供养满了就不要再托,这一家没供养满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满了钵,这就“已”了。这就是佛以身作则,他要去托钵化饭,在城里不分贫穷、不分富贵,次第行乞,乞到满钵为止。
  今时去佛已远,在印度这实行托钵的古规已将绝迹,但是现在东南亚的泰国比丘还实行托钵。将来你们有机会到泰国,可以去参观那儿的比丘托钵的情况。要参观可要早起,从早上六点钟到七点钟到达有人家的地方就可以看见,这个时候满街都是穿黄色袈裟的比丘,持着很大的钵,沿门行乞,在家的信徒要供养他的时候,都在门口捧了饮食等着,他来了就倒到钵里,那一碗倒到钵里若是很少,他还往前走,他那钵的盖是开着,等到满了就把钵盖盖上,就离开人家远一点,这表示满钵,不再化了。
  “还至本处”:就是回到本来的地方即给孤独园。
  “饭食讫”:这上面的饭字念“翻”音,食字念“四”音,两个字把它颠倒过来讲,上面的饭字作动词,作吃饭的吃,下面的食字作饭字解,因为经文是这样,顺着中国的意思是吃饭讫,因为饭是名词而食是动词,它没有倒过来,那就顺着中国的音,中国有这样的音也有这样的解释,饭字念成平声就是吃的意思,食字念成去声就是饭的意思,这就是把饭吃讫了。“讫”就是完了,“饭食讫”即是吃完了饭。
  “收衣钵”:饭吃完了,还有持戒的规矩。“收衣钵”即收这个衣,是什么衣呢?是僧伽黎,把这僧伽黎衣收起来。把钵洗一洗,然后装到钵囊里去,把它挂起来;衣折好,装在衣袋里,也把它挂起来。这是有一定的地方来收衣钵的。所以我们在这地方还要注意,吃饭的时候也是披着这僧伽黎的。
  所以我提倡大家要持戒!可是大家认为三件衣有两件没有用,即做事务披上五衣不方便故没有用,如不去讲经说法、托钵化饭,则僧伽黎没有用,只有七衣还用得着,即做早晚课、参禅打坐、大家念佛,所以七衣还在。现在我们台湾传戒,一定要提供三衣钵具来给大众戒子,可是大家很讨厌,因为大衣、五衣给了都没有用。因此我要提倡有用,把三衣掉换来搭,即做早课时搭五衣,做晚课时搭七衣(因早晚课入众去诵经,作的是法务),中餐要过斋堂就搭大衣,如此三衣不就有用了吗!至于过斋堂的规矩,住持、方丈、大和尚是坐在中间,搭的还是大衣,清众则搭七衣。过斋堂可以搭大衣,这是在哪里看见的呢?在《金刚经》上,释迦佛是“饭食讫”才“收衣钵”的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 ÿInputer LinkUrl ÿEditor Keyword ÿHits CommentCount  UpdateTime ]CreateTime ]OnTopEliteStatus Content￿￿翿IncludePic  DefaultPicUrl ÿUploadFiles ￿￿翿InfoPoint  PaginationType DeletedSkinID TemplateID  Stars TitleFontColor TitleFontType  MaxCharPerPage ShowCommentLinkReceiveReceiveUser ￿￿翿Received￿￿翿AutoReceiveTime ReceiveType  Intro——去托钵化饭时就把僧伽黎衣着起来,回来吃了饭才收起来。由此可知,比丘吃饭时所搭的还是僧伽黎,这是顺便讲一讲。
  “洗足已”:把衣钵收起来了,还要洗足。为什么要洗足呢?释迦佛定的规矩是不许穿鞋子。在印度有鞋子没有袜子,那释迦佛的规矩是怎样的呢?即是要比丘行苦行,不许骄傲怠慢,故平时只许赤足走路。那么要在什么时候才可以穿鞋呢?即在瓦砾、沙碛之地,会把脚刺破流血的时候,才许穿鞋子。释迦佛还是以身作则,他托钵化饭时,还是赤足走的,走六里路到舍卫国大城去次第乞食,乞完再走路回来,这么一往一返地走了十多里路,足有尘土,若是这样就去打坐于心不安,因为两足肮脏,于是就要洗足,洗足后再去打坐,心里就安了,这叫“洗足已”。
  “敷座而坐”:“敷”就是展开这个座具。我们中国这个座具要废掉了,不知哪个祖师有智慧把它改成拜具,因为拜具在上殿拜佛还是用得着。在佛世时,比丘打坐时就要用这座具,它也叫卧具,在睡觉时把它撑开,那就是特色的床单,把它反过来时就是坐垫。“敷座而坐”就是展开座具,然后结跏趺大座而坐下来。
  发起序包括消文释义和显理。消文消过了,释义也释过了,现在要显理。显理分两段,一段是浅的道理,一段是深的道理。不显理不行,因为发起序所发起的正宗分会接不上头。这正宗分讲的道理是什么呢?正宗分讲我空、法也空,至少讲二空的道理,连空也空就是三空的道理。这个发起序写了一段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吃了饭,打坐,这跟《金刚经》讲的三空道理怎么会发起呢?《金刚经》下边须菩提请问,释迦如来解答,问的是什么道理,答的是什么道理呢?“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全部《金刚经》贯始贯终都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和答复这两个问题,并发挥这个道理。那么发起序文内托钵化饭、回来洗足、吃后打坐,这又跟“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就要显理,否则便接不上头。
  第一按浅的道理讲,这个发起序是发起正宗分,而正宗分是讲般若智慧,讲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发起序讲的是持戒修定。释迦如来说了四十九年法,不出于三大科,也就是不出于三个字,叫戒、定、慧,目的是开智慧。智慧从何来呢?智慧人人本具,为什么我们的智慧不现前呢?因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所以需要开。开是启开,也叫启发,即要依着佛说的道理启发出来,这叫开智慧。智慧要怎样才能启开呢?必须得修定。怎样才能入定呢?必须得持戒。所以第一要持戒,第二要修定,第三开智慧。故《楞严经》上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发起序这一段托钵吃饭、敷座而坐的经文,怎能发起般若智慧呢?因为他是讲戒讲定的。如“尔时世尊食时”就绝对要遵守吃饭的时间,即是过中不食的戒律;一定要“着衣持钵”,这也是戒律;到了“舍卫大城乞食”、“次第乞已”,还是戒律;“洗足已”还是戒律。戒律就是规矩,是佛定给出家人的规矩。讲了戒,就要修定,“敷座而坐”是修定。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发慧。若没有戒、没有定,般若智慧便启发不出来。所以这一段经文最要紧,叫做发起序。
  讲这段发起序要显理,不显理就跟正宗分接不上头,发不起正宗分。显理有二种,先讲浅的显理,再讲深的显理。浅的显理就是持戒修定才能发起般若智慧,刚才已讲过了。这段经文从“世尊食时”至“洗足已”就是讲持戒,最后一句“敷座而坐”是讲修定。若不持戒、不修定,般若就发不出来。从此知道,发起序跟正宗分是有着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紧密的连带关系。
  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要特别注意,尤其我们中国人跟《金刚经》特别有缘,可是《金刚经》好念不好讲,也就是好念不好懂。所以不要以为看了几遍《金刚经》便认为懂了,没有听善知识讲过,自己也没有参考古人的注解,怎么会懂呢?
  比如《金刚经》内有很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经文,他看了以后以为懂了,以为《金刚经》是叫我们不要着相,甚至于到了后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为佛的相、法的相都不能着,他认为这个不着相是《金刚经》的要义,那么全部《金刚经》他都懂了。可是他却不知道不着相有错误没有错误。《金刚经》上不着相,是不着什么相呢?不着我相、不着法相、不着空相、不着佛相。而他认为不着相是不着喝酒吃肉的相,依着他的嗜好欢喜喝酒就喝酒,欢喜吃肉就吃肉,谁要是说他犯戒,他就说持戒是着相,学佛法的人不能着相,因为他是真正的持戒,因为《金刚经》上讲什么相都要空掉。
  其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四个相应怎样解,他也解不清楚,就只知道这叫不着相。他不晓得不着相,要先把善恶分开。这喝酒吃肉是一种恶法,是犯戒的,要先把戒持好;戒持好了,那个持戒的清净相就不要着,再去修定。修定还得着相修定,等到真正入了定,则入定的相不要着。不着相是高一层的道理,不是低一层的道理。可是他不了解经文,把它讲成低一层的道理,于是就顺着他的烦恼性,欢喜吃肉就去吃肉,还认为这是《金刚经》的道理,一切不要着相。因此,谁要是持戒,他就批评你着相,再来就说你是学的小乘法。像这种人,不但破戒,而且破见,就等着堕阿鼻地狱,释迦佛出世也救不了——破了戒还可以求忏悔;要是破了见(见即知见,知见破了就是错了不认错,还把错误的知见认为是对的、是佛的知见),这种人佛出世也救不了,现在就在阿鼻地狱挂了号,将来非到阿鼻地狱挂单不可。这道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持戒而去修定,是绝对入不了定的。何以故?因为戒律不清净。戒是防非止恶,而你却天天为非作恶,不能防非,不能止恶,就是增加烦恼(烦恼即纷烦恼乱);有烦恼,坐下来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这样又怎能入定!
  不能入定有两个大魔,一个是散乱,一个是昏沉。散乱也叫掉举,一坐下来,妄想纷纷,东想西想,越不叫他想就越想;刚刚不想,瞌睡来了,坐着睡了一个大觉,还以为坐了一枝香,这怎能开智慧呢!打妄想是不能开智慧,睡觉亦不能开智慧,不持戒、不修定,般若智慧更是永远启发不出来。智慧是人人本具,我们为什么从无始劫来到现在还没看见呢?因为没有持戒、没有修定。所以《金刚经》这一段发起序,尤其对我们现在末法时代,虽然是浅的道理,但却是很重要的道理。这一段由持戒修定才能发起般若智慧,就跟正宗分有很大关系了。
  再讲深的道理。《金刚经》上讲的是什么功夫呢?“安住真心,降伏妄心”。须菩提在上半卷提出这两个问题,下半卷还是提出这两个问题。这个真心如何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打了闲岔。那么妄心如何降伏?上半卷释迦如来解释如何安住真心,如何降伏妄心,到了下半卷还是提出,如来还是答复。全部《金刚经》讲的就是“住心、降心”这四个字的道理。
  安住这真心,简单说叫做“住心”;降伏这妄心,简单说叫做“降心”。
  这一段《金刚经》,释迦佛没有开口就在那儿讲《金刚经》,这叫以身教,不是以言教;等到下面开口说《金刚经》,这就是言语之教。这个地方,叫我们要学佛以身作则修行的方法。
  释迦佛到了吃饭的时候,就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金刚经》上释迦佛是否任运自然?有着相的意思吗?他托了钵,化了饭,慢步很有威仪地还至本处吃饭;吃了饭,收了衣钵,洗足;洗了足,敷座而坐。你看他有着相的意思吗?他并没有着相,出、入、往、返,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在这日用寻常的生活中,都是任运自然,一点都不着相。不着相,妄心就不起,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妄心不起,真心就没有走动,这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所以下面再告诉你怎么样降伏妄想心,怎么样安住真心,都得加上一个方法上去——加一个方法就不任运、不自然了。所以就在日用寻常的生活上给你说这般若妙法,叫你了解住心、降心的妙用自然。我(道源)给他取个名字,叫“离言般若”,即离开言语说般若。
  下面就是“依言般若”,即依着语言说般若。这两个名字是依着《起信论》出来的。因《起信论》前面讲的是离言真如,后面讲的是依言真如,因为《起信论》上的法体叫真如,《金刚经》上的法体叫般若,所以我给它换个名字叫离言般若,下面开口说法叫依言般若。
  这个言语相说《般若经》是一种深的道理。你要是想安住真心,无住而住才是真安住;要想降伏妄心,不降而降才是真降伏。要是加上安住真心的方法上去,这就不自然、不任运;你也不要加上降伏妄心的方法,若这样也不自然。所以不要加上一个方法,不安住,他自然安住,这才是真安住,永远不会走动;你不加个方法来降伏妄心,无降而降才是真降。
  释迦佛在这一段日常生活中给我们说实相般若,由实相般若而起妙用。释迦佛的本意,是叫我们这些当佛弟子的,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我们就照着做,这样就能得到实相般若的理体,得到实相般若的妙用,能在日用寻常生活中得到利益,那才算是真正地了解《般若经》。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走路不着走路相,做事务不着事务相,尤其是吃饭穿衣的时候,穿衣服不着穿衣服相,吃饭不着吃饭相,这才是会用功,会修行。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经文开头就讲这两句话,看来好像是最没有意思!不要以为讲《金刚经》是讲玄妙之理,讲那吃饭穿衣的事干什么呢?不晓得这穿衣吃饭两件事上,污染人心可真厉害!无始劫来就在穿衣服,就在吃饭,到现在这习气深厚,不要说不用功的人这两个关你过不来,真正修行用功的人,穿衣吃饭不着相还是很难做到。不相信的话,等下了课,有一个卖海青的来了,有长衫也有中褂,那里面各种的料子都有,有一个同学买了一件,料子还好,价钱还便宜,一穿上去还很漂亮,于是大家都围着看,都用手摸摸,都说这料子很好!由此可知,这东西染污人染污得很厉害!
  再说到吃饭,今天饭菜不大好,就生烦恼,动嗔恨;今天菜饭对了口,就是吃饱了,还要加上半碗,肚子胀得要命还要吃,这就是被好菜转动了,自己还不知道。所以说,要是晓得这道理,穿衣吃饭都能够用功。古人说:“终日穿衣不着一条纱,终日吃饭没有嚼到一粒米。”这样子才算是穿衣吃饭,不着穿衣服的相,不着吃饭的相,就叫无挂无碍;不然的话,就会被衣服饭菜所挂碍了。这些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因此要好好地注意,不用功则已,要用功就要从对治穿衣吃饭下手。那么不穿衣服、不吃饭吧!凡夫不穿衣服怎么可以呢?我们又不是裸体外道;不吃饭饿死了当饿鬼,这又怎么修行呢?所以说衣服要穿、饭要吃,但不要着相,打从这地方用功。要摆脱这个相很困难,这是无始劫的习气。
  现在讲一个公案:永嘉禅师著有《证道歌》,这是很多人知道的。这位永嘉禅师在六祖惠能大师座下开悟的,叫“一宿觉”,意即给他睡了一个晚上就大彻大悟。实际上那还是六祖大师门下给他起的德号,这是尊重六祖的意思。其实他在还没有见六祖之前就已经大彻大悟了,不过是请六祖给印证一下,并不是在六祖那里睡了一夜就开悟的。永嘉大师有一个妹妹,也是出了家当比丘尼,也了不得,是大善根利智的人,她跟她哥哥一样喜欢参禅。当永嘉禅师从六祖那儿印证回来,这位比丘尼也要求永嘉禅师为她印证一下。永嘉禅师就向她说了禅宗的道理,谈到最后这位比丘尼答了他一句:“寸丝不挂!”就是说这身子虽穿了一身衣服,但一寸的丝、一寸的线都不挂在身上,也就是等于无挂无碍、通身放下的意思。当时永嘉禅师一听,也就跟她印证说:“如是!如是!”表示她所说的道理是对的。这位比丘尼也就谢法而去了,要出去之际,永嘉禅师要再考验一下,说道:“喂!你那袈裟角已经拖到地下去了。”这时她就回头望一下。永嘉禅师就大喝一声:“嘿!好一个寸丝不挂!”
  由这公案你就知道,这个穿衣服的习气是很难把它摆脱的,但你不把它解脱,永远不能开般若智慧。
  释迦佛当然是究竟解脱:穿衣服不着衣服的相,吃饭不着吃饭的相,乃至于出入、往返,行、住、坐、卧,一切解脱,这些都是给我们做样子,叫我们在日用寻常中能找一个下手处,能找一个立足点。在这日用寻常生活之中能给你功夫,打不死,不叫他走动,这才是真功夫,那你的般若智慧就会很快启发出来。这是讲深一步的道理。也就是说,出入往返、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无非是显实相般若的理体,显观照般若的妙用,合起来这个穿衣吃饭、出入往返也就是文字相——文字般若,那就是一部《金刚经》的道理都在这里。释迦佛把《金刚经》说完了,须菩提长老他确实看到了这个消息,所以他向下才开口赞叹。那么其他中根、下根的人呢?没有看到这消息,于是须菩提才替众生请问。世尊每说法,无非是对中、下根说的,那些上根利智及须菩提都已经听懂了《金刚经》,不说也可以了。
  你们若要印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证我讲经的方法,第一消文,第二释义,第三显理。不显理不行,就以《金刚经》来说,要是不讲显理,这一段经文那就与正宗分接不上头。
  讲到此,这三大分中的序分已经讲完。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